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任何一个局部只有在其整体中才能充分表现出它的价值,宏观阅读的目的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这也是进一步剖析文章各个侧面、各个局部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了解思想内容和一般的写作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语言,理解语言,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一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变成小虫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迫使铁扇公主答应借芭蕉扇给他去扇熄火焰山的火。我们在刻画人物时,有时也需要孙悟空这样的本领,钻到人物心里,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看个究竟,并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与行  相似文献   

4.
何云 《教师》2012,(21):22-22
2003年春季,西南大学的几个实习生实习结束的时候,要我给他们写上一句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用的话。我用一句"钻到学生心里去命题"送给他们,这是我长期总结并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对教育的理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理解和深入,  相似文献   

5.
夏天的雨不像春雨,虽不是缠缠绵绵嘀嘀嗒嗒下个不停,却也叫人心烦,它总是不打招呼,不挑时候,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像极野蛮孩子的脸。 上下班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急风骤雨中,有些人早有准备,雨一来,伞就罩在自己的头顶,脚步从容;可很多人因为没有伞的庇护,要么抱头鼠窜,要么四处躲藏,无论绅士还是小姐只剩下狼狈和无助。 地铁车站离单位有近十分钟的路程,我经常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雨,不是淋得像落汤鸡,就是因避雨而迟到受罚,六月中旬的一天,上班路上,雨又突如其来,我又被淋了个精湿。 头儿叫住我问;“同行的人里没有一个掌伞吗?…  相似文献   

6.
高一学生,从生理角度看,他们正处在青年期的前期。随着第二性征的日益明显,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既有独立性,又有一定依赖住,既有较强的自觉性,又未脱尽稚气。在这样一个交错、渐趋  相似文献   

7.
古人的姓名相当复杂,常使读书人感到困惑。杜甫、杜子美、杜陵、杜少陵、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拾遗,杜二拾遗、杜工部、老杜——这是十个人的称呼吗?其实,是一个人的姓名和号。秦牧曾经提到一副对联:鱼游石孔秋江冷,柏成从林夏岳高。这十四个描景绘物的字,谁想到全都由姓氏组成。如果探寻一下多彩的中国姓氏知识,里面颇有文章。有用亲人称谓的:如父、母、哥、姐、姑、儿等,有用人物动作的:如打、杀、吹、爬、问、看等,有用天体气象的:如日、月、雷、风、冰、雪等,还有用汉文数字的,如一、二、三、百、千、万等等。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可有可无。品析语言有途径。联系主旨思考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比较品味,可以想象品味,探求语言的延伸性,可以换个角度品味,或者以写促品等。方法得当,师生可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留白之处,对文章留白处的挖掘能够真正使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品出文章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1]王雨冰老师执教的就是其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此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带领学生"穿行于文字之间",品析情感,入心入肺。全课以"理游之事、赏游之景、悟游之心"三个环节来架构,采用言文合一、情境还原、材料助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情味,并以朗读贯穿,达成了文本情感的内化与外显。  相似文献   

11.
名师们的课总令我们拍案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言语表达充满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他们可以把事物的存在状态生动地再现出来,使你如身临其境;他们可以把跨越时空的人、事、物凝聚在只言片语中,创设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是作者情感的艺术载体。那么,教学时,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中的语言呢?一、回归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1.优美词句的语言品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其语言都极为优美和极具灵性。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其字、词、句的途径从中悟景、悟情和悟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上述方面的写作技巧。以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  相似文献   

13.
如何品味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然而,在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已经产生了本位迷失的现象。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时尚语言不断涌现,许多时尚语言经过时间的淘洗而积淀成为经典语言,蕴含丰富的语文营养,是我们锤炼语文素质的极好材料。就高考试题而言,近几年的语言运用题渗透了时尚文化元素(例如07年湖北高考题第22题,续写歌词),着意考查学生的语言品味和创新运用能力,这将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因此,品味时尚语言也是备考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题材谈谈时尚语言的品味和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在说到孩子的时候,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个"像"字,比如:"这个孩子这么‘冲’,哪儿像个女孩子呀!"我们家那小子,斯斯文文的,根本就不像个男孩儿!"……一个"像"字如同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3):40-41
<正>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进课堂,新颖个性的教学理念和花样百出的教学方式冲击着传统课堂,我们欣喜的同时也茫然,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真正的语文课堂?常常看到这样的解读文本的方式:"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或者"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教师把研究重点聚焦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强化"人文感悟",过度深挖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语文的感悟",忽略语言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结尾,有的前后照应,画龙点睛;有的柳暗花明,意境开放;有的含意幽深,耐人寻味。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之点。具体方法:一、抓住总结性结尾,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追本溯源逆向回顾全文内容,将结论和根据相对照。教学时证实结论,就是具体化的思维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事实证明,只有进行这样的思维过程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抓住伸展开拓性结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类结尾,言尽而意未尽,让学生根据上文所述的内容和情节的发展去想象,教师加以启发和引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8.
钻到地下去     
《少年科学》2011,(9):2-9
洞穴学者常去探寻地底深处的奇妙世界。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了解到水在地下究竟是如何流动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载体。"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语)。要想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养成良好的语感,就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属于心智技能,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强调的是形成整体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20.
情境,有篇章的情境,有段落的情境,还有语言的情境。语言情境主要指词语的情境和句子的情境,它侧重语句、词汇中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而形成的境况。并不是有语言的地方都有语言情境。语言情境有一定的情感蕴蓄,它既有客观的“物境”,又含有主观的“心境”,是外界客体与内在主体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优美的语言现象,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有可捉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