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林然 《老年教育》2008,(2):47-47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习俗,盛行于全国各地。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春牌”即写在红纸上的“福”字。仅“福”一字,民间流传至今,就集有历代仓颉文、重篆文、钟鼎文等各种异体写法一百余种,俗称“百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春节贴“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相似文献   

2.
赵纬 《初中生》2012,(23):43
往年过春节,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着贴。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大大方方地正贴在我家的门上!  相似文献   

3.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8,(12):47-47
清朝王爷的夫人叫“福晋”。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好福晋,写了很多“福”字贴在王府四处。谁知家丁干活不仔细,把大门的“福”字贴倒了。福晋一看,可就恼火了。大管家急中生智,忙说:“大福到(倒)了,是吉庆之兆啊!”福晋一想,是呀,“倒”谐音“到”,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不禁眉开眼笑,对家丁不但不罚,还给予了大赏。后来,大家期盼幸福来临,也跟着把福字倒着贴。  相似文献   

5.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6.
“福”到啦!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着贴一个“福”字吗?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啦![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多数科任教师都找过男孩的娘,他们的话如出一辙:"你的娃念书没上过心,也不合群。""吊儿郎当的!""大嫂,你可要抓紧教育啊!"  相似文献   

8.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做到严字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们的“爱”去关心学生,去呵护学生的成长,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会从中读出关爱,读出真情的。  相似文献   

9.
张金明 《师道》2007,(7):4-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数科任老师都找过男孩的娘,他们在她面前评价男孩的语言几乎如出一辙——“你的娃崽念书没上过心,也不合群。” “有时,言行方面还吊儿郎当的。” “大嫂,你可要抓紧教育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孩子轻视语言环境,见闻不多,阅读面狭窄等原因,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饱受搜肠刮肚之苦。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又表达得合乎规范呢?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用"情"字敲开农村学生习作教学之门。  相似文献   

11.
陈鹄以前对作文没有什么兴趣,每次习作大都是从作文书中转抄或局部“借用”的,以了“差事”而已。近几次作文,我总觉得与以前大不一样。多了些真情实感,少了些牵强附会;生活情趣浓了,“南腔南凋”少了。  相似文献   

12.
张世清 《宁夏教育》2005,(10):64-64
已30年的教龄了,校园内、讲台上都没留下什么痕迹,并且所教过的孩子忘了一千二净,没有任何影响,但惟独代上学前班所发生的两件事,在我教学生涯中,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dui”是“師”字的初,是借“堆”字象形字的“dui”表师义的假借字。“币”字倒的“币”表师义的。后来“dui”和“币”两个同义字合成“師”字。dui、币、師同义,都是军队的师旅的“师”。  相似文献   

14.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相似文献   

15.
16.
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我”“真”“美”是本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中总结出的三字“经”。“我”字体现的是以我为主体的写作理念;“真”的情感是写作的动力;“美”的语言则彰显出个性。  相似文献   

17.
藏福于心     
幼时,每近年关,父亲总要给人写春联。写得最多的便是“福”,福寿双全,福星高照……十分显眼,不觉记在心中。有一次,祖父笑着要我写,我一口气写了十几个“福”字,拿着到处贴,灶台上、米缸上、书桌上……为了让人满眼见福,甚至连猪圈鸡窝也贴得红彤彤的。在我那时的意识里,福和喜一样,代表好的意思。我想,人要福,动物也是要福的。  相似文献   

18.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却并不知晓。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