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缘生”也被有的老师称为“落后生”“后进生”“问题生”……但在笔者的字典里并没有这些词语。笔者对边缘生的界定是:不愿融入同伴群体、不想融入班集体的内向学生。  相似文献   

2.
“边缘学生”这一问题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出发,对“边缘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边缘学生”的策略,力图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钧 《考试周刊》2022,(7):9-12
边缘生在高中学生群体中知识基础较好,但是一直在本一线上下徘徊.在新高考背景之下,甘肃省取消二本与三本,因此边缘生的考试成绩对高考整体升学率有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在高考中,边缘生高考成绩过本一线的占比能够直接决定一个学校高考整体升学率的高低,甚至决定一个学校高考的成功与否.每个学生都背负着家庭的命运,边缘生的高考成绩可...  相似文献   

4.
人文社科研究中的“边缘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视角。作者从国内外学术界“边缘人”理念探索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入手,围绕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和归纳,思考“边缘人”理念与民俗学本位的关系。在文末创新地提出“经边缘识本质”的学术概念,即通过横向或纵向研究边缘人群,找到边缘与中心的同异及形成同异的缘由,从而发现一个社会或一段历史的本质。“经边缘识本质”运用的是一种逆向思维,摒弃了最初“经中心识本质”的凝固思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边缘生"问题已经到了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阶段。高校边缘生通常衣食无忧但远离集体,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世界空虚,遇事冷漠,喜欢独处。帮助边缘生完成个人转化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一个“边缘生”的典型例子,来观看我们教育教学的现状,危机重重,在这种围城里面,又有多少人能轻松突围.笔者试图借助小班化这个趋势,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微观评价,以此唤醒“边缘生”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边缘学生”在中小学班级中的存在是目前班级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一些薄弱学校尤为凸显.由于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教师在处理该问题时往往应对乏力,感到无从下手.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个人、学校和社会因素对“边缘学生”形成的影响;提出应多管齐下,综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化解决“边缘学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中小学出现大量大班额班级,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限于精力和时间无暇顾及全班学生,出现一部分教师容易忽视的"边缘生"。"边缘化"现象的存在使得这些学生在学校中遭遇不公正对待,这不符合教育均衡发展在微观层面的诉求。"边缘生"现象是由学校、家庭、个体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应对策略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边缘生”指的是在课堂学习中脱离了主流学生群体、学习跟不上或完全放弃、并且被老师完全忽视的个人或小部分学生群体。初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和发展期,此阶段的成长关系一生的成败,因此本文对边缘生的研究便确立在了初中课堂。本文主要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边缘生是否存在、成因、特征做了初步探讨,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关注此现象的教者、被教者及有关家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晨晴 《现代教学》2011,(1):158-160
如何才能让在中小学校中的“边缘学生”回归学校?什么样的政策能保障这些“边缘群体”的利益?英国教育当局于1999年开始了在中小学建立“学习支持单元”(Learning Support Units)的政策尝试,其目的就是为那些由于社会或家庭原因造成性格偏激,面临被开除危险,或是易受欺负的学生开设一种校内学习中心。针对其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短期教学课程和辅导项目,  相似文献   

11.
学校边缘人的多维特征表现为消极的身份认同、浅表的实践参与、微弱的关系卷入、欠佳的胜任能力、稀缺的个人资源。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的自身因素和学校既有的“核心—边缘”管理模式。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化解当前学校边缘人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视角,强调高质量的互动与关系卷入、为教育事业开展意义协商、创造共享的教育资源。其成员身份特征体现为动态变化的身份轨迹、重在参与的资格标准、多重边界的身份体验。转化学校边缘人的路径:要在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共同体;在内部设定以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身份资格;要求教师寻求多种实践共同体定义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培训“边缘人”是指培训资源占有处于劣势地位及培训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教师个人或群体。教师培训中既存在培训资源匮乏和培训需求受漠视的“他决型边缘人”;也存在培训愿景缺失及培训状态低迷的“自决型边缘人”。培训“边缘人”现象的存在,不仅阻抑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造成教师培训的低效化。为此,可以从建构公正的教师培训资源配置机制、关照教师培训中的身心感受及提升教师培训意义感等途径转化培训中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某些原因被教师忽视、同班同学排挤而被动疏离课堂教学中心或因自身原因而主动远离课堂教学活动处于课堂教学边缘的群体和个人。他们具有沉默退缩性、相对稳定性及发展可逆性等特征。调查数据显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懒散、缺乏自信等问题。而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不良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不良信息的侵蚀、娱乐场所的增多,学校评价方式单一、位置安排不合理、教师偏见及学生性格缺陷等原因导致了课堂边缘人的形成。对此,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无根”的“文学旅人”,独特而复杂的文化身份使他得以站在“边缘”冷眼透视“中心”的图景,又能从“中心”批判性地审视“边缘”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生存状态。本文以奈保尔的两部作品为例,去感受作家根基丧失、归属不定的虚无感以及对祖国印度严重颓败停滞的精神状态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15.
课堂“边缘学生”身在课堂,而心在游离,或主动或被动,远离主流群体,成为教学及管理中必须予以重视与纠偏的存在。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工具理性的评价逻辑、异化变质的同辈群体负面效应以及消极退缩的人格特质的影响下,学生成为脱离集体的“边缘人”。在家校合作视域下,采取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价值理性指导下的评价以及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等举措能够协助“边缘学生”摆脱边缘处境,回归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6.
办学理念是在办学实践中经过长期实践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独特的办学观念。延边大学“边缘觉醒”的办学理念,是对民族院校特点的正确概括,是对现代大学办学功能的本质认识,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选择,同时也是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边缘觉醒”的办学理念既有统领性、系统性,又有普遍性、独特性,还有继承性、创新性,是学校办学的最高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拓 《中学教学参考》2009,(21):140-140
“边缘生”是介于中等生与“困难生”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向中等生转化,也会向“困难生”方向转化,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对“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如何转化“边缘生”、消除“个位分”的心得,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9.
波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鲍曼认为,在不变的、确定的和有秩序的现代社会中,“纯净”幻想的追求者(妄图消灭差异性)制造了“陌生者”。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其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制造了自己的“陌生者”即“边缘学生”(通常指品行不良且成绩差的学生,这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学习优秀的学生而言的),并力图用各种策略来“消灭”他们。  相似文献   

20.
英国学校督导评估报告中督导团给学生们的一封信,以“尊重与共勉”为主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对照英国的督导评估,笔者认为,我国学校综合性督导评估的一个重要改进策略就是强化“以生为本”的理念,具体来说,要强化“生本”评估目标,突显“生本”评估指标,采用“生本”评估方法,多点“生本”评估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