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而在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至今仍被强大的国家公诉权所掩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2.
2018年的《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上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被告人缺席诉讼的情况下,辩护权的行使缺位极易造成控辩双方不平等的局面,以至于损害被告人的知情和救济等权利。在强调诉讼效率的情形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保护被告人的权利与打击犯罪上存在一定的冲突,被告人权利的保障成为平衡效率与公正的关键。因此,在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中实现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际人权主义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刑事司法领域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问题日渐受到重视。然而我国虽然在法律层面对其进行了保障,但是,在实践中被追诉人的权利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没有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没有对沉默权进行明确地规定,以及传统的旧的刑事司法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已适用得相当普遍,而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却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如何突破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阻碍,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是司法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事速决程序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有限的司法资源同法治化进程中不断加剧的司法负担之间的矛盾。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经过了长期不懈的完善,但始终未解决形式太过单一的问题。借鉴各国经验,冲破现有简易程序的藩篱,细化适用对象的范围,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繁简分流的多元化刑事速决程序是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保护被告人权利、优化司法资源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作为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权利,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是现代司法文明的重要制度。我国尚未明确确立沉默权,正是由于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这一权利保护不力,致使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应积极将沉默权制度引入我国,从而促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国际化,推动我国司法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条文的修改增删,进一步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巨大进步。本文通过对部分刑事案件发生后,由于被告人1无力赔偿或者躲避赔偿,致使被害人生产、生活陷入困境,由此引发的涉法、涉诉上访或报复性犯罪进行调研分析,提出:通过采用全面系统的权利、案件进展告知、科学主导诉前保全、稳妥推进被害人参与案件量刑建议、合理引导媒体、探索被害人参与刑罚执行及司法救济等多个检察机关案件系统化管理介入被害人权益保障新途径,使被害人在参与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表达其合理的要求和愿望,通过公正的程序,化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维护被害人合法民事权益,起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新近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对现行简易程序做了大幅修改,确立起了全新的刑事简易程序体系。新的刑事简易程序更好地平衡了诉讼经济、效率与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关系,但仍然具有程序模式单一、适用阶段和简化力度有限、被告人权利保障不足、相关配套缺失等不足与遗憾。本文立足于刑事简易程序的正当性基础,试从诉讼经济与效率之追求和正当审判程序与被告人权利保障两方面对此次刑事简易程序改革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9.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是国家对一定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合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按照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而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事关社会和谐的构建,因此,刑事被害人这一群体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为被告人地位提高而高兴的同时,也应该关心被害人的利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被害人再次被害的可能,其原因是:国家机关不能完全保护被害人利益;被害人除了在某些情况下能获得一点物质补偿外,其精神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在实际的刑罚权实行过程中,被害人可能再次“被害”。我国法律应该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被害人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的赔偿制度是一项关于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目前我国虽然设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是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我国被害人损害赔偿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刑事被害人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被害人陈述这类法定证据的提供主体。本文对被害人控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对其客观真实地提供被害人陈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完善被害人陈述制度,以达到既加强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又防止被害人因当事人地位所享有的诉讼权利过多影响其陈述的客观真实性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13.
辩护权是被告人身上所具有的最核心的诉讼权利,它肩负着保护公民免遭国家权力的侵害和代表人民监督司法运行的历史使命。健全与成熟的辩护制度是公民对抗国家权力滥用的武器,是每一个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屏障,也是公民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文章通过引入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罪一案,提出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制度的一个问题:即在被告人不认罪时,辩护人能否做有罪或罪轻辩护。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权益保障应当成为当今人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当前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后,其基本权益尤其是经济补偿权难以得到保护,这种状况容易导致被害人心理失衡,引发上访、报复等各种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笔者从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入手,提出了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架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刑事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所享有的不自证其罪、并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禁止强迫公民自证其罪,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通过对沉默权的分析,笔者建议应尽快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完善被告人沉默权。同时,应建立相配套的程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它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权利缺乏保护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应受到倾斜的法律和政策保护,但事实上,老年人的权利却不能得到保证。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以有效解决包括养老在内一系列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这一问题被社会所关注.作为其一个重要部分的精神损害赔偿亦应在其中有所体现.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应与其保持统一.在对刑事罪犯人权保护的同时.刑事犯罪所具有的公权性质如何去平等地保护私权下的被害人所受的精神损害则是学界一直予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以期促进刑事制度与被害人救助制度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如何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利,进行恢复性司法,帮助被害人逐步复归社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就具有了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犯罪被害人权利救济现状,提出了构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境况随着父母的锒铛入狱而急转直下,其普遍面临着生活窘困、监护不利、心理压力巨大等诸多问题。然法律亦未规定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措施,实践中该群体又因远离权利中心而所获关注寥若晨星。从现代政府职责的角度出发,贫困居民享有政府为其基本生活需求埋单的权利;从保护被害人的刑事政策出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属于广义上的刑事被害人,公检法三机关亦有义务参与救助体系之建设。更高层次看,不管是基于社会契约论还是人民主权论,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理当成为为政府之应尽义务,可靠的资金物质保障来源毋庸置疑的由政府承担,故应坚定无疑的支持政府作为社会救助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刑事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不法侵害后,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赔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对此都作出了努力,构建了多元化、系统化的救济模式.致力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中国,也应顺应这一潮流,根据我国法制现状,构建以被告人的赔偿为基础,国家补偿、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的被害人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