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谓信息,通俗地说,是一种能创造价值和可供交换的知识或消息。消息的不确定性程度愈大,其信息量愈大.“信息”有时也叫“有用的知识”或“有效的消息”。“信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和物质、能量共同构成了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也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江泽民主席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振兴我国经济,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倍增器,是现实能够发挥作用最大、渗透性最强的新技术。”信息化也是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标志。我们常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其历史形成,发展变化和职能作用上,有其自身内在的特殊性,本文就其诸方面着手对“教育先行”现象作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龙舟竞渡"的发展及特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引起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关注与喜爱。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对“龙舟竞渡”的起源进行了概括;对“龙舟竞渡”发展的社会基础进行分析;对现代“龙舟竞渡”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探讨。对“龙舟竞渡”在现代文化环境背景下的发展和继承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有些社会哲学家把人际关系作为现代生存技能和成功要素之一,强调人际关系对人的重要作用。教师离不开社会这个范畴,那么人际关系就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成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就教师而言,教育工作所涉及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总体性社会”转向“个体化社会”.个体化社会对总体性社会的突破与超越,开拓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场域.伴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出现,我国也逐渐步入了休闲时代.在个体化社会架构下,一方面,休闲体育的提出和践行,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赋予了休闲的时代特征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另一方面,个体化社会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学基础,即宽松的社会环境、理性的经济环境、开明的政治环境和人性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水平日益提升,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式教学模式便是众多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伴随信息化技术发展而出现的现代教育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要.本文将高职教育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作为基础,旨在探索出教师...  相似文献   

8.
“时与文”群体与“观察”群体是战后上海最为重要的两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都有着民主、富强的社会理想。但在战后独特的历史格局中,不同的教育经历、价值理念及人生际遇,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和政治态度。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取决于群体内部结构,也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及互动能力,在这一点上,“时与文”群体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观察”群体则成为一个“漂浮者阶层”。  相似文献   

9.
性善论、性恶论以道德为评判标准,对人性的解释过于单纯;性私论以价值取向为标准,其解释则显得更为合理。人性“自我论”的意义在于,它是颠覆人情社会、创建法治社会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那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资源的这种重要性将更加突出。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全民族的信息化知识及使用能力。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信息的基本知识教育,也要在广大干部职工开中展学习掌握利用信息的技能活动。”实施全民的信息化教育,首先要实施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阶段,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高峰期,通过学校体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强健体质,为人格培养奠定好载体基础;二是青少年的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尚处于稚嫩的待发展阶段,可塑性强,而体育的教育过程具有寓教于乐,模拟社会的特点,对学生性格培养可发生直接作用。可以说,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灵”与“肉”的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学校中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魅力之处。社会学家认为“研究个性离不开活动”,“个性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时英国学校古典人文教育传统被改变的状况,利文斯通揭露和批评了科学教育的某些弊端与局限,详细论述了古典人文教育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并就古典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要求,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研究和学习利文斯通古典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作为一个现代的人,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文化的,第二本是技术的——传统的人才只要掌握这两本“教育护照”就能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而在现代社会,只掌握这两本“教育护照”已经不够了,还要掌握第三本“教育护照”,即有关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学术和职业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当今社会,无论国内外创业活动都如火如荼,与之相应的创业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被提入  相似文献   

14.
合理构建高校与政府间关系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和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现实基础已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中也存在政府教育管理权实质越位等现实问题.为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从“平衡政府和高校间的关系”、“推进依法治校,实现政府的服务与监督职能”以及“培育社会力量,适度丰富高校治理主体”等方面,重构我国政府与高校问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主要意义,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解释。指出要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完善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和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但是根据创造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理性分析较为鲜见.本文从师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出发,从宏观教育思想到微观课堂情趣,探索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从制度设计与制度伦理文化的高度,在坚持以当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本位理念认同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组织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理念所做的深刻反思,力图使“公共性”的道德理想信念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自觉。建立“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市场社会“多元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社会的发育,构成“和谐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基础。“和谐社会”内在精神实质,是自由的人与有秩序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是现代“合作理性”,而其人文价值目标,则是民众普遍的“公共精神”的达成,以及关于社会公共性信念的自觉确立。  相似文献   

18.
作为素质教育具体化的“一种教育范式”,“创新素质实践行”的提出并迅速成为我市教育界的热点,不仅因为有政府部门的推动,更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必然走向,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我们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方面简要加以论述。一、“创新素质实践行”的哲学基础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创新素质应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回顾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认为河南省体育服务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也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色,但还存在着传统体育培训服务业同质化严重、区域联动发展效果差、现代体育服务业带动效果不佳、公共体育服务与社会体育服务缺乏互动等问题.指出,应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新特色,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与社会体育服务和谐共振,大力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旨在为“十三五”期间促进河南省体育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的揭示和“合理内核”的把握,比入的劳动、主体的生命活动为支撑.马克思赋予了主体和客体以新的哲学基本前提和规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主体和容体的关系,第一次从人的活动的角度,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的新型关系.“主体”作为一个皙学概念.在哲学史上曾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用它表示个别存在,又用它表示质料——潜在的实体;中世纪经贮哲学把主体理解为事物本身中存在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对主体的概念的近现代解释是从笛卡尔开始的,他把主体解释为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的本原.黑格尔,正如马克思批判性的分析指出,他把“绝对精神”、“理念”、“自我意识”当作主体,当做活动者和能动者,但这是一种“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