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从宋时起即有“分人本”和“分类本”两大版本系统流传。安石原本及是选初刻——元符戊寅杨蟠刻本,应该皆是“分人本”。杨刻后“分人本”的流传情况如下:南宋初年抚州重刻本源于杨蟠刻本,今存卷一至九。乾道己丑倪仲傅刻本源于抚州重刻本,今已不存。康熙庚辰,宋荦从徐乾学处借得宋椠残帙八卷,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相似文献   

2.
在"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李壁《王荆公诗注》晚出而博采众家之长。"宋人注宋诗"的一大特点,是寓诗学批评、研究于注释之中。李壁本人擅长诗文创作,在注释中,除详引王诗的典故出处之外,还寓研究于注释之中,发挥艺术理解力,对王诗创作中的句法、字法、章法、用典、对偶、立意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王诗审美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发展的目的都在于运用。《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晚清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所触接的范围,决不仅限于塑造一系列栩栩如生,撼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而是触接到那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论理道德、哲学、法律、医学等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其功力圈可以确定为众多的横向面。对“红学”的研究,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四项基本原则下,才能使“红学”的研  相似文献   

4.
历史题材的作品,关键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本文从梁启超对《桃花扇》的一个批注谈起,以《桃花扇》中的人物史可法的结局为例,阐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历史事实的“点染”,做到了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与《时务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报》,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如下贡献:(一)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二)提出“耳目喉舌”论,揭示报刊的多方面功能;(三)创造“时务文体”,开启一代文风;(四)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全面系统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改革主张,为中国思想宝库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近日读到一本好书,书名叫做<作文大革命>(福建文艺音像出版社).说是好书,倒不在"大革命"三字,而在于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策划,是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现了十位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与学生、教师有关写作问题的对话,并且有现场作文和点评.下面这组文章,算是该书的一个引读吧.  相似文献   

7.
鲁彦(1901—1943)原名王衡,浙江省镇海县杨家桥人.“五四”时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翻译家.《听潮》写于一九三四年,收在鲁彦的散文集《驴子和骡子·听闻的故事》中.这篇散文主要描述了大海幽静、神秘的景色和澎湃激昂的海潮声.作者通过对大海的热情赞美,反映了他对光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1997年 1 0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董方奎教授撰写的 2 3万字的评传《旷世奇才梁启超》,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承蒙作者寄赠该书 ,我得以拜读 ,掩卷之余 ,可以用八个字评价这本专著 :全面、准确、客观、公正。从这本书中所能体现的不单是研究梁启超领域的重大突破 ,而且体现了时代在发展 ,新的观念也在不断形成。这本书的出版 ,从某种程度上说 ,体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梁启超盖棺定论的各种争议 ,也反映了新时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梁启超的可喜进展。正因为如此 ,我很想谈谈读后感 ,对《旷世奇才梁启超》一书作一些粗浅归纳 ,就教于作者…  相似文献   

9.
魏书生同志自觉地献身于教育事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抓住教育的预备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此目的,他敢于顶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歪风,解除陈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几乎在所有国家里都被证实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很难设想,在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度里,会有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经济上的腾飞。教育,要想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关键是搞好自身的改革。从管理体制到教学结构、教学方法,都要改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1.
12.
诗的第一句是说,刘备曾经三次登门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第二句是说诸葛亮忠心耿耿协助刘备开创基业,还扶持刘禅,匡济艰危,做了两朝的忠臣。后两句说诸葛亮统率大军攻打曹魏,没有取胜,最后病死在出师途中。他的死,永远让后代的英雄们热泪洒满衣襟。宋代抗金名将宗泽临死前,曾一再朗诵这两句诗。这当然是因为诗句表达了宏愿未遂  相似文献   

13.
填补空白与文化建构──评张晶著《辽金诗史》雷恩选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不断创新,近年来一批有分量的文学史专著相继问世。这些著述往往打破以往的通史体例,而以断代、分体文学史的形式在某一特定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开掘。倘取一更为高远的学术视点来看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明的源头发生在那里?民间将之定为“盘古”;学术界则有的以为始自黄帝,有的以为始自炎帝,还有的以为始自女娟和伏资…··就是相信文明始自伏合的人,又对伏羲本人产生了诸多的猜测。有人以伏羲是“蛇”,有人以伏我是“葫芦”,有人以伏合为“太阳”,还有人以伏羲为“老虎”,也有人以为伏羲是一个神话,或是传说时代北方或南方某一地区的部落集团的名号,或“仅是知道熟食的渔猎时代的原始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近读朱秉祥先生所著《伏参与中国文化》,顿觉眼界大开,诸多疑团风吹云散,尤其是其独特的理论视点和论证方…  相似文献   

15.
《探春理家》节选自《红楼梦》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荣国府的主管王熙凤因为流产后身体虚亏,王夫人便让她养病,把管理家政大权交给了三姑娘探春和大儿媳李纨,李纨是有名的“菩萨”,根本掌不起舵,只有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秉性刚强,富有才干,所以府内的一应事项皆由她处置决断了。  相似文献   

16.
1902年,20世纪曙光初露之际,梁启超发表了著名论文《新史学》,犹如中国史学近代化正式发动的一声春雷,由此激起波澜壮阔的新史不思潮,其影响远达整个二十世纪。前一个世纪之交,是中国史学从传统向近代演变的重要时期,而梁启超正是这一演进过程中的最关键人物。他在批判传统史学的同时,所提出的一系列的相关主张,已经贯穿着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史学思想。一百年后的今天,重新解读他的《新史学》,对于新世纪中国史不宾发展必定会有所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18.
"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问,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过程和方法。而在对"包罗万象"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转换"时,"作史者"或"读史者"必然会按照自身的需要从历史长河中对"历史"进行个性化和自私化的选择性阅读。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与梁启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在近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序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对他的研究,一向为学界所关注.最近,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李喜所、元青合著的人物传记——《梁启超传》,把该人物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