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锋  张佑兵 《上海教育》2006,(12A):24-25
听说有个专门介绍竹子的特色网站小有名气。打开这个由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师生共同创建的“汇竹化园”网站,百竹林、汇竹园、听竹堂、新竹社、紫竹馆……顿时就让人有种徜徉竹海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6):F0003-F0003
宜兴市太华小学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竹海之乡”太华镇。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围绕“竹文化”特色,精心营造育人环境:高大挺拔的校训石、古朴典雅的“竹文化”长廊、匠心独具的“汇竹园”、精致的“竹娃俱乐部”、富有内涵的“竹之七德”文化墙;依托德育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竹资源非常丰富,是苏南地区重要的竹产业基地。宜兴市太华小学依托地域资源,创设"竹文化"特色学校文化。校园中"竹文化长廊"、"汇竹园"、"竹艺吧"、"竹之七德文化墙"等诸多竹文化景观美观古朴,别具一格;竹娃俱乐部、竹文化校本课程、竹文化艺术节……太小的少先队员们在文化浸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秉承"亮节向上"的校训,快乐成长——"小小竹子节节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地处苏浙皖交界的竹海之乡,得太华山之灵气。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竹文化乡土资源,着意文化育人的理念,以校训"亮节向上"为学校精神的核心,从多方面入手,打造竹文化特色学校。首先,围绕竹文化特色,精心营造育人环境:高大挺拔的校训石、美丽典雅的竹文化长廊、风情万种的汇竹园、匠心独运的竹艺吧、内涵隽永的"竹之七德墙"……一步一景,景景育人。其次,以"善扶  相似文献   

5.
Macromedia中国授权认证培训管理中心(汇智协同)《电脑报》《课堂内外》青少年IT培训中心联合主办超级闪客、专业网站设计师函授培训班你想学到原汁原味的网站设计吗?你想提高你的网页设计制作水平吗?Macromedia中国授市又认证培训管理中心(汇智协同)、《电脑报》《课堂内外》青少年IT培训中心特联合举办Macromedia Web Designer专业网站设计师函授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有个画家叫郑板桥,他画的竹子很有名。一次,他给别人说起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许多同学有个误解,以为作文要求写真实,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其实,写进文章中的人和…  相似文献   

7.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8.
画竹     
郑板桥题画竹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是郑板桥总结的画竹经验。他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叙述了从观察生活、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完整创作过程,极有见地。画竹  相似文献   

9.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竹”这个独创性的命题更是他“趣在法外”、突破成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竹与古代文化结有不解之缘。早在人类蒙昧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曾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宋代以来,文人雅士就将竹与梅、兰、菊一起尊称为“四君子”,又与松、梅一起合称“岁寒三友”。人们爱竹,不少精练生动的成语也同竹紧密相联。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可比作“青梅竹马”;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  相似文献   

12.
美食小当家 创业项目:莉齐玛丽美食汇 创业年龄:11岁 莉齐·玛丽·莱克尼斯是本榜上最年轻的女企业家,她运营着一家名叫“莉齐玛丽美食汇”(Lizzie Marie Cuisine)的网站,主要为网友提供一些做饭小贴士、产品评论和菜谱。莉齐6岁就开始了她的企业家生涯,小小年纪就开始在农贸市场上卖自家做的面包和饼干,用赚来的钱支付马术课的学费。  相似文献   

13.
姑苏的竹     
<正>古人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是姑苏这座水乡古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滋养出吴文化雅不废俗的特点。园中栽竹,文人咏竹,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处处与竹“结缘”。论苏州园林之竹,当从沧浪亭开始。沧浪亭自宋代苏舜钦筑园以来便以修竹为盛,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栽竹最早、竹的品种最多的一座。苏舜钦所写的《沧浪亭记》中,既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之言,亦有“澄川翠干,  相似文献   

14.
闲谈竹子     
<正>假期无聊,窗前闲坐,又瞥见那一隅翠竹。剑指云霄,摇曳随风。中国画里,窗、竹、月、风,仿佛总是搭配在一起的,正所谓晓风残月、绿竹幽窗。白居易写过“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的《玩松竹》,一连写了两首仍不畅快,又作《竹窗》诗,云“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文人爱竹,自古盛行,有了竹的陪衬,仿佛大俗也能大雅起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山水诗,肇始于《诗经》、《楚辞》中的只言片语,成熟于晋宋之际的谢灵运,而集大成于盛唐的王孟,以后又有所发展。在这条万汇毕集的山水诗流中,儒唐的王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苏东坡竹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便是对王维山水诗最精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魏宁 《四川教育》2020,(6):18-19
近年来,长宁县幼儿园充分发掘和利用竹资源,创造性地研发竹玩具,创设独具特色的竹环境,推广生活化、游戏化的“竹课程”,走出了一条竹乡特色的幼儿教育之路。一、“竹课程”的开发目标。幼儿园通过“竹课程”开发,培养幼儿对竹的兴趣,引导幼儿领悟竹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竹”的精神品格,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1693年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他是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作“板桥郑燮”的字样,所以人们就称他为郑板桥。郑板桥爱竹,他称竹“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因此,他一生痴竹迷竹,对竹作诗,移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在郑板桥的眼中,竹子一枝一叶总关情,因而他的笔端留下了许多关于竹的佳作佳话。以至于人们一提到郑板桥就想到竹,一说起竹就自然要想到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多画兰、竹、石。他以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常青,石万古不败,这正与他倔强不驯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常用字辨正     
常用字辨正李乐毅原是“竹”字。《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甲骨文未见;金文见于“中山王圆壶”等铜器铭文。“竹”字用作偏旁,被称为“竹字头”。注意,无论是“竹”字还是“竹字头”,楷书的第二、五笔都是横画而不是点。含有“竹字头”的汉字...  相似文献   

19.
蒋依宝 《湖南教育》2000,(15):50-51
众所周知 ,郑板桥画竹经历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对创作对象的意象积累 ;“胸中之竹”是将积累的意象重新组合、内化于心 ,做到胸有成竹 ;“手中之竹”是画家创造性思维的物化 ,注意形似 ,力求神似。这是画家成功的诀窍。笔者认为 ,小学生要学好几何初步知识 ,也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教师要从中设法引导 ,促成学生从“眼中之竹”过渡到“手中之竹”。一、帮助学生丰富“眼中之竹”学生的“眼中之竹”指的是空间观念 ,它是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及它们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  相似文献   

20.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