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作人的人生哲学、艺术思维形式和气质决定了他早期主要用散言志抒情;深入骨髓的平等博爱形成亲切平易的“闲话”风格;情理愈真,辞愈曲;他注重幽默趣味的尝试;小品那空灵的艺术境界成为作疲惫的现实挣扎后的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影响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平民主义思潮也应运而生.受此影响,文学领域出现平民文学热潮,周作人即是平民文学的倡导者之一.在当时的文艺界,他的平民文学理念很受关注,影响较大.但随着平民文学争论的持续,他本人对平民文学却有了新领悟、新见解.结合时代思潮对其思想脉络影响的情况,我们重新考察和解读周作人对平民文学理念探索过程,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主要是从民俗入手研究日本文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少有人比。他的研究并非仅仅出于兴趣,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日本民俗的考察和研究来挖掘其中的有益因子,从而为构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主要是从民俗入手研究日本文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少有人比.他的研究并非仅仅出于兴趣,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日本民俗的考察和研究来挖掘其中的有益因子,从而为构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历史的 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形成周氏散文风格有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的考察、分析,认为影响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叛徒”与“隐士”的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二是中庸调和的基本哲学思想;三是悲观乐生的趣味人生观和美学观及其对散文艺术的独特理解.而问题的核心是他的隐士性格,这是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形成周氏散文风格有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影响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叛徒”与“隐士”的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二是中庸调和的基本哲学思想;三是悲观乐生的趣味人生观和美学观及其对散文艺术的独特理解。核心是他的隐士性格,这是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内容题材的取舍与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的表现与形成进行微观解读与宏观审视,可以看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朴拙、雅致、清朗、重厚、苦涩、中庸、通达、有别择等。审美趣味的形成跟他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重要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专门致力于小品文创作的作家之一.在他的散文集中,以故乡风物、民间信仰为描写对象的民俗学散文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民俗散文,在保持了小品文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之外,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特点:抄书与讲究趣味性.在确定了散文主旨后,依据自己追求趣味的审美原则,周作人一方面选取具有生活情趣、民间情味以及知识趣味的题材,一方面深入到文化、人类、历史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大段摘抄他人原著,这使他的民俗散文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周作人近六十年漫长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他以平和冲淡闲适的审美理想为自己追求的艺术目的,成功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充满内在艺术的散文世界。他的散文平淡朴素,简约含蓄而又不乏幽默之感,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内容题材的取舍与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周作人散的审美趣味的表现与形成进行微观解读与宏观审视.可以看出,周作人散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朴拙、雅致、清朗、重厚、苦涩、中庸、通达、有别择等。审美趣味的形成跟他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散文贯穿着较为显著的经济书写,其中的启蒙意识、趣味意识和权力意识等多元意识交叉渗透,不仅提升了文本的艺术境界,为新文学开创了更为宽广的艺术空间,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路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的学革命理论是学呼唤自由的一个先声。而周作人提出的“人的学”观点,确定了新学发展的大方向。他认为西方的人道主义是新学的哲学基础,倡导平民学和贵族学的融合,指出以人生始、以艺术终应该是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是散文大家,他既写作小品散文,又在理论上有明确的主张.其写作言志抒情,多以个人性情为主.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30年代以前的散文,在"平和冲淡"的审美理想原则下形成了"清淡中见腴润,冷鬃隽中蕴苦涩,平和中透凌厉"的艺术风格.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他尚理的个性、博杂的学识、悲悯的情怀以及苦涩的现实有关,同时又有西方随笔的议论风格、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的韵致和日本俳句情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改名作人,字启明,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一九○一年赴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一九○六年去日本留学。一九一一年回国在绍兴任中学教员。一九一七年去北京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编纂员,后被聘为该校文科教员。周作人是从翻译和评介外国文艺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日本热心于介绍俄国及东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与鲁迅合译了《域外小说集》,还翻译了波兰显克微支、俄国珂罗连柯、匈牙利育珂摩耳等人的作品。其间,深受外国文艺以个性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论文《人的  相似文献   

16.
从周作人趣味的形成看,他吸收了西方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日本的文学思潮,并把它们都纳入了中国的传统伦理之中,纳入了儒道文学中。各种思想杂乱地掺和在一起,形成了多种矛盾因素互补互制又具有单一指向的超稳定的思想系统。周作人的趣味观深受传统的东方审美趣味的影响。他所追求的平和、冲淡、闲适,从根本上说是以中国传统的道释思想与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共生互补而形成的。然周作人的趣味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对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的坚守,到对个性主义、审美文学的守护,再到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冲撞,其趣味有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知识分子由封建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似乎经历了特别漫长和奇怪的挣扎;这场肇自于本世纪初文化更生的痛苦蜕变,迄今也难说业已完成。在那批率先向传统发难的知识分子中,只有少数人得以脱胎换骨,而更多的则以悲剧告终。今天,一个世纪行将结束,我们试图透过近百年的烽烟,重新回头审视这段历史时,才发现已那么遥远和模糊,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总体氛围,又是那样的令人感伤。作为思想和文学界的一代宗师的周作人,其悲剧更具典型意义,对其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时事散文创作几乎涵盖了辛亥革命至抗战之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近距离的观察与思考。在创作上,周作人大胆探索,其时事散文包含了杂文、随笔、书信、序、跋等多种形式,在风格上,含蓄、隐晦,但富有反语、嘲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的散文思想内容有要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重实证尚事功,科学理性精神,中庸思想.其思想内容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那就是人间本位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的散思想内容有:要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重实证尚事功,科学理性精神,中庸思想。其思想内容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那就是人间本位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