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忠青  萧志峰 《今传媒》2006,(4X):13-14
所谓绿色收视率的含义就是讲收视率,但不惟收视率,在满足受众不同需求的同时,强调电视节目以倡导和弘扬先进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这一概念的提出表现出电视人对当前电视市场发展方向的一种理性思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介,“绿色收视率”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努力的方向,从而实现“叫好”与“叫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当下许多电视媒体“把关人”及各类电视从业者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有关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收视率,当作检验自己工作业绩的最重要甚至惟一的、决定性的标尺。但盲目地追求高收视率,将会陷入“收视率迷信”,由此造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引发“收视率”调查的“暗箱操作”,失去收视率调查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既然各电视媒体的“把关人”如此重视收视率,为了得到较高的收视率数据,出于利益  相似文献   

3.
叶蔚 《视听纵横》2006,(4):119-119
中国电视在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收视率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标志。它不仅成“为观众意愿”“的温度计”,更成为媒体内部运作管理的主要指标以及媒体与广告商之间进行交易的“货币”,从而备受推崇和追逐。不错,电视应该重视收视率。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所说,收视率是把  相似文献   

4.
5.
2007年8月,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因为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并予以全国通报批评,成为大陆第一档被停播的选秀节目。不久,国家广电总局又  相似文献   

6.
石岚 《视听界》2005,(3):88-89
目前有些电视媒体实行的是“收视率考核奖扣制”,把节目月平均收视率高低,作为成本投入的重要依据。即频道月平均收视率高,给予频道的成本投入就多。这一运作机制在特定时期,对收视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在节目成本的投入与产出中还有一些需要  相似文献   

7.
章艳 《新闻世界》2010,(4):48-49
电视媒体的商业化生存中,收视率的竞争作用日益凸显。在收视率语境下,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绿色收视率作为解决之道由此提出。绿色收视率包括“绿色节目”、“绿色数据”和“绿色使用”三个部分,打造绿色收视率体系就要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具体管理措施和细则,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抵制低俗之风。国家广电总局如此频频叫停各地方电视台的娱乐类节目,成为业界、学界以至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视时代的收视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鉴 《当代传播》2007,(2):98-100
数字电视的出现是传播媒介的一大变革,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年里,数字电视引发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将日益显现,收视率调查从来都是顺应大媒介环境下的产物,如果说数字电视的发展过程是自变项的话,那么收视率调查的方式就是因变项,在数字电视时代,收视率调查及其技术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强调电视媒体要以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重收视率,但不唯收视率,要将收视率的增长建立在保证节目品质的基础上,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绿色收视率”概念的提出,为电视节目重塑精神品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本文试对“绿色收视率”内容构成的特征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1.
“绿色收视率”概念的提出和受到热棒,反映了社会对目前电视节目片面追求收视率引发的“文化空壳”现象的忧虑。实现“绿色收视率”理想要先解决好以下问题:科学准确把握收视率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培育媒体优秀经理人;政府努力为电视媒体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百度百科PX词条、保定副中心炒作、文章上头条事件为例,研究多媒体平台下,网民的非理性行为,以及媒体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研究发现网民对科学的轻率、对事实的捏造、对名人隐私的窥探,其实是对知情权的亵渎,是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媒体的核心价值观:社会效益至上,充分发挥舆论引导职能,尤其是网络媒体,要认识到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相似文献   

13.
黄黔光 《新闻窗》2008,(1):69-70
城市电视台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在三千弱水中能有一瓢饮,寻求智慧生存之道很关键,而“绿色收视率”就是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电视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已经拥有2100多个电视频道,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大多数城市能收看到40到80个频道的节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传统媒介不断革新、随着海外媒体的抢滩大陆,媒介市场在不断被瓜分,电视媒介市场的竞争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紧缩的广告成本和不断涨价的电视媒体价格孰重孰轻,是否有让广告主有据可证、放心选择的优质电视媒体的替代媒体出现?新媒体领域中,不同类型媒体的属性和广告效果估算是否可以同日而语?和电视模式基本一致,既有节目内容兼有广告编排的交通类视频媒体有无可能与电视媒体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评估?事实证明,以往对所有户外视频类媒体都按照时段和频次计算广告价值的分众模式和令广告主及4A公司顾虑的粗放式效果估测方法已经经不起户外视频类媒体精细化评估的推敲,越来越精明的广告主开始算计如何在新媒体领域攫取优质媒体的资源价值,稳保和提升投资回报。广告主需要看到更精细化的评估指标,如广告到达率、有效到达率、接触频次、人均接触时长、收视率等。诚然,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新媒体向主流媒体行列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变革、完善的过程。可喜的是,一些先见的新媒体运营商们已经开始审时度势,针对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如公交视频移动电视媒体的代表世通华纳委托知名监测机构尼尔森调查率先推出《中国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报告》,该研究解决了困扰广告界多年的关于户外视频新媒体价值评估标准的问题,同时也将成为广告主投放的公正权威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曼 《新闻窗》2006,(5):46-47
收视率是衡量电视媒体工作的一个标准,也是电视媒体产业效益高低的关键。为了尽量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收视率,各电视台纷纷强化对收视率的分析和考察,寻求对策。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电视收视率的主要因素是由其内因来决定的。影响收视率的内在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节目因素、名牌效应因素、自我宣传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本该反映大众的品位,可是近年来,不少电视节目所表现出来的品位却似乎与大众品位渐行渐远。这是媒体的责任吗?本文试图从收视率的角度,借鉴台湾电视生态,探讨电视品位和大众品位产生误差的原因,尽快找到调和大众品位和电视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们说电视由于其必须具有画面而能保有真实性,但是在吸引观众的强大动力驱使下,电视新闻的画面开始由媒体自己来构造了。  相似文献   

18.
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春节前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是中央电视台的年度评奖,最终结果令人多有感慨。其中,社教中心选送的7个栏目有6个分别入选一、二等奖,《今日说法》、《探索发现》、《大家》在一等奖的十佳中榜上有名。2004年收视份额只占央视频道贡献 1.58%的科教频道(10套)在央视的顶级评奖中可谓大获全胜,评委会对有人称之为中国电视的“社会科学院”的央视10套, 表示了由衷的肯定和敬意。春节后参加的第一个会议,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绿色收视率,提高媒体公信力”的课题策划会。正像《北京晚报》的一篇  相似文献   

19.
李林娜 《新闻窗》2006,(3):60-60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收视率的高低已成为关乎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生命线。要找出正确调整和改革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就必须强化对收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近年来笔者对收视率的统计和分析表明,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四大因素为:节目质量、品牌效应、节目编排、自我宣传。  相似文献   

20.
善待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媒体已成为重要建设力量;二是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力度不断扩大,媒体是塑造国家形象、与世界对话和交往的重要工具;三是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网络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