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乡土文学作家一方面以西方先进的文学为参照系,师法欧美,输入新潮,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明确界定了各种文学体式的特性,区分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之间的差异,析定出它们各自的艺术功能;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使各种文学体式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幻化出一些新的带有综合特点的边缘交叉文体,散文化抒情小说就是其中一种(另有散文诗、诗体小说等)。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质是以抒情为主导的艺术功能,这是与一般的规范小说——写实小说审美差异的关键所在。由于这种差异,二者必然在小说的组织结构方式、形象塑造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途径。下面我们将逐一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叶炜积15年之力创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以温婉的笔调描写了苏北鲁南大地上一个叫作麻庄的村子,在历史、现实和人情世故的描绘中,展现了当下中国乡村的命运,形成了自己的"大地哲学"。  相似文献   

3.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4.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5.
路遥小说的成功,在于它唤起了当代复杂的社会心理结构中人们的某种情感诉求,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乡土中国社会在社会结构与阶级重组的历史变动中所聚集的社会怨恨的反映,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乡土人生哲学的价值偏爱,实质上是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面临西方现代思想的压迫时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路遥小说聚焦于"城乡交叉地带",反映了乡土中国在社会现代化转换中表现出来的质疑与困惑。在逃离与回归的轮回中,路遥对"现代性"行为作一种"合理而不合情"的道德批评,实质上反映了乡土作家面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7.
“本土”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相对于李锐的具体创作,“本土”是指“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种“双向煎熬”的体验成了李锐关于“本土”的核心体验。李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表现在对历史现代性的质疑和对民间世界的关注两个向度上。李锐对“本土中国”的思考还集中地表现在他对现代汉语的思考上,他强调回归到口语之海是确立现代汉语主体性并且实现文体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乡土民间"是一个独特的审美文化空间,在现代小说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究其实质是知识分子参与建构的立场各异,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陕西因其各不相同的地理形态和历史文化积淀而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陕北、关中和陕南风格迥异的文学姿态.陕南农村是王蓬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地域背景.深入农村的生活经历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真切的体验.在王蓬的小说文本中,关于陕南的农村风景、乡风民俗和地域历史文化渗透在故事之中并且无处不在,作家借用这些写实性的表达不仅向读者展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学景观,而且也建构着他内心的乡土世界.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乡土小说,向以诗意的书写著称于文坛,表现在对人物外貌及周围环境的描摹、对人物精神荒芜的刻画和近似诗歌的抒情形式、回忆笔法的运用等方面。诗意书写使作品笼罩着浓郁的悲凉寂寞氛围,彰显出作品极高的艺术张力和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以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  相似文献   

12.
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穆时英及其小说人物关于都市的内心体验。无家的漂泊、情感的虚空和精神的隔膜是穆时英书写都市孤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湘西作家、京派代表人物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魅力.“蛮性”书写作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道不可忽视的独特风景线,更是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所体现.沈从文的“蛮性”书写内涵丰富,结构新颖,渊源深远,不仅是对湘西边城中野性、血性、烈性的生命强力的礼赞,也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格灵性的彰显,更是作者自身关于人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作者于独特的湘西苗文化和湖湘楚文化的浸润下,抒写出了“蛮性”的湘西世界中自然原始生命的美好形态.  相似文献   

14.
“青春激情”指的是人在成长阶段所表现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精神现象。自五四以来 ,它就成为中国现当代小说所关注的一个持久不衰的话题。然而 ,由于时代语境、作家创作心态等诸因素的关系 ,不同时期作家对“青春激情”的书写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部分中国乡土作家深感思想启蒙之艰难和民族危机的深重,在关注乡村民众的苦难时,企图探究生命萎缩的文化根源,发掘具有理想色彩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从“命运三部曲”看伊姆雷的创作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命运三部曲”为代表作的小说,反映了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心理。其主要特征为超越“大历史”而逼近“小历史”,以清晰的思路模糊地反映现实,用无欲无畏的毕生追求忠于人生与心灵,终于获得符合人类生存规律的独特思考和文学探索的崇高方向。其创作心理历程,值得同时代和后世作家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家队伍里,迟子建以其独特的身形为人瞩目,好以自己对生活朴素的,审美的理解,悲悯而不阴霾的情怀,执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好笔下的乡土是诗意的乡土,生灵是诗性的生灵,而“幻想”则是好对艺术的理解和言说方式,这使好的乡土小说总有一种凌架于作品中人,物,事件之上的形而上性质。  相似文献   

18.
往往审题不慎,就会误解原题所指出的研究角度,强加自己的“理解的研究角度”进行解题,出现错解.  相似文献   

19.
林小叶 《语文知识》2013,(2):100-101
乡土小说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交织着作者的乡情与理性。在题材选择、民俗风情的描写等方面,"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乡土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学观,作家即使处理相同的故乡题材,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抒写也有较大的差异。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两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决定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作家不同的文学视角,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马金莲无疑是一位正在蓬勃向上的小说创作者,她的小说常常以一个回族女性的审美眼光审视着自己熟悉的土地,以朴实的文字讲述着乡土的故事,在个体经验的表达与乡土叙事中传递出一缕缕温情。本文以她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其对于当下中国乡土的叙述,以及在这种叙述中所传递出的乡土社会的现代嬗变和作家本人创作所处于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