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通俗”起家的文学巨树,分成俗文学与雅文学两个枝杈,俗文学经流变发展形成四大子系;通俗文学,民间文学,曲艺文学及现代化音像传媒中属于大众通俗文艺的部分。要将雅俗文学作精确的分界是很难的。我们认为,在古代可定义它们为“雅文学”与“俗文学”;在现代文学时段中,则可定义为“知识精英文学”和“大众通俗文学”。目前,因循文化市场的规律,两个文学分支渐有靠拢的趋向,甚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适俗”但不“媚俗”。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将给广大读者带来很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通俗文学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通俗文学水准有两条通途,一是提高文学品位,一是提高文化价值。通俗文学属于简单文化和俗文化。具体表现在它的来源和产生、文化诸要素构成、所提负的功能、所运用的技巧、所表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将通俗文学划为简单文化和俗文化是指通俗文学审美开矿的初级性、基本性、普遍性,优秀的通俗文学同样包含着们们所需要的文化价值。给予通俗文学以恰当的文化定位,是关系到正确地发挥通俗文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所在,是正  相似文献   

3.
王朔的小说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新的小说叙述模式,以迎合大众的“媚俗”性心理在社会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成为当时人们喜闻乐道的小说样式之一,也为当代通俗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书写模式。尽管文学界和评论界对于“王朔现象”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王朔的创作对于当下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高通俗文学水准有两条通途 ,一是提高文学品位 ,一是提高文化价值。通俗文学属于简单文化和俗文化。具体表现在它的来源和产生、文化诸要素构成、所担负的功能、所运用的技巧、所表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将通俗文学划为简单文化和俗文化是指通俗文学审美形态的初级性、基本性、普遍性 ,优秀的通俗文学同样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文化价值。给予通俗文学以恰当的文化定位 ,是关系到正确地发挥通俗文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所在 ,是正确对待通俗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通俗文学自1978年开始发展,至今已呈现出日益纷繁的格局,同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也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日前大陆的通俗文学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因而也诱发出一些问题:通俗文学对严肃文学构成了冲击;通俗文学本身曾出现了两极化(性、暴力)倾向;一些青少年从通俗读物中接受了不良的思想等等。显然其中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众对作品的潜在需要有关,也就是本文所要谈的“接受趣。”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人的个性的解放,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商业化。高雅文化与经典文学逐渐被冷淡,而以消遣娱乐和流行时尚为主要特征的通俗文学迅速占领市场。在这种背景下,青春文学作为通俗文学的一分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与征服力。  相似文献   

7.
张乃禹 《考试周刊》2009,(38):35-36
通俗文学是相对于高雅文学或者纯粹文学而言的,通俗文学在韩国历来受到歧视,基本被排除在研究者们的视线之外。但韩国通俗文学具有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广受大众读者的欢迎。本文主要就韩国通俗文学,特别是通俗小说的有关论述进行了梳理,阐明了通俗小说在韩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俗文学在明代成为文学的主流,袁宏道的通俗文学观是当时历史条件、社会思潮和文学发展的产物。通过对通俗文学在创作论、发展观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极力推崇,袁宏道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有其特有的文化性格。大学文化性格是生活在大学文化区域内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心理特征。大学文化性格具有自动自发功能、趋众定向功能和中介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重读经典     
陈蓉 《现代语文》2010,(1):156-157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之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是因为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英文学受到通俗文学的冲击,经典更应发挥它的作用,使文学避免进一步走向低俗,提升读者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雅俗兼融是提高通俗文学品位的卓有成效的途径。雅俗兼融是使雅文学与俗文学相互融合而有机地合成一个新的品种。这种新品种的通俗文学,既吸收了高雅文学贴近现实、严肃思考、表现重大题材、手法技巧灵活多样、富于探索精神等长处,也吸收了通俗文学有着生动曲折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相应的表现模式、竭力接近吸引读者等优点。雅俗兼融表现在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与高等教育的观念,受制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根植于历史传统的文化观念。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结构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心理状态等,都构成高等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基因。高等教育,从教育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文化系统而存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变化、发展与自我完善,同时也是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的变革。社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包括高等教育制…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进行的,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变迁的轨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出现文学上产生了后现代派小说。随着影视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文化更加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日益消失,文学创作成了一种跨体裁的综合性艺术。在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学作品将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谈通俗文学     
通俗文学,是一种与严肃文学或纯文学相对而言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意义上带有一定模糊性的文学品种。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最大长处是比较重视读者的审美心理,可读性较强;至于它的价值和作用,则完全取决于内容。健康的、鼓励积极向上的、有趣而无害的通俗文学作品,自应有它的存在价值和地位,那些宣传黄色淫秽、甚至带有明显封建迷信色彩和反动倾向的所谓作品,当然必须予以扫荡,只有清除了那些污泥浊水,通俗文学才能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通俗文学古已有之。自《水浒》《三国演义》到“三言两拍”和二、三十年代张恨水的  相似文献   

15.
香港女性文学概观──中国女性文学现代行进的分支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总格局中,香港文学是非常特殊的一章。一方面,它承继着中华民城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又有着自己许多独异的意蕴特色。作为国际商埠。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地处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前沿地带,节奏快,信息灵,观念新。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传播事业的发达,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使香港文学拥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读者市场”,使得香港读者偏爱“快多式”的通俗文学。因此,在一个较长时期,香港文学呈现出通俗文学繁盛而严肃文学沉寂的局面。直至八十年代初,严肃文学方随香港经济的起飞和…  相似文献   

16.
江湖有多种含义。江湖由地理概念到心理地域,江湖理想主义的演变是随着绿林文化、通俗文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水浒传》的英雄们是以游民为主体的江湖人。它构建了游民江湖理想主义王国--水泊梁山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其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是站在江湖文化的立场上而作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小报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主阵地和主营通俗文学的文化实体,登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可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小报,这是中国近、现文学研究的一欠缺憾。  相似文献   

18.
“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从创作到作品到读者接受都表现出了现代特征,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的商品化以及对个人世俗欲望的肯定,因此“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中以消遣娱乐为核心,以经济关系为本质的活动。与此相对比,前现代的世俗娱乐文学则与宗法社会关系相联系,它是一种前现代社会中以整合社会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本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内涵和标准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只有树立社会、教育和个人协调发展的质量观,才能把握精英教育理念的本质,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往往流浪在正人君子所承认的文学宫殿之外,虽然雅人学士们经常吸收它的养分,但它仍如弃儿被抛入民间乡野,寻找自己生长的地盘。尽管如此,通俗文学还是以各种方式,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代的变文、宋明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过长足的发展。清代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