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岭南庭园》邮票第3图是广东顺德清晖园。80年代后期发行的《顺德》、《清晖园》两套图画明信片可用来制作此票的极限片。以摄影作品为画面的《顺德》明信片,全套10张中的“清晖园”,取景角度与邮票图案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12月20日发行第一组《水浒传》邮票以来,历经十余年,5组邮票20枚,票幅统一为54&;#215;40mm,版别为影写版,齿孔为11度,整齐划一,给人以整体端庄的感觉。而各组邮票的邮资面值则差异很大,计量单位有“元”也有“分”,看起来也极不统一。如第一组为8分、10分、30分、50分;第二组为8分、10分、20分、130分;第三组为20分、25分、90分;第四组为20分、30分、50分、2元;第五组40分、50分、150分。但它却忠实地记录了各个时期的邮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1912年2月11丑,《申报》以《将有民国新式邮票出现》为题发表了有关光复纪念邮票的消息,称“南京函云:民国邮票式样业经内阁会议决定,分寻常、纪念两种。再分十余等(指再分十余种面值——笔者注,下同),寻常票(现称普通邮票),  相似文献   

4.
用胶版和雕刻凹版套印的邮票称胶雕版邮票,胶版色彩丰富,制版容易,雕刻版有立体感,艺术效果好,防伪性能好。1950年10月1日发行的纪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是新中国第一套胶雕版邮票。胶雕版邮票还有纪30、纪33、纪38、纪45、纪50、纪59等7套纪念邮票。1951年10月1日至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2,(2):94-94
本刊讯2011年11月28日,“万维生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万维生设计的邮票精品,包括创作图稿、写生作品和一些手绘封。万维生长期从事邮票设计,先后有50套邮票出自他的画笔,主要作品有《儿童生活》、《天鹅》、《万里长城》等。  相似文献   

6.
古代石拱桥     
2003-5《古桥》邮票全套4图分别是我国建于隋、唐、金、清时期石拱桥,是继特50后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在邮票上的再次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部将于1998年7月24日发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选题邮票《锡林郭勒草原》,全套3种,加小型张1种。面值分别为50分,50分,150分,800分,邮票规格为50×30毫米。小型张规格为60×40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为140×80毫米。  相似文献   

8.
红印花原票是“红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红印花张号资料的挖掘上,黄光城具有开拓性的发现。1965年在英国华邮藏家大卫德爵士遗集中发现2件带张号的红印花邮票:大2分上半张50枚带“6500”张号及大4分25枚全格带“2305”张号。  相似文献   

9.
说“版”     
邵林 《上海集邮》2001,(6):37-38
“枚”和“张”都是量训。任集邮学中,“枚”用于称单个儿的邮票,“张”用于称连伍一起、未经分撕的邮票。然而,在现今的邮品市场上,却以“版”为量词称全张邮票,许派生出“版票”、“版张”、“挺版”、“折版”、“大版”、“小版”等一连串习惯用语,这些词汇虽不见于1999年修订新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但沿用之集邮书刊已汗牛充栋,为此、我们有必要来对它们作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举行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给了我们一个观摩海外先进园艺的大好机会,也引起了集邮者对园艺专题邮票的兴趣。所谓园艺,是指在庭园里种植花卉、蔬菜和果树的技艺。中文的“家庭”两字包括房屋和庭园,只有住房而没有庭园的“家庭”不够完整,这样说或许太奢侈了,因为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要拥有私家庭园还是难以办到。在古代中国,想必是有家就有庭吧!据说莫斯科半数以上的家庭都有郊外别墅和庭园,一到周末,人们就去从事园艺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敏生喜集中国古典邮票,其《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专集》展集在1974年台湾省首届自强邮展中获金奖,《中国一八九七年之改值邮票》展集在国际邮展屡获佳绩,素有"台湾邮王"之称。他曾多次将其集藏编印成册分赠同好共赏,其中以红印花邮票为专辑的有两册。  相似文献   

12.
《集邮报》今年曾有一篇文章介绍我国邮票印制局的女邮票雕刻师郝欧(见该报总第861期),文中称她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女邮票雕刻师。 实际上,50年前赵亚云就以女性的身份进入了雕刻界,师从雕刻大师吴锦棠、武治章、刘国桐,以装饰雕  相似文献   

13.
黄山 《上海集邮》2020,(4):33-36
上期讲到英国在1983年发行的全套4枚邮票,显示了英国从17世纪到20世纪园林风格的变化。我们已经看过17世纪的规则式园林,18世纪的风景式园林和19世纪折衷式的园林。这套邮票的第4枚是20世纪的园林——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园(图1)。这里原来是一个中世纪的庄园,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打造成英格兰最著名的花园。她有古老的玫瑰园、果园、小屋花园和草药园等,园艺师关注各种花卉形态和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票史》(第八卷)的读来信,对该书关于普16邮票名称的表述提出质疑:一是为什么称普16为“革命纪念地”,而人民邮电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却称为“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二是为什么正称“革命纪念地”,而附录《邮票一览表》称“革命圣地图(第四版)”?  相似文献   

15.
邓仲林 《收藏》2007,(1):152-152
几年前我在长沙邮市经常发现一枚用江苏海安重型剪床厂红白套印的剪板机商标加盖“长沙邮政暂作人民币10分”的“邮资票证”。这一商标图案与邮票相似,据邮商称:“当时有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有时缺乏邮票而暂代邮票用。”  相似文献   

16.
李秋 《集邮博览》2009,(3):61-61
1988年11月30日,香港邮政发行了首套用于慈善事业附捐的《请支持公益金》邮票,发行量101万套,这是香港历史上发行量较大的邮票之一。这套附捐邮票全套4枚,胶印,邮票规格27.94×44.45mm,齿孔14×14.25度,整张50枚。票图分别为:孤儿60分+10分,孤寡老人1.40元+20分,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格陵兰发行了10套邮票,共18枚。这10套邮票是分3次发行的(3月26日4套,5月14日3套,10月18日3套)。所有邮票都与格陵兰有关。发行套数、枚数少;邮票的主题、内容与格陵兰有关;发行时间相对集中,节省购邮者时间是其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邮票的齿孔是为方便地分撕全张邮票成为各自分散的单枚邮票而凿打的,邮票发行部门最初似乎没有很在意地为齿孔制定技术规格,倒是集邮者把同样图案、同样面值、同样刷色的邮票可能会有彼此不完全一  相似文献   

19.
电子邮票亦称自动化邮票或邮资机印邮票。它是通过自动售邮机打印出来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00多枚的电子邮票,但对其称谓还是“各行其道”。德国称之为ATM邮票,意思是自动售票机出售的邮票;新加坡称它为“花码”,是取其英文名称“FRAMA”的谐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之一。园林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的特点。概括讲我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在一定范围内,将山光、水色、四时景物荟萃一处。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提出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我国造园艺术尊崇的真谛。 在新中国邮票中,有许多邮票表现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