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教育过程是一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就教育而言,受教育者不论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还是社会行为的适应及创造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受教育者,是接受环境影响的主体,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内在因素。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影响和制约,是促使受教育者向目标转化的外部因素,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前几年,由于社会大环  相似文献   

2.
何树声 《教育导刊》2003,(2):113-116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教育要求和长期的办学实践,广州市第41中学形成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抓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职工队伍素质为基础、以教育教学物质硬件为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这些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我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  相似文献   

4.
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对比“教育中的惩罚”与“社会中的惩罚”以及与旧学校中的“体罚”的不同,其次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生活环境的特点、完整教育的需要三方面分析教育中惩罚的必要性,最后揭示惩罚对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至此,解读“教育中惩罚”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5.
一、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素质教育是指在与生俱来的天赋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 ,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积极的、持久的、稳定的全面发展。具体讲 ,素质教育有以下四方面含义 :一是天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的相互影响 ;二是两个全面 ,第一个全面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尽可能地都获得发展 ,第二个全面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主动地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人 ,只有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全…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环保与基础文化领域的失落 教育环境作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基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个人发展及未来走向.美好的教育,纯真的教育环境,足以延伸受教育者自身对和谐美的感受力,这是教育生命机制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7.
超级市场是现代城市人喜爱的购物场所,它提供了充足的货物,让顾客可以充分地选择。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其追求的境界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换言之,即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力,提供各层次的、高质量的和有足够数量的教育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要提供一个更加人文化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身在其中,去听、去看、去试、去体验、去发掘自身生命的潜能。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现今的教育也应建立一个学生和学校相互选择的“教育超市”,实行开放式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和儿童是消…  相似文献   

8.
如何全面地从实质上认识德育过程,它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方向、性质和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问题.人类社会有学校教育以来,任何学校全面的德育过程都应有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受教育者的能动过程,受教育者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受教育者德的社会化过程.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德的社会化.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进行教育导向和调控各方面影响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在德的性质和德的发展方向上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导向,并将家庭、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对受教育者德的影响调控到统治者所要求的德上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者要根据社会需要,在品德、思想和政治等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导向,使受教育者沿着社会所要求的德去发展提高.二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十分宽广的概念。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在其自身的素质、教育环境的影响等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的。正确认识环境对思想品德的影响,根据教育目标创设或优化教育环境,使德育环境化,即:把我们的教育意志转化为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使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环境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是融入教育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创造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提升教学水平,阐述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齐秀珍 《教书育人》2011,(33):68-69
一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效应从人的心理状态看,无意识的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环境设置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即是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主体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诱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寿萌吉 《文教资料》2009,(34):216-217
主体性教育旨在通过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适应该体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重在思想意识培养的引导,转变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教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是融入教育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创造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提升教学水平,阐述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08,(24):26-27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持久性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78):16-17
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达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目的。"推式教育"是教育者推动受教育者主动参加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拉式教育"是教育者利用能够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全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校确定了“田园教育”的办学思路。所谓“田”就是农村,“园”就是校园。我们所说的“田园教育”,指的是依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整合并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田园教育”的关注点是农村、生命、发展、生态、未来,注重为孩子和教师营造纯朴、自然、快乐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我们要让田园式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家长理想的校园、教师温馨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