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2,(8):104-105
匹克全球"斗志版图"再次扩张。在伦敦奥运倒计时30天之际,来自新西兰、黎巴嫩等七国奥委会的主席和高级代表齐聚2008年奥运会主办地北京,出席"汇聚世界斗志——匹克赞助七国奥运代表团装备交接暨奥运战略发布会",助阵匹克全新奥运发展计划。发布会上,匹克CEO许志华与匹克赞助的七国奥运代表团进行了装备交接,并发布了雄心勃勃的奥运发展计划。匹克欲通过两个奥运周期的努力,在未来十年内完成企业宏伟的"三百"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2,(4):45-46
案例众品牌如何瓜分伦敦奥运市场?宝洁宝洁公司正式启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并宣布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荣誉合作伙伴"。"为母亲喝彩"  相似文献   

3.
金龙鱼稻米油充分利用奥运资源,以"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让伦敦见证中国含金量"为主题的奥运营销活动,用"神奇稻米油·油中真黄金"作为传播核心,充分调动了线上、地面等传统的传播平台,更大量运用了网络互动等新型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全民高度参与的整合营销传播攻势。此次奥运整合营销传播,营销战略含金量十足,为我们演绎了一场整合制胜的金色交响乐。主题取巧借势有"道"整合营销传播最巧的方式就是充分借势,利用公众的主动关注进行顺势传播。金龙鱼稻米油上市传播恰逢伦敦奥运会赛事,借助金龙鱼大品牌的赞助权益,激发好奇,引导参与。好的主题是整合营销传播成功的一半,它不仅能产  相似文献   

4.
肖键 《新闻界》2007,(4):126-128
本文认为在奥运会倒计时不到一年的最后冲刺阶段,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品牌营销和推广:把奥运会与企业品牌和产品有效对接;除奥运赞助费之外,还要准备足够的品牌的营销推广费用;充分开发百姓的奥运热情,倡导全民奥运;企业的作业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亟须提高;作好准备,将奥运后营销赞助权益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渐次走出国门开展海外营销,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是值得肯定的举动,但要从灌输式、宏大叙事的公关模式,转到潜移默化、细节入手的文化影响模式,尚需时日历届奥运会举行前夕,以奥运名义展开的各种营销活动就会如火如荼。此次伦敦奥运亦不例外。其中既有世界知名企业产品在伦敦街头的营销广告,亦有国家形象在伦敦街头通过电子大屏幕展示,还有外域的各种旅游营销宣传。其中,中国城市的营销手段很是引人瞩目。成都"熊抱"伦敦奥运奥运会之前的一个清晨,多雨城市之称的伦敦城像往常一样细雨绵绵。108名打扮成大熊猫模样的"熊猫人"出现在英国伦敦市中心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熊猫人"的出现吸引了过往"上班族",他们打着雨伞,嘴里念叨着:Panda,  相似文献   

6.
在近些年国际赛事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投身其中,并且对于体育营销已是驾轻就熟。从冠名赞助、提供装备到邀请代言等形式的合作比比皆是,通过各种赛事的营销手段来推广品牌,并获得相应的市场反响,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国运动品牌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25):42
当下中国媒体的国际问题评论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请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乔新生的《分析国际问题不能有"窥阴癖"》。会看的看门道,奥运会不仅仅是身体的竞技,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营销理念的较量。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有哪些精彩的品牌故事上演?请看山东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曲秀锦的《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2,(8):170-172
近年,体育事件营销越来越受到媒体和企业重视。作为国际顶级体育盛事的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2008年,以伊利、李宁为首的中国企业通过奥运营销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借助奥运赛事为载体来推广并提升品牌形象。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临近,中国受众持什么心态?与前两届奥运会相比,有什么变化?不同区域的中国受众有哪些差异?中国企业如何借奥运之机做好营销工作?如何借奥运之机整合资源,进而打造黄金品牌,超越竞争对手,进行营销突围,对于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机会品牌如何亲近伦敦奥运?2012年伦敦奥运的帷幕渐渐拉开,这虽然是一次体育盛会,但这也是所有品牌所离不开的话题。商界奇才彼得.尤伯罗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  相似文献   

11.
王军杰  周克俞  张桐 《今传媒》2009,(10):11-12
2008年是奥运年,天津是奥运协办城市,<今晚报>作为天津市最具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广告经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今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功策划实施的奥运主题营销"世界同城共享奥运"活动,读者积极参与,企业赞助追捧,政府高度评价,创收2000多万元,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奥运使者世界奥运城市行"活动历时长达半年,最集中地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双丰收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经过北京奥运的历练,面对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中国品牌不再不计成本蜂拥而上,而是开始选择与自身品牌合适的策略与方式寻找商机7月29日,伦敦奥运会举重赛场,朝鲜运动员欧云哲"爆冷"获得男子56公斤级比赛冠军。随后,他感谢"伟大领袖"金正日的赛后感言,以及高举双手表达激动心情的图片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伦敦奥运赛场上除中国运动员夺冠之外另一吸引中国观众的消息。同时"亮了"的还有欧云哲身上的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Keller关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的观点与体育赞助结合起来,在前人对体育赞助和品牌资产研究的基础之上,具体阐述企业应该如何运用体育赞助这一现代社会越来越热门的营销方式,管理体育赞助中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如何参与体育赞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独特的品牌定位"、"体育营销"等几个方面对匹克的成功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过冬     
奥运会是好概念,但"远离奥运"曾经是2008鲁花的发展战略,那一年鲁花在终端上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证明了远离奥运一样可以避实就虚地完成品牌使命。况且伦敦离我们还很遥远,要把这个奥运概念打好付出的传播成本要比北京奥运会付出的更多,相信中国企业在借势品牌推广上,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北京2008年奥运合作伙伴/赞助商的广告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受众/消费者对合作伙伴/赞助商的总体识别率不高、总体印象变化不大、购买意愿变化不大。这让我们思考,奥运赞助的效果是否还像过去十余年间那般强烈。中国企业不应把品牌的构筑寄托于一次性的时机上,企业对待奥运会之类的重大时机要客观、平和;品牌的影响力在于持之以恒的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进行构筑,重视社会营销手法。  相似文献   

17.
隐性营销,体育营销中的"冰魄银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富士公司是其官方赞助商,而作为非官方赞助商的柯达公司则另辟蹊径,采用了隐性营销的策略。柯达在赛前签约成为ABC电视转播的赞助商,同时赞助美国田径队成为其官方胶片赞助商  相似文献   

18.
曲秀锦 《青年记者》2012,(25):55-56
伦敦奥运会已经落幕,但很多有关奥运的话题还在继续。奥运会不再仅仅是身体的超级竞技,而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营销理念的较量。现代奥运会已经将产品与体育完美结合,一些精明的企业通过将盛大体育赛事与自身品牌文化相融合,运用广告、促销、活动等手段,从公益、文化、热点等角度,将品牌文化与奥运精神对接,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形成品牌的传播高潮,产生轰动效应,实现了营销突围。本届奥  相似文献   

19.
舒婷 《今传媒》2016,(5):92-93
本文从品牌的定义入手,简要地论述了体育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然后抓住体育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即体育品牌营销中的营销定向、体育品牌营销中的专业化及体育品牌中的代言、赞助与广告几个要点,并结合优秀的品牌案例做了简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体育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应当首先注意市场的细分,其次重视贴近消费者,绝不能高高在上,并且应当在做了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量投放广告,避免浪费.最后大胆预测了未来体育品牌营销的发展方向,即运动与时尚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2012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而一场没有硝烟的奥运营销大战也逐渐显露端倪。全球瞩目的奥运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营销平台。无论是从品牌知名度还是业绩提升方面来讲,奥运会带来的商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与北京奥运会相比,此次伦敦奥运会可以说是社交媒体的奥运会,因智能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