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外教育改革进程、社会需求及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变化、开放教育试点发展等方面说明了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指出了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内容(专业及课程资源)、模式(教学及管理模式)和机制(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以开放教育的关键元素——课程为中心,以搭建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学习者自我设计和终身学习需要的模块化、多层次、多通道的立体化课程平台为抓手,进行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阐述和分析了课程平台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与规则。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了“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本文运用课程论、课程管理理论,阐述了开放教育课程平台以课程为基本单元、模块化组合、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的内在架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现学习者自主选课、不同学习层次间有机衔接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可能性。本文旨在探求以课程为单元向成人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构建学分银行的课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湖南电大近日决定在搞好常规教学、落实教学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对开放教育着手实施7大项目:1、课程平台搭建项目。以课程平台搭建为突破口,按照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求,运用建构主义、混合学习理论的原理与方法,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开放课程平台服务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课程平台搭建工程“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多样性特点等,都要求建立一种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和教学新模式,而只有建立在一个开放的课程平台基础上,才能满足学习者和教育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并将其定位为国家教育"变轨超车"关键一招,全国各地许多省市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搭建基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的区域化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以用于较大区域范围内的课程共建共享,一般这类平台既覆盖在校师生,也覆盖社会用户,必然形成高并发、大容量、高带宽占用的情况,也对平台建设技术路线和数据库设计有较高要求,本文结合"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经验及实验技术数据,总结分享同类平台技术路线与数据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兼具时代性、实践性以及针对性。本文分析了在线开放课程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内容设计、平台选择、资源建设与平台搭建等方面给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从应用与成效来看,方案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基本架构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分层次设置模块化课程、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由此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课,通过终身学习累积学分,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分阶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或各类培训证书、以及各种层次的学历证书。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线开放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提供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专业学习资源,让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以"1+X"证书制度为背景,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背景,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要点,包括搭建平台、建设管理和实施推广,并通过应用实例对课程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开放教育的计算机类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免费的视频服务平台和微课视频制作软件工具,介绍一种高效地搭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方案,辅助实现"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远程开放教育等教学模式日渐发展。如何在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办好开放大学的通识课程,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聚焦茶文化通识课程,从必要性、价值内涵与创新路径出发,着力通过积极搭建“互联网+”背景下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资源库、创新茶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实茶文化通识课程的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索构建富有开放大学教育特色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进而得以深化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学方式首次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在线教育平台作为开展线上教学的载体,学生对平台的评价以及使用意愿,对在线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以H大学本学期选修“财务管理”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整后的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教师在线课程设计及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以及使用意愿,发现在线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有助于改善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提升学习者的使用意愿,保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理论为指导,建立面向应用的综合实验平台。阐述了此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基于此实验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案例型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通过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质量,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Blackboard为教学平台,以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教学案例,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提出了体现课程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Blackboard平台重点从课程导入、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评价等具体环节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移动教学平台频繁出现在高校课堂,蓝墨云班课软件是其中之一。文章以蓝墨云班课为例,首先探讨了使用移动教学平台在经济博弈实验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经济博弈实验课的课前准备、课堂设计和课后评价环节。最后结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对软件的熟悉了解,提出了对移动教学平台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者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多调查研究表明,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者访问率有限,全部学完课件比例较低,师生网上交互不够热烈,研究者指出可能有以下原因导致:网络课程资源的单调性、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者激励措施不到位等。综述所言:网络课程平台对学习者学习驱动性不足,笔者将网络课程平台中驱动学习者完成学习的因素分为强制性因素与人本化因素两种,强制性因素是指平台中具有相对学习者而言的不可替代性元素,如网上作业、学籍服务、师生交互等;人本化因素是指平台中“以学习者为本”元素吸引着学习者自觉自愿选择网络课程平台完成学习。因为平台能满足学习者内在知识需求,提供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体验。笔者通过将网络课程平台与网络游戏系统的对比,设计了基于平台中人本化因素的学习者激励机制,并根据笔者描述的网络课程平台学习者学习流程,提出了流程中每个环节激励措施及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化研究热潮的到来,教育领域对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日俱增。超星泛雅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与应用为高校人工智能课程的线上开展提供了系统工具支持。在分析超星泛雅平台特征的前提下,讨论Seminar教学方法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办法,提出了人工智能Seminar研究课题选题的三项准则,致力于促进先进教学方法在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中的灵活应用,提高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Sakai平台上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创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Sakai平台上的主要工具特性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Sakai平台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对Sakai平台上网络课程的创建进行了探索,并从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大模块对Sakai网络课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中药药剂学实验》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为例,从网络课程素材内容的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平台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证明,网络平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点对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提交多媒体电子版实验报告,能提高师生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网络平台有利于学生总结与回顾知识。通过调研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情况可知,网络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技能训练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云计算的概念引入到课程辅助教学平台设计中,以基于百会在线办公平台构建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阐述其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并从资源建设、教学进程管理、交流互动、成果共享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设计理念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课程内容不够务实、课程特色不够鲜明、课程平台不够完备等五个问题,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前瞻性、柔性化、实践性、特色化、开放性等五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优化”和“融合”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两大基本方向,探讨通过确立科学的课程建设理念、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打造优质课程群、夯实课程建设载体等六大课程体系改革路径,最后,从内涵发展、开放协同、师资建设、质量监控等四个方面构筑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