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潮》(六年制八册第九课),介绍了昆明市圆通山上的海棠花,描述了人们观花的盛况,赏花的情趣,表达了作者观花后的独特撼受。学习课文,时,可采用“抓住中心短语,导读全篇”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读课文,捕捉中心短语,理清脉络。 在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我”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作者看后有什么感想?让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圆通公园观赏海棠花盛况的经过、赞美了花潮似海的春光,歌倾了如花的盛世。是一篇融写景、抒情为一体的好散文。教学时,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弄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掌握10个生字;理解“驻足”、“花团锦簇”、“伫立”、“春光似海”、“接踵摩肩”、“鼎盛时代”、“盛世如花”等词语;能用“既……又”,“不管……都”造句。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5、弄清本课的观察顺序、写作叙述的特点,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叙能力。6、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相似文献   

3.
《花潮》     
《花潮》课后六个作业题,量大题多难度高。训练的重点是:“依怎样的顺序、带着怎样的感情进行观察。”第一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十个词语分两组,一组直接写花势花态,另一组写观花人的情态,衬托花的盛世。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了解重  相似文献   

4.
《花潮》     
[作业分析] 《花潮》课后六个作业题,量大题多难度高。训练的重点是:“依怎样的顺序、带着怎样的感情进行观察”。第一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十个词语分两组,一组直接写花势花态,另一级写观花人的情态,衬托花的盛世。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了解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由远及近的观察及其依序表达的方法。第三题要求学生在了解五、六、七三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会先总后分再总的具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第四题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结构,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五题的重点是欣赏佳句,并练习用关联词语造简单的并列关系复句和条件关系复句。第六题的重点是体会文章的丰富感情和背诵课文的重点段。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写好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关键,首先在于通过对作文标题的认真分析,准确抓住其题眼,然后才能据此选材立意、确定重点、布局谋篇。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抓住题眼呢?让我们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花也会有潮?有,又在哪里?在什么时候?它的情形又怎样?这许许多多的问题,能激起读者极大的兴趣。新奇的标题,往往具有这种魅力。  相似文献   

7.
题为文之“眼”教学紧紧抓住课题向全文幅射,将课文的知识点与课题联系起来阅读有利在整体上理解课文.把握中心思想,《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双重任务,教学时紧扣爱字这一“题眼”,弄清文题关系,  相似文献   

8.
题为文之“眼”,许多课文往往可窥题而见文之一斑。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课题向全文辐射的方法,将文中的知识点与课题联系起来去阅读,有利于在整体上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爱故乡的杨梅》(通用教材五年制八册第10课)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双重任务,教学时要紧扣“爱”字这一题眼,弄清文与题的关系,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过程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通过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美的因素,由感知、感受、感动到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形象、理念、情感和能力的过程。笔者按这一过程组织《花潮》的教学,效果较好。 彩图配乐,声情并茂——导入美。小学生的情趣和好奇心出现之际就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机,教师引起学生对课文美的关注,并产生审美心理需要,这在课堂教学开始  相似文献   

10.
《晨读》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理解三个小伙伴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培养学生抓住重点、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作以下教学设计供参考。 一、审题。 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晨”指早晨,“读”指读书。教师可用“是谁在早上读书呢?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导入课文。 二、初步看图,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初步看图。 教师可准备一幅教学挂图,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指导学生初步看图。  相似文献   

11.
元素及化合物推断题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元素、化合物的特性,挖掘解题题眼,并以此为突破口,便可顺利解答。下面就此观点进行实例阐述。  相似文献   

12.
抓住“景”体会“情”──《花潮》教学建议安徽方立年《花潮》(6年制第8册)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李广田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昆明市圆通公园观看海棠花的盛况,热情地歌颂了似海的春光,如花的盛世。这篇课文主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写景具体...  相似文献   

13.
《花潮》是作者李广田在游览了昆明的圆通公园,观赏了一大片海棠花之后,以游记形式,描绘了园内“春光似海”的景色,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盛世如花”的繁荣昌盛。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逻辑段,然后板书:圆通公园过去——一座荒山现在——亭台、池榭、花的海洋给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这篇课文。一、看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称象》是一篇深受学生欢迎的讲读课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语言朴实、流畅,是进行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是在读  相似文献   

15.
凌花 《小学语文》2010,(3):44-44
【教学过程】 师板书“迷路”一词。 师:小朋友,你认识这个词吗?迷路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6.
抓住题眼摸清文路——谈《草船借箭》之“借”漳县城关东街小学陈兴茂《草般借箭》以“借”为契机,以“借”为线索,以“借”为重点,但写“借”不露“借”,明中写借,暗中伏明。既赞扬了诸葛亮满腹韬略、足智多谋的杰出才能和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的广阔胸怀,又反衬...  相似文献   

17.
《花潮》(统编六年制小语八册9课)是现代著名作家李广田所写,通过描述在昆明圆通公园观看海棠花的盛况,热情地赞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给人民带来如花似锦的生活。全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情景交融,是一篇情信而辞巧的优美散文。一、比喻题目《花潮》,便是省略喻词,本体和喻体直接结合成为有修饰作用的缩喻,显得紧凑简练,生动形象。在第4节描写海棠花时,先从远处概括地写,用  相似文献   

18.
《花潮》一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较海棠“平时枯枝瘦叶”,“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海洋”。这里用比较的方法,以“瘦”衬“肥”。突出海棠花盛开期美丽、繁茂的景象,点明海棠花在圆通公园的园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不断揭示教材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使他们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有许多矛盾必须解决,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五壮士是哪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册《爬天都峰》是新选的一篇课文,课题中的“爬”字就是题眼,教学中可以紧扣“爬”字,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一、由题眼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 文章的课题为什么不用“上”、“登”,而用“爬”呢?这是因为天都峰高而陡。“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