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术刊物开始收取版面费,版面费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充分交锋的各种观点,主要涉及版面费是否合理合法、产生原因与破解路径等。对于版面费的存废,学术期刊本身无能为力,需要通过政府行为,以政策创新各种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从源头上控制论文发表的非正常需求;强化对期刊的综合治理,淘汰“害群之马”;加大对期刊的经费投入,保障刊物正常运转。所以,版面费难题的破解呼唤学术评价机制和刊物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客观现实的产物。整体看来,期刊收取版面费属于合理合法的收费。从现有规定看,有关法规政策文件支持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著作权法》不构成否定"版面费"的依据;就事务的本质而言,是否收取版面费完全属于期刊出版部门自主办刊范畴内的事务;就法律性质而言,收、交版面费属于期刊出版部门与作者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合约行为;从科研流程来看,学术期刊充任着科研信息载体的作用,收取版面费符合有偿服务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期刊稿酬制度法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版面费近来成为争议焦点,甚至成为学术问题的众矢之的。虽然作者有取得报酬的权利,但由于学术期刊卖方市场的存在,编辑部和作者通过协议形成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了稿酬的放弃;版面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从期刊收支的现实、期刊质量以及资源稀缺的现状予以分析;对编辑的学术道德、为人作嫁的奉献精神进行了肯定;版面费的存在并不同于学术腐败,甚至可以抑制学术腐败的发生;要解决现存的版面费问题,应当通过制度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木星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版面费难题的破解呼唤评价机制、管理体制创新——关于学术:刊物版面费问题论争的述评》一文中指出,学术界对版面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持否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危害严重,它催生学术腐败、影响学术诚信、助推学术虚假繁荣、情节严重者构成单位受贿罪。持肯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合情合理合法,与学术腐败无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一篇名为《“国家级刊物”公开卖稿千字千元明码标价》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一直受到诟病的“论文版面费”又被钉上十字架。关于发表论文以及其版面费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广大研究生的热烈讨论。到底学术期刊应不应该收取版面费?学生有无必要花钱去发表论文?学术期刊,真的有什么委屈吗?在此我们选择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高校取消对硕士研究生硬性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背景下,对A大学进行调查发现: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导师或导师组要求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很多硕士研究生认为论文发表数量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无必然的关联,尤其是在目前这种重量轻质学术氛围下,导致了他们发表论文的质量不是很高,对引用的次数也不甚清楚。再加上相当多的期刊是要收取版面费,这给硕士研究生造成了不少的经济压力。对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议:增设一些专门适合硕士研究生投稿的专业期刊;加强导师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多元评价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7.
论学术期刊出版成本分摊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学术期刊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导致了学术期刊办刊经费的短缺。建立学术期刊出版成本分摊制度,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术期刊出版成本分摊要求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和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共同承担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当前所采用的主要是收取版面费的做法,但遭受到了论文作者的非议。要避免各种负面影响的产生,使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在建立同行专家审稿制度的基础上收取审稿费则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学术期刊(主要是社科类期刊)的鉴别和评定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学术市场”是鉴定学术期刊的试金石。评定学术期刊的首要标准是学术质量,而学术质量的判别取决于同行学者的认可与共鸣,以及国际通用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率等客观指标。来源期刊共同遵守的编排规范和期刊社按国际认可、通行的运作管理方式是期刊相互比较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术期刊应积极探索“双减”政策落实的着力点。教育学术期刊应把握“双减”政策落实契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期刊社会效益;明确“双减”政策要求,做好政治和学术把关,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延伸期刊服务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影响问题,是学术界和期刊界长期以来特别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们关系到学术期刊的品格和生命。而“评价指标”决定着学术期刊的学术方向和质量尺度,其中正确的政策导向是“评核”、评优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特别说明:本刊按国家正常作息制度工作,为提高稿件的编审速度,请用E-mail投稿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期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为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论文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相当部分学术期刊滥收版面费现象引起各方关注,引出如何区分合理的版面费与盈利为目标的不合理版面费之问题,文章计算了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合理版面费数量,并进一步提出学术期刊盈利指数,为学术界、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等界定牟利学术期刊提供一个简便有效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向核心期刊投稿对硕士生来讲难度较大。相比普通学术期刊,核心学术期刊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要求更高,也更注重门第,其发表周期相对较长,有的可能收费较高。尤其是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和在读博士生占据了核心学术期刊的大半稿源,文科硕士生投稿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我们除了保证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外,还需仔细研究核心期刊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成功投稿。研究期刊的类型首先要了解核心学术期刊的评判标准。在查看期刊信息时,我们会发现有的刊物标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的期刊标识"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干"字样,有的期刊虽跻身核心之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真正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论文,并以高质量的编校将学术成果呈现给作者和读者,是学术期刊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前瞻性的学术眼光,高效进行组稿、约稿以及优质稿件的选择、编校,这样才能使期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张之洞《劝刻书说》“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的主张对学术期刊编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特别提醒     
◆《今日教育》选用稿件一贯以质量为标准,不收取版面费和编辑费,也从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校、教师收取论文发表费用。若发现有冒充本刊向学校、教师收  相似文献   

16.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和青年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编辑是期刊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对稿件的选取、审理、加工、整理负全面的责任.学术期刊的编辑除了政治责任、文化积累和传播责任外,学术责任是其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7.
学术成果最基本和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论文,学术期刊是其发表的平台。学术期刊具有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的作用,并且对学术规范和学术引领具有导向作用。目前较为直接的做法是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采用以刊发论文的多少、期刊的级别来论断成果好坏的模式。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中正在发挥主导作用。这种结果导致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学术期刊被动地成了学术泡沫的制造者。如何处理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的关系,采用合理、客观、可操作的评价方式是优化学术评价功能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特别说明:本刊按国家正常作息制度工作,为提高稿件的编审速度,请用E—mail投稿 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期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为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论文的平台。现征集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计算机、教育管理等各学科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9.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F0003-F0003
特别说明:本刊按国家正常作息制度工作,为提高稿件的编审速度,请用E—mail投稿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期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为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论文的平台。现征集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计算机、教育管理等各学科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20.
关于核心期刊的评价效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核心期刊不等同于“学术榜”,二者的评价效用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是由于核心期刊的本来含义及筛选方法与结果所决定的。以期刊是否进入《总缆》所列核心期刊表、或论文是否在该核心期刊上发表,作为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与论文的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是对核心期刊评价效用的曲解和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