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书籍装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的"过度设计"问题.文章阐述了书籍装帧中"过度设计"的概念、危害和体现;继而分析了导致书籍装帧中"过度设计"成因--设计师主观表现,并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设计师做好与书内容的沟通工作;树立服务于读者和人性化设计的思想;设计师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倡导一种"朴素的中和之美",并将这一传统文化思想贯穿入书籍装帧设计中,即顺物自然,反对过多的雕凿和修饰.  相似文献   

2.
李渭是明朝贵州著名理学家,阳明心学的贵州传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直接影响,使李渭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大致可表述为:"必为圣人"的人格观,追求"中和"的宇宙观,倡导"为仁"的政治观,着力"躬行"的治学观。其中,以"躬行"为核心的治学思想尤为重要,是其理学思想的灵魂与精髓。  相似文献   

3.
傅安洲  阮一帆 《教育》2012,(20):60-61
德国政治修养观,可溯源于德意志古典大学修养观,对当代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具有奠基意义,成为其理论基础。政治修养观是在继承和汲取了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的思想精华,发扬了新人文主义的人性与民主观念,吸收借鉴了美国政治文化与公民教育理论,并在深刻反思魏玛与纳粹  相似文献   

4.
<正> “中和”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具有和谐、适度、适中、节制等种种含义。作为一种观念或思想,它在中西方哲学思想中都存在过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是人类认识史上一笔极为可贵的思想遗产。因此,探研古代的中和观,对于我们科学地评价和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古希腊的中和观作粗略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5.
正义观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主题,按照柏拉图正义观思想所追求的正义观是一种社会秩序观,其中包括个人内心秩序的平衡和城邦等级秩序。《理想国》中的正义观与柏拉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柏拉图的正义观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发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多元智能的实施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之身体观体现为由个体修养向道德政治的进展,汉儒则须以现实存在的专制政体作为思考身体的前提。以《春秋繁露》为例,董仲舒从三个方面构建其身体观:与天命相关的圣王身体观、以气化和谐为宗旨的中和养生观以及以度爵而制服为原则的服制观,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汉儒在专制政体下对身体政治性维度之发现,并由此构成儒家思想中一种相当重要的传统,即关于身体的政治想象。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探究等核心知识,承载着发展学生元素观、变化观等学科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功能。二、教学思想与创新点本课例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功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大情境、大主题,吻合“素养为本”教学倡导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化学视角研究“碳达峰、  相似文献   

9.
政治修养观是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在政治教育中的体现,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思想理论。政治修养观汲取了德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历史反思基础上自我重建的结果,体现出深刻的人本思想、主体性思想、价值论思想和方法论思想。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道家与儒、墨、佛教和谐观的比较研究中,着重阐述了道家和谐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认为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与道德和谐辩证统一的和谐观.墨家的和谐思想是以"兼爱"为中心、倡导社会平等的和谐观.佛教和谐观是一种陶冶心性、倡导众生平等的和平和谐理论.道家的和谐观则是一种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和气生物"的"自然和谐"观.道家的"自然和谐"价值观对于消除现代社会的精神疾病、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清净优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不被滥肆开发是有积极作用的.它无论对于个人安身立命、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建功立业、治理国家等都将发挥其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美感教育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结合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一种大美育观,是无产阶级美育观,它所倡导的美育,不仅看到了美育与人的本性的关系,而且看到了美育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它重视历史和社会生活对人的美育作用,重视生产劳动在美感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美感教育的人民性问题,它既是美感的教育,也是综合性的教育。实践越来越证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依然具有真理性、现实感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和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和独特智慧,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执两用中、权变执中、至德与心平气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和观在当代对人们正确地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指出张学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一位密切关注青年成长并推动时代发展的伟大思想家。青年观是张学良爱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分析阐述了张学良的青年价值观、青年教育观、青年人才观、青年人格修养观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并指明研究张学良青年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科学成才观、实践观、就业观、创业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思想基础,必须进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堂,要整合高校、家庭、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等各种社会资源,创新其教育教学内容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各种教育流派在观点与主张上难免存在对立与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中和”教育思想,兼听则明。“中和”思想既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的中国化主张,更是教育的艺术性的体现。中和教育思想能使教育者的心灵更加开放,“执其两端,允执厥中”。中和教育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合乎情,中和教育需要教师怀有美好之情、自觉反思之情、生命意义之情,其情应“发而皆中节”;二是合乎理,中和教育倡导教育者的言行合乎价值理性,注重对教育终极目标“真善美”的追寻;三是合乎法,中和教育倡导教育必须顺乎儿童之法、教育之法、自由之法,基于儿童视角,立足儿童本位,站稳儿童立场。中和教育实现的关键在于帮助教师成为一名“明智”的教育者。“明智”的教师拥有以善致善的方法,引导学生通往幸福之路;拥有生成的智慧和能力,以“非对象性”的眼光进入学生的当下与未来可能的生活;能切己体察,反思自身教育实践的合情性、合理性、合法性,生成教育机智,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6.
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针对大学新生所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干,把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针对性和思维性。在教材的内容上通俗易懂,与当前社会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也融合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话题式"教学法,可以是一个问题,可以是一种现象,还可以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研究人的本真存在,进而解释一般性存在的意义和形式的学说,其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教育思想无疑对现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本质观、目的观、教学观、方法论进行剖析,旨在揭示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为现代体育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不同事物间的协和一体;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庸之道是取得事物间的平衡、均衡发展的途径。引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教育整体观、以礼育人观、人才差异观、中和教育观、以制立人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学习应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控制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物质观、元素观、价态观、微粒观的进阶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自主学习、教师提问点评等活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相似文献   

20.
“修养课”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主渠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修养课”教学的灵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是检验“修养课”教学效果的标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修养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坚持与时俱进是搞好“修养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