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送别三章     
张乐易 《新读写》2014,(11):62-63
长途汽车站。 我帮你把沉重的行李箱搬上大巴,看一看表,离发车的时间不远了。马上,我们就要说再见了。 你从车上下来,犹豫子一会儿,才低下头轻轻地对我说:“我舍不得跟你握别。”可再不舍,离开这里的决定并不是你可以改变的。 “我不要他们离婚。”还记得你这么对我说过。对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离异是多么残酷的事情。但是你的父母不顾你的阻拦,离婚了。你也知道现实不是你可以左右的,所以当你的父亲态度强硬地要带你去另一座城市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你默然接受了。  相似文献   

2.
柯馨茹 《小学生》2009,(1):20-20
除夕夜,“接年鞭”,送去旧岁迎新年!武汉人,九头鸟,不放鞭来就放炮!置身在浓浓节日氛围里的小作者,真实而生动地用笔墨记录下又喜又怕的鞭炮声,又热烈又吓人的鞭炮阵,又渴望参与又不敢置身的燃放场面。  相似文献   

3.
轰呜的鞭炮声,把沉睡365天的年惊醒了,它揉揉腥松的睡眼,迈着沉重的步履伴随纷纷扬扬的雪花悄然来到人间。这鞭炮声勾起我乡愁,勾起我联  相似文献   

4.
明前茶 《新读写》2014,(11):52-53
在机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或是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或是离别的依依不舍。即使在平静的面容下面,也经常隐藏着不一样的惊心动魄。 那天,17岁的女孩将出国,家中四位至亲一起送她到浦东国际机场。天空阴沉,细雨霏霏。行李六大包,做长辈的都舍不得让那孩子自己拎到托运柜台,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到加州转机时,这六件沉重的行李,将不得不由这个单薄的女孩子独自二人连拉带拽,运到另一个托运柜台,随她转机去纽约。  相似文献   

5.
送别麦子     
玉米们回家之后.麦子就该出发了。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麦子从一大堆麦子中脱颖而出,它们是麦子中的佼佼者,色泽鲜亮,而且子粒饱满。它们从母亲们的视野里经过,被父亲们一双双粗糙的大手揉搓出响亮的声音,让那些个白天和夜晚四处弥漫着激动和不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别离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成了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离别的相思之苦来说,送别者怀念远行者的感情总比远行者怀念家中的送行者的感情更真挚一些。送行者”隈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更甚于远行者。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别离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成了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离别的相思之苦来说,送别者怀念远行者的感情总比远行者怀念家中的送行者的感情更真挚一些。送行者“怅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更甚于远行者。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0,(2):16-17
贾志勇2010年1月4日在《武汉晚报》撰文:进入2010年,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已清退的老师生活大多困难。而等待清退的老师,也未期望拿到更多补偿,他们只希望这次能体面地离开,只希望自己走了孩子还能有人来教。希望这些困境中的老师,能有一个快乐的新年。(1月1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9.
送别张翼健     
吴非 《语文新圃》2009,(2):37-38
9月22日,下课后,开邮箱,看到朋友礼方君的短信:“张翼健先生于9月18日去世,今天火化。”一下子愣住,继而击案大恸。前几天我正要将他的手稿寄还给他,没想到他已成烟云。几天过去了,还是不敢相信:耳边仍响着张翼健爽朗的笑声,好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  相似文献   

10.
送别     
冬天的一个上午,下着大雪。白茫茫的雪,给大地带来一丝神秘。我和小伙伴骑车到广场玩,只见一辆绿色客车停在那里。看来是快发车了,送行的人们纷纷和亲人告别。其中,我注意到一位老人和一位带着孩子的阿姨。  相似文献   

11.
别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使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之情就成了重要的主题。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类诗所表现的送行者的"怅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不由让人潸然泪下。而这些都是诗人有意或无意借营造氛围创设的。  相似文献   

12.
灞陵送别     
说到曹操,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京剧中那个满脸涂白的奸邪形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曹操是个奸雄——一个用奸诈手段取得权力、高位的人。但五年级学生李佳訸同学却在《灞陵送别》一文中认为,曹操是一个“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英雄气概”的人。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王勃的送别诗,大家了解较多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类格调高昂,积极乐观的诗,而对其寄托凄苦感伤之情的送别诗较为忽略.我们应结合王勃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人生遭遇,全方位解读王勃不同风格的送别诗,全面解读王勃.  相似文献   

14.
刘应秋的送别诗内容丰富,情感饱满。送友人赴边和赴任之作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送友人归山隐居之作则表现出对归隐淡泊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怀才不遇之同情;与官场朋友告别或文人间的惜别则感激慷慨。在艺术技巧上,其诗歌结构灵活,意象典型。从刘应秋送别诗中,可见其不同寻常的生活状态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暮春沪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①、?产水,古代关中八川之一,源于陕西蓝田西南的秦岭中,入渭河。②风城,长安别称。楼阁,一作宫阙,皇帝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王勃短暂的一生颇多漂泊、游历,故而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其送别诗往往情深意长,境界开阔,超越了宫廷文学的狭隘与刻板,在题材的开拓及感情的抒发等方面,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出入总集、别集,流连北朝诸史,梳捡出北朝留存送别诗,探测北朝佚失送别诗作,大抵可以清理出北朝送别诗发展的轨迹。细读代表诗人王褒、庾信的送别之作,则可以反观北朝送别诗的一般风貌:写景或专主北地塞外,或南北对照鲜明;抒情多质直贞刚,慷慨任气;形式主于短制,跳跃性强。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9.
韦应物以其山水田园诗在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但其诗集中有一定数量的送别诗。文章从韦应物送别诗的送别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分析韦应物的送别诗,从而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韦应物的这一诗歌体裁。  相似文献   

20.
李白创作了一百三十多首送别诗,艺术上变化多端,自由挥洒,敢于创新,不拘一格。他的送别诗,打破了以往的思维定势,构思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