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与澳门两地的华语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它们的共同的词语被称之为“港澳词语”,其构成主要包括:港澳共同区域词语、港澳共同外语借词和港澳共同粤语词语。但是香港与澳门之间却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源流,这就使得港澳之间存在着词语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香港分区特有词语”与“澳门分区特有词语”,其类别包括:两区不同的外语借词、两区不同的粤语词语。“港澳词语”是全球华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普通话曾经吸取了不少“港台词语”,其中大部分是“港澳词语”。  相似文献   

2.
异形词的“同义”必须具备五个条件,即都是普通话词语、都是书面语词语、都是并存并用词语、都是同音词语、都是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与同义词的“同义”有别,异形词的“同义”指同义项,同义项的词义完全相同。全等关系的“同义”,其内部的理据有差异,只是没有造成包括理性义、色彩义、语法义等词语意义的不同;包孕、交叉关系的“同义”,其概念意义有差别,只是不影响词语核心的意义。全等异形词“在任何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包孕、交叉异形词,只有在表示“重合”的义项时才可以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和“才”的使用频率很高,二者同属副词,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二者也存在差异。我们发现——二者前后词语词性的不同是造成句子意义不同的重要原因,我们从分析二者前后词语词性的不同,继而分析句子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明显表现为词语先行,中国作家往往是先通过词语了解某种科技产品和相关知识,这种知识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很多作家是依托词语建构自己的科幻世界。其表征有两个方面,首先,很多科幻作家是沿着词语展开科幻想象,从词语中获得灵感,科幻想象或体现在创造新的科技词汇上,或体现在对科技词汇的解释中。其次,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还有词语“能指”与“所指”的分离,中国作家缺少直接经验,他们更多地依据中国经验填补“所指”的空缺,这种想象生活的方式也决定了中西科幻小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化中,客观世界的“狗”都是相同的,但是“狗”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从而造成了“狗”词语的不同文化修辞价值。从各种语言文化的视角讨论“狗”词语的文化修辞价值,并探究其缘由,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英语翻译要求高,也比较难。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其中“信”最为重要,是一条基本原则。中西文化差异很大、英汉词语相同相近的晃少数,差异大的却是多数。翻译词语应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8.
根据符号语义学理论,词语的语义涵盖了多个层次的意义。其中概念意义是词语的核心意义,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语用意义是附加在词语概念意义上的意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意义,反映了语言使用者所属的文化特征。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语用意义或有对应,或有不同。汉语“秋”和英语“autumn”的语用联想意义就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认真关注张弓先生关于“寻常词语艺术化”论述中概念与概念、概念与例句的矛盾,概要分析三十多年来该课题研究步履艰难的原因,并指出后学们的拓展已偏离了命题的核心-“艺术化”。“寻常词语艺术化”应该是与修辞方式(辞格)并行的修辞手段,二在“取得艺术效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而前利用词语的常义、常用搭配取得艺术效果,具有个性化特点,又与后词语运用的变异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差异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佛经文献《贤愚经》中的“颜色”“妻子”等这类古今常用意义上差异很大,古代时充当的是一个词组而今天凝固成了一个不可分的合成词的词语进行分析,阐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类变化,借助辞书等寻找本词语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尽管有非常丰富的材料,却不能用准确的词语将这些材料表达出来,使写出来的文章显得干瘪,不吸引人。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积累词语。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如果一篇文章缺少鲜活的词语,就会毫无生机。因此,词语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词语积累越多,那么,你笔下所表达的内容就越生动。如,我们要表达“哭”的意思,老是写“痛哭”、“大哭”是不够的。表达“哭”的词语有很多,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有“嚎哭”、“抽泣”、“啜泣”、“嚎啕大哭”、“失声痛苦”、“抱头痛哭”、“痛哭流涕”、“哭声震天”、“泣不成声”、“热…  相似文献   

12.
季科平 《福建教育》2009,(12):32-33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词语盘点”从四年级开始露面,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对本组课文的词语进行集中的回顾。“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何祥义 《学语文》2006,(5):41-41
“浑言”和“析言”是解释文言词语同义词词义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辨析该类词语的重要手段。浑言,即所谓概其略同,解释同义词词义间的一致;反之,同中求异,辨析同义词词义间的细微差异,则是析言。  相似文献   

14.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词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语言运用中,正确地选择词语是很重要的一环。 历年的高考,都十分注意对考生的词汇积累和使用的考查。在1994年新修订的高考大纲《语文科说明》总共31个条目中,涉及到词语运用的竟达16条之多。其中,“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能够辨析不通顺的句子,并加以改正”、“能够做到语言规范:清晰、连贯”、“能够根据表达的方式、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得体”、“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语言规范、连贯、得体”等几项,对考生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并且贯穿于整个考查系统(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从第七册教材开始,重点词语不再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本组精读课文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重要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关于重要词语的考查,往往不是考查词语本身的含义,而是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因此,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重要原则。那么,如何结合语境理解现代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相似文献   

19.
所谓“白”类词语是指包括“白”在内的以“白”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白”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白”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20.
黄赛琴 《教师》2015,(9):31-32
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先得让词语教学变得精彩起来.本文从朗读品味,让词语“现”出来;联系生活,让词语“实”起来;换词比较,让词语“神”起来;运用表达,让词语“化”下来这四个方面对中高年级词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