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让师爱展现教育风采,因为师爱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庭亲人的呵护、疼爱和宠爱,养成娇生惯养的性格,形成唯我独尊,有错不愿承认的不良心理。换言之,这样的学生自尊心强,但感情脆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稍不注意就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无私地奉献,关心热爱学生,在师爱温暖的阳光中树立自信心,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师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师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 ,崇高的师爱有着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教育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对学生纯真的、自觉的爱 ,能使学生动心、动情 ,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只有爱学生的人 ,学生才真正接受她的教育 ,这是教育的真谛 ,也是我从教二十多年的感悟。一、用爱心感化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 ,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爱是打开心灵窗户的金钥匙。要转变后进生 ,唯一的途径是付出更多的爱。他们的感情也很丰富 ,自尊心也很强 ,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寻找微小的发光点 ,加以肯定 ,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尊…  相似文献   

4.
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相似文献   

5.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习好的、家庭富有的、家长有权的,那是对师爱的扭曲。师爱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仁爱之情。仁而爱人,心里总想着别人,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像春风吹暖他们冷漠的心灵;能像春雨洗涤他们心灵的灰尘;能像阳光,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光明和希望。一、用师爱敲开紧闭的心扉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不容置疑的。但这种爱,首先应该是平等的。教师爱好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能爱后进生,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克服缺点的力量,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自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记得班中曾有过一个被喻为不可教育的学生。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小动作,哪怕是一支笔也是他的好玩…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够沟通师生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学生一旦沐浴了真诚、圣洁的师爱,就会点燃希望之火,就会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力,遵规守纪,发奋成才。就拿去年我所带的三(8)班来说,当初是一个全校出名的乱班、差班,我的想法是用自己无私的爱心,把学生变好,让优生更优。因为具备了师爱,  相似文献   

8.
"90后"的学生普遍难管……这是许多教师的痛苦无奈之言。他们大多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自尊心超强。如果在课堂上,他们做的事与课堂无关,教师的批评语言稍微重了一点,有些内向学生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有些自尊心强且比较"倔"的学生便会在课堂上与你对着干,让你脸上无光,等等。那么,如何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让他们不在其他学生面前"栽面儿",这就需要课堂的幽默提醒语了。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8,(1)
一、课下与学生沟通感情日趋成年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教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重视,希望教师能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培养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师爱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应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可以使师爱的实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11.
倾注师爱尊重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实施成功的教育,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倾注师爱,尊重理解,严格要求,引领所有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为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无际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师爱,因为师爱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学生,师爱最能挖掘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潜能。教师对学生有殷切的希望,又能根据他们成长的特点,提供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转化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师爱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应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可以使师爱的实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14.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特级教师黄静华的这两句话深刻地道出了什么是师爱。师爱是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尊重、呵护、希望。《新课标》也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师爱为前提的,是以教师对学生的宽容、理解、  相似文献   

15.
秦健 《广西教育》2015,(1):70+76
教育最大的成功,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快乐学习。教师不能如"万斤压顶"般强迫学生学习,而应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四两拨千斤",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更是师爱精魂之所在。一、有智慧地引导,让学困生爱上学习学困生原本也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了学习上暂时的落后。学习上的落后多少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由于心理还不成熟,他们表面上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内心深处却埋藏着沉重的自卑感。由于受到这种心态的影响,教师、家长越是逼迫他们学习,越会激起他们的反感情绪,导致他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17.
曹娟娟 《小学生》2013,(10):2-2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尊重学生是师爱的灵魂!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自尊心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在论述尊重学生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格与个性尊重法、自信激励法、友善提醒法来尊重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从尊重中完善自身素质,从尊重中促进自我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凡从事过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每当谈起如何教育学生这个问题时 ,大都认为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因为教师给予学生的尊重对于学生来说 ,是他们自信心与自我约束的支点。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青少年期的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 ,特别是独生子女 ,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 ,希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能理解他 ,关心他 ,尊重他。教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和敬重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利 ,会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和生活 ,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说:严是爱,松是害。但是通常,职高学生不理解教师的这份爱,仅仅把这看成是教师对他们的一种单纯的管理教育,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的束缚限制,学生很容易产生对抗心理。那样的话,不管教师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让职高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职高生。  相似文献   

20.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