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息照相漫谈徐光明(江西省鹰潭市第四十学,335001)全息照相是一种新型的激光照相技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许多人都会以拥有一张自身的全息照片而津津乐道.那么,究竟全息照相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谈谈这方面的几个问题.一、什么是全息照相我们知道,普通摄...  相似文献   

2.
滤镜     
<正> 文题解读“滤镜”一词从本义上说,是一项特殊的图像效果处理技术。为了丰富照片的观感,人们往往会给照片加上各种滤镜,让照片看上去更赏心悦目。审题时,则要注意“滤镜”延伸至现实生活中的多重含义。“滤镜”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滤镜”如修图软件中的各种“滤镜”模板,通过技术的加持,让美食变得更诱人,让人像变得更美丽……它让我们换一种方式看见生活的美好与新奇。可以选取生活甚至文学作品中的“滤镜”现象加以表现,写出自己的观点、感想。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息照相原理,理论上只要将物光和参考光的光路设计得能够发生干涉,就可以拍摄出全息照片,因此拍摄全息照片的光路不是唯一的。不同光路拍出的全息照片的效果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被摄物体,选择不同的光路,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首先介绍几种常见全息照相的光路,对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用多个物光束拍摄全息照片的新方法,并对光路的快速调整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你一定看过许许多多的照片吧!在那许许多多之中,有没有一张是你最喜欢的?最喜欢的那张照片上,有没有你?现在把那张照片拿在手中,用你的“亮眼睛”看它,你能看出些什么?照片上的人是不动的,照片上也只能是“那一秒”发生的事。如果那张照片是在瀑布前拍的,虽然照片因此显得雾蒙蒙的,甚至连人影也有一些模糊。但是,你是一定从照片上“听”不到瀑布飞流而下时的轰隆隆的声音,“看”不出那些小水花儿洒在脸上的那种舒服。如果那张照片是在花展时拍的,照片上的人被花拥着,因此你笑得很甜。今天来看它,你还能嗅到那甜蜜蜜的、让人鼻尖都有些发痒的…  相似文献   

5.
全息照相的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全息照相的有关原理和技术的阐述,根据我校实验室所做的“全息照相实验”,对全息照相摄制中有关步骤、设备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近日宣布,科学家们已初步完成了对“卡西尼”号飞船过去8个月所拍摄土卫六图像的分析。图像揭示这颗土星最大的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认为,与地球一样,土卫六也有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在“卡西尼”拍摄的照片上,科学家们发现土卫六表面有大量弯曲的“边界线”,划分了不同的地质板块。“卡西尼”拍摄的照片还显示,土卫六上可能有河道与河流,这也与地球类似,只不过土卫六河道内有可能流动的是液态甲烷,而不是水。科学家们在照片上发现许多条蜿蜒的深色细线向土卫六的南极伸展,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1…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全息照相“干涉记录,衍射再现”的原理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全息照相实验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媒体出示。 (1)师:老师拍了3张学校教学楼的照片,想一想,为什么拍出来的图像都不一样呢? (2)让学生讨论交流。 (3)师小结:这3张照片分别是站在教学楼前面、后面和侧面拍的,所以拍出来的就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物体”。  相似文献   

9.
张黎 《现代语文》2014,(12):27-30
一、引言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作为一种感觉媒体,图像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眼睛是比耳朵可靠的见证。”[1]我国也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一目了然”等俗语,这些说法都道出了视觉在认识上具有其它感官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反映了具有视觉效果的图像在信息传递中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道,“十一”黄金周假期结束后,很多家长纷纷吐槽,本应是快乐、自主的假期,结果“被旅游”。明明早就料到黄金周假期人满为患,有景难观,有的家庭甚至开支紧张,但还是被迫和孩子去旅游,原因是要陪着孩子完成各种假期作业,如“把游玩照片发到班级QQ群里”“拍一组黄金周的照片,上学时在班级黑板报上展示”等。  相似文献   

11.
辨图识天气     
天气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每天,电视台、广播电台都要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怎样来的?这就涉及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天气预报图的有关知识了。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通俗地说,是由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的地球大气的彩色“照片”。卫星自动发射的图像被地面接收后,人们根据彩色“照片”上的不同色彩可判读出大气状况并通过依次连拍的“照片”预测其发展趋势。卫星云图共有三色构成,其中蓝色表示海洋(无云),绿色表示陆地(无云),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云区下面下的雨往往愈…  相似文献   

12.
《学生电脑》2009,(12):29-29
①单击“新建”。②单击“载入图像”,载入一幅有流水的照片。③单击“确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工科院校中所开设的“全息照相”实验大多只能激光再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记录白光再现反射体全息图的光路,这种光路用于实验物理教学中,可方便地提升“全息照相”实验教学内容的层次,并且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中提出并证明了“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1]的观点,他认为“图像是无言的证人”,强调了图像史料的重要价值。用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图像资料分为图片和影像两种。本文所涉及的图片史料依据类别可分为文物照片、历史画像、漫画、图表、地图、照片等。而对于乡土图片史料,笔者认为它是一种独具地方属性的特别的图片史料,更强调其地域性和特色化。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全面理解全息照相“干涉记录,衍射再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诸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提高全息图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川 《四川教育》2002,(12):32-33
【案例】“观察物体”(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学生活动(一):猜一猜。(教师利用课件逐步出示冰箱的上面、侧面、正面图)师:这是从上面给一个物体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物体?我们再来看一张从侧面给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么物体呢?我们从正面看一看,你能知道这是什么物体吗?学生看了正面物体的照片以后,终于猜出是冰箱。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板书:观察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物体时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学生活动(二):看一看、画一画、议一议…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原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媒介和符号系统:前者联结的是时间叙事,后者联结的是空间叙事;前者属于推论性符号,后者属于表象性符号;前者是实指(强势)符号,后者是虚指(弱势)符号.除了“符号缝隙”外,还有因符号之间的模仿、转换、翻译、传运等行为而引起的“行为缝隙”,以及主体理解差异所带来的“接受缝隙”.然而,关注图文缝隙问题,并不意味着“语-图”之间互文性效果的抵消.事实上,“语-图”互文与图文缝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与图像关系中“和而不同”的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材表述由图像、作业和课文三大系统组成。其中图像系统是指地理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示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被称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像、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图像、漫画等类型。地理图像具有传达地理信息、形成地理表象、展示地理过程、育人等功能,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  相似文献   

19.
图像意识就是指与图像有关的意识,它在广义上不仅包括以照片、图画、影像等为对象的图像感知行为,也包括了本源性感知和简捷性感知的表象直观行为,甚至还包括非直观的符号表象行为;从现象学角度对这四种图像意识行为进行认识论阐明,不仅可以把握图像的意义结构,而且还可以深究主体观看的行为及其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最近     
消息:老爸建网站曝光女儿邋遢闺房48岁的史蒂夫·威廉斯是一名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苦于无法纠正女儿克莱尔的邋遢毛病,一怒之下设立了一个网站,取名“可耻”,在网站上公布了克莱尔凌乱房间的照片。威廉斯在网页上写道“:我知道,你会因为你卧室的照片被公布在网站上而不高兴,但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记住一件事:我爱你。”没想到这个网站大受欢迎,另有许多父母也来曝光了自己孩子的邋遢卧室,甚至引来了电视台的采访。已经是大学生的克莱尔虽然很生气,并和支持者针锋相对地办了个网站公布老爸邋遢车库的照片,但她还是尽快收拾干净自己的房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