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初学写作者,总想寻找一种文学创作的固定格式,以为掌握了这种格式,就可以驾轻就熟地去写.比如,有的人喜欢套用别人已经采用过的形式,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老形式,再加进一些新的内容,就成了一篇“新创作”.我们不妨把这种“手法”称作“旧瓶装新酒”、这样的“作品”,我们在报刊上极少看到,可是在来稿中却经常碰见. 文学创作总是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新事  相似文献   

2.
盛洪岩 《兰台世界》2015,(4):149-150
小说兴盛是晚清文学的一大特色,晚清小说在文学格局、观念、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迥异于往古的特点。报刊小说是晚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它对文体形式的综合考虑,颠覆了流传千年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3.
马光 《记者摇篮》2001,(10):27-27,39
问:我是一名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写消息时。总是写不好导语。请问老师。怎样努力才能把导语写得精彩些?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说:“在初学写作者当中……有許多有才能的、真心希望学习的人。他們当中也有一些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們都需要学习写作技巧,他們絕大多数人在技术上沒有武装,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断送他們当中的許多人,不让他們尽善尽美地发揮他們的才能。”(《文学論文选》67頁)这里,高尔基告訴我們,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他又指出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技巧。“恰巧是大多数青年作家由于自己不太熟悉文学工作的技巧,所以还沒有具备、而且暫时不可能具备的条件。”(同上85頁)那末学习古典文学中的写作技巧,用作借鉴,来补救我們在写作技巧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第三节 备书 为了更好地播讲小说,我们首先要对“小说”这个概念有所认识。也许有人会说,小说就是小说呀。但接下去再问,小说有哪些特点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未必人人讲得清。 我们前面曾说过:按照一般的看法,小说就是讲故事,要有人物,有情节,要有头有尾。这是传统的看法。现如今呢,国内外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国外有一种广泛传播的理论,认为小说不能再讲故事了,讲故事的职能已经历史地移交给电影和电视了”(叶朗《中国小说美学》)。于是有人便主张,小说要写作者的内心生活,写作者的感受情绪,以此  相似文献   

6.
刘洋风 《出版广角》2018,(15):76-78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中的诙谐文学涉及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晚清的时代风貌.四大小说杂志的诙谐文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们在内容手法上继承了传统的诙谐文学,又进入了诙谐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在观念、内容各方面进行了革新,是文学史上不能忽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刊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介绍消息写作的基本要领,现特发表伊尹、刘海两位同志的文章供参考。这两篇文章都是就一篇具体稿件如何修改来探讨消息写作的,估计对初学写作者会有所帮助。稿件的修改加工,既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因此,两篇文章还可供初学编辑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初学写作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文章结构的奇特,遣词用句的华丽,状物摹形的怪异,以为那就是美。倘若提醒他们把文章写得朴素一点,就会很不以为然。其实,文章的朴素美,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地,而且往往  相似文献   

9.
谈到记录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记录,而故事性却很少有人涉及。众所周知,在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叙事性作品中,故事性被广泛地运用,并成为其结构内容的重要手段;那么以真实性为前提的纪录片,是否需要故事化的叙述呢?  相似文献   

10.
在古籍目录中,小说家是颇为繁杂混乱的一个类。这不仅是因为早先的“小说”一词,跟后来“作为文学的一大类别,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辞海》79年版)这一小说概念相去甚远,而且,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目录学著作,恐怕很少有哪种曾对小说家有过十分确切恰当的定义范围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一书中说:“小说,子书说也,然谈说  相似文献   

11.
展览的叙事性设计是目前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深圳改革开放史》与《香港故事》两大陈列作为深港两地各自的唯一官方通史类展览,在叙事性设计方面做得都很出色,并分别代表了宏观叙事模式与微观叙事两种模式,前者立足宏观历史背景,阐释宏大历史主题和历史发展道路,后者讲述普通市民生活以及对生活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事件。分析两种叙事模式的利弊与成因,对当下博物馆历史类展陈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个难以确定新闻标题的困难。有时正文写好了还没有把题目定下来,甚至临到交稿时标题仍未想好.为此,特望编辑同志能在《新闻与写作》里编写一些有关确定新闻标题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的文章。四川省达县地区农科所吳名让吴名让同志: 你在信中谈到的情况,不仅在不少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中存在,就是对一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本刊收到不少通讯员来信反映,在新闻报道中,他们的热情虽然很高,但写出的稿件,命中率很低,感觉苦恼。要求给他们以帮助,指明新闻报道应从何抓起?有的寄来稿件,要求批改,指出缺点和问题。这些来信,反映了初学新闻写作者的共同心声。要搞好新闻报道,提高写作本领,需下苦功夫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新闻爱好者》是普及型的业务刊物,被初学新闻写作者称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余华作为一代先锋作家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从小说发展的历史看,80年代末,一群被称为先锋小说的作家,在传统遭到否定、现实变得朦胧的非理性氛围里,在西方“上帝已死”的虚无的影响下,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开始怀疑写作的现实目的,淡化文学传统的本体性,而日益看重文学形式的本体性。他们把叙述的形式和文学的目的性叠合为一,把对叙述形式的追求上升到文学的本体地位,于是叙述的形式受到先锋小说的特别关注、叙述的游戏意义,叙述的直感愉悦,叙述的语言快感,成为先锋小说作家们争相表现的写作目的。可以说,对写作形式上的追求一度成为当时先锋作家的主要目的,如果说先锋小说当时是对中国小说的一次变革,那么其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文小语     
文章的深度,源于思想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关乎学养、阅历、及对事物的体察、解悟能力.初学写作者,由于多方面准备不足,作品浅一些,应在情理之中;只要肯努力,是会渐渐深刻起来的.浅不可怕,怕的是明明思想浅薄,却偏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用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把文章包装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执意让人看不懂.时下,这样的文章并不鲜见.思想浅,只要写得真实,清新,活泼,也能引得读者喜爱.“潭水深千尺”是美,“清泉石上流’也是美.中国  相似文献   

16.
老话儿爱说"采风"或者"体验生活",都是督促写作者要去接近生活,似乎正常的风吹不到一个写字的人.这说法的前提很像"缺什么补什么",也强硬地把一个写作者隔绝排斥在生活以外,好像他刚从外星球降落人间,要专项地去关注体验和接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这说法真是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只要你是地球人,活着就必然被风吹,被生活折磨,是个人就逃脱不掉的.或者有人硬要拆分出"文学的生活"和"非文学的生活",而这个所谓的"文学的生活"本身离真生活又远又假.  相似文献   

17.
李琳  田春燕 《大观周刊》2011,(26):102-102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杰作。艾里森是一位擅长用各种文学技巧来表达思想的著名作家,在各种文学技巧中作家对象征主义的应用是《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艾里森的象征主义叙事手法体现了他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表达这部小说的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手法贯穿小说的始终,反映了主人翁的思想历程,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小说的主题的得以清晰的呈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功夫在文外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同样,我们通讯员写文章,功夫应在文外。 曾有作家告诫初学写作者:假如十天时间完成一部作品,用七天时间思考二一天时间动笔比用三天时间思考、七天时间动笔写出来的文章成功得多。 我在平时的写作中,一般是思考(打腹稿)的时间较长,动笔写的时间较短。当采访到一新闻事件后,首先要考虑到写什么体裁(消息、通讯、新闻小故事等)、采用什么样的角度(表现手法)?是现场短新闻形式还是一般叙述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19.
大凡初学写作者,每当提起笔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面对复杂纷繁的大千世界,哪些人或事可以成为小不说的素材?有些作者看到一点就写,结果使小小说变成好人好事的表扬稿;而有些把时间跨度拉得太长,人物写得太多,又失去了小小说的特点.那么写小小说,正确的选材标准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学起步,不少作家认为应从微型小说做起。的确,微型小说篇幅短小,较易驾驭,壶中千秋,方寸山林,是文学作者培养观察能力、锻炼写作技巧、以至展示艺术才华的一种理想形式。文学作品的创作,选材和谋篇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小说样式,在这些环节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①选材。同其他小说形式(长、中、短篇)相比,微型小说灵活、简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无需像长篇小说那样必须对大量的生活材料进行反复的提炼、概括,从而升华出一种博大深沉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