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光贤  杨秀敏 《课外阅读》2010,(10):150-151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与过去的大纲相比较,《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听”和“说”两个系列结合在一起,变成了“口语交际”,决不是一个名称变换的问题,而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把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并列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正确理解和把握口语交际的内涵,明确它的目标和内容,是研究口语交际教学法的基础,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保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自身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人们日益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的确有的语文教师存在着“重写轻说”、“重读轻说”的弊病,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何谓“交际”?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口语交际”即人与人之间口头语言上的接触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中,把“口语交际”列为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并列的五部分内容之一。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大能力,培养目标在以前听话说话的目标倾听、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加上了应对能力的目标要求,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谓“应对”?《辞海》解释为用言语酬答;对答…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在各课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渠道,要建立一种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口语交际”观。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评价对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口语交际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姚增旺 《云南教育》2003,(34):29-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意识,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经济、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口语交际能力欠佳,口语交际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罗亚丽 《宁夏教育》2006,(12):27-2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交往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孙桂卿 《甘肃教育》2007,(3X):31-3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在各课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渠道。要建立一种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口语交际”观。  相似文献   

11.
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评价建议”中又强调:“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近年来在中考试题中“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就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这里就口语表达题的类型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对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训练、研究积有如下心得。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与说整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改变了过去听说分离的现象,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更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把握教材要“准”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依据,也是触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媒介。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在很大  相似文献   

14.
傅蔚 《学语文》2006,(1):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张志公先生明确指出:“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畸形的语文教学,对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语文考试不考口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评价的缺失,探讨初中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评价来促进口语交际的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与说整合为一个整体,提出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改变了过去听说分离的现象,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更具有操作性。那么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把握教材———要“准”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依据,也是触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媒介。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准确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握口语交际的教材内容和要求。1.要把握好教材的导向性。教学中,教材中所举例子只是教学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内容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一席。我潜心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紧扣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总结运用"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丰富口语交际题材,做实口语交际内容"等有效策略,创  相似文献   

17.
罗全军 《陕西教育》2008,(10):25-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根据这个理念,通过新课程的实践与反思.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将过去的“听”和“说”的教学内融合在一起,改成“口语交际”,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名称的变换的问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并分四个学段提出了阶段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确定了教师、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角色,而角色的确定明确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信息的第一载体。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现行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被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状,已刻不容缓地摆在语文老师面前。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让他们“口若悬河,舌绽莲花”?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以“口语交际”取代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提出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则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