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上进行,二是在技法课上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  相似文献   

2.
(一)美术欣赏的形式美术欣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专题欣赏、随堂欣赏、现场或实地欣赏等,都是进行美术欣赏的可取形式。1专题欣赏专题欣赏是针对某些作品进行的欣赏。它对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训练对美的感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专题欣赏须全面系统地分析美术作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并且能够在欣赏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发现一切艺术的精微之处,从而有效地使学生受到艺术上的熏陶和思想上的教育。第九册《绘画中的日常生活》,在欣赏《又是一个二分》这一作品时,通过师生先观察画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美的憧憬。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应注意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能够激发审美直觉,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一、通过听觉,诱发学生去想象美、欣赏美语文教学中不少作品文质兼美,教师应该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产生积极心理反应,激…  相似文献   

4.
严利红 《考试周刊》2011,(16):218-218
人类要想创造美,首先要学会欣赏美。美术欣赏是人对创造出来的作品体现出的艺术美的全面审视,是一种情感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其实还是一种再创造,让学生从欣赏中发掘出作品独立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进而陶冶情操,提高爱美、传播美的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与想象,是美术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美术鉴赏课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好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这一关。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去欣赏一幅好画,一件工艺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融入艺术家的思想和为人,让学生在鉴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中职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从视觉体验入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发现事物之美;要从作品赏析入手,在欣赏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评价,感悟作品之美;最后从艺术创作入手,在创作实践中使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7.
刘田英 《教师》2010,(32):107-107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存在于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表现的深刻含义。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教材,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分辨美丑,逐渐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作品的欣赏让他们感悟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8.
刘亚平 《教师》2010,(33):102-102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许多优秀的大师作品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名家之作有着“没见过”“看不懂”的问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相对滞后。因此,本人对大师作品欣赏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思考,一切从“美”开始,引领学生进入名家之作的精彩世界,感受名家之作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存在于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表现的深刻含义.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教材,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分辨美丑,逐渐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作品的欣赏让他们感悟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10.
作品欣赏一直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新课程后,美术鉴赏仍作为主要模块应用在教学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丰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米罗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美术中有着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家,我们通常把他归类为超现实主义画家。  相似文献   

11.
莫烘云 《广西教育》2011,(28):62-62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美术课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欣赏各种作品,体会不同作品的内在意义,在不断的欣赏、总结中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桥梁.文学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文学欣赏的规律指导学生欣赏作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产生感受、进行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实现对学生德、智、美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许多优秀的大师作品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名家之作有着"没见过""看不懂"的问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相对滞后.因此,本人对大师作品欣赏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思考,一切从"美"开始,引领学生进入名家之作的精彩世界,感受名家之作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4.
美无处不在,就看能不能发现、会不会欣赏。少年时代是美术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美术欣赏教学。欣赏教学与绘画、工艺美术教学组成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弄懂怎样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审美思想、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形成对美术…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经典音乐作品中的美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作品中美的感悟是不同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老师要在学生的心灵和作品之间搭一座桥,通过这座桥学生和音乐作品进行交流,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田。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通过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形象的感受、了解、体验来学习音乐家创造美的音乐语言、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美好的音乐塑造美好的心灵,磨练美的性格,使美的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教材欣赏课所选用的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对美的事物和形式的探求和向往,也是人类对美的认识和探求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作品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引起广大学生主动欣赏和评价。欣赏的作品多了,学生慢慢地就会受到影响。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所以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时间一长,欣赏课对学生的美育作用就非常明显,它可以使学生逐步具有一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卢卫林 《考试周刊》2007,(16):73-74
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讲解作品,吸引学生参与欣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本文主要探索如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理解美的同时,自觉地接受新观念,思想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刘丽霞 《考试周刊》2013,(10):31-31
<正>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能力的教育。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定为教学目的之一。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是以品读赏析和体味感受作品为主的形象性与情境性的教学,对作品的欣赏是一种美的认识过程,它始终伴随着对活生生的形象的情感反应及理性思维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对此,笔者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  相似文献   

20.
陈依使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154-156,85
每一件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一本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教科书.也是一本思想教育的教科书。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是对作品及其内在的情感意蕴的鉴赏与体味。我们要在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民族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