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方面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角度揭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以新一届中国男排运动员和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新一届中国男排与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男排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指标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差异上揭示新一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美国队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新的中国男排在人员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男子排球运动员选材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运动员的训练,促进中国男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不同位置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指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主攻队员、副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五项非技术因素指标上的差异性不大,二传队员、自由人和其他位置队员相比在非技术因素指标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选材要根据不同位置队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和技术特征来进行;训练要根据不同位置的技战术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网球运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李娜在澳网和法网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再一次掀起了我国的网球热潮,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网球运动.高校是开展和普及网球运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竞技网球队员的摇篮.河南省曾经培养出了像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5项非技术因素基本参数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木桶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理论,对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中除自由人外的各队主力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等非技术因素与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排名与非技术因素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胜场与除年龄外的非技术因素密切相联。除俄罗斯队外,其他各队不同程度受制于木桶理论与竞技能力非衡补偿效应作用。中国队运动员在身高与网上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体重、克托莱指数方面差距严重。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9支优秀男子排球队共计112名运动员的腰部运动损伤调查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腰部患有各种不同轻重程度的损伤者112人,共计122例次,患病率为115.3%。着重对引起腰部运动损伤的训练学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优秀男排训练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恢复与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从专业技术教学与训练的角度探寻造成损伤的某些因素和规律,以有效减少男排运动员训练时腰部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对2013~2014赛季中国男排联赛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网上高度与2013世界男排联赛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联赛运动员的整体年龄偏小,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身高无显著性差异,但我国2m以上运动员所占比例较低,体重、克托莱指数的差异非常显著,身高与体重的发展不协调;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指标显示我国在网上高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等方法对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男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7.6岁,女子为25.7岁;男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为98.84%,女子为98.56%;男运动员的超水平发挥率为27.5%,女子为20%;男运动员的年龄与发挥率之间呈低度正相关,而女运动员年龄与发挥率之间为低度负相关。男运动员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在5.90m左右,前8名平均成绩在5.75m左右;而女运动员的大赛最好成绩在4.90m左右,前8名平均成绩在4.60m左右。男运动员的起跳高度一般为冠军成绩的92.8%,比赛中冠军一般跳6个高度左右;女子运动员的起跳高度为冠军成绩的85.30%,比赛中冠军一般跳过8个高度左右。男运动员的平均成功率为58.59%,女子运动员为73.65%,女运动员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男排运动员进攻战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速摄影法(DLT法)和录像观察统计方法,对意大利,古巴,巴西男排进攻战术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队普遍采用了扣球成功率较高的4人进攻战术的打法,并且充分发挥了各队的特长,传球队员都能较好地运用跳传技术,加快了全队的进攻节奏,取得了良好的比赛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排比赛12支男排队伍144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结构偏轻;身高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世界强队差距大;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2008年奥运会男子排球比赛获得前四名运动队及中国男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排球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指标的差异分析,旨在从非技术因素上揭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问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借鉴系统理论中从属关系和等级层次关系的原理,运用文献,比较、类比、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建构了现代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并论述了竞技能力模型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位置、年龄及技术上对2007男排世界杯和2011男排世界杯队长的特征进行研究,得出:(1)两届男排世界杯全部参赛队员的平均年龄为26岁,队长的平均年龄为31岁,男排队长的平均年龄比全部队员的平均年龄大5岁。(2)男排主攻、接应二传、二传、副攻位置的队员都能担任队长,但主攻队员最多,可以主攻队员为重点考虑对象。(3)男排队长的选择应首先考虑该队技术能力突出的队员,其次还应考虑技术能力不突出,但性格、领导协调能力、自觉性等非技术能力突出的队员。建议:第一,男排球队长重点考虑31岁左右的队员;第二,首先考虑排球技术能力突出的主攻队员,其次,考虑技术能力突出的其他位置队员;再次,考虑技术能力不突出,但性格、领导协调能力、自觉性等其他非技术能力突出的队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以我国女排现阶段竞技水平发展为研究主题,分析得出制约我国女排竞技能力下降的非技术因素有:人才基础薄弱;全运“金牌论”;基层排球教练收入低;排球市场萎靡;频繁换帅。针对影响我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提出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中国队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参加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的中国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网上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现役中国队运动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网上高度达到世界一流强队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中国队运动员比较,除身高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副攻和二传运动员除身高外,各非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传运动员差距更大;接应位置后继无人,自由人肌力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5年第一届青运会女子排球U19比赛的12支队伍142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手指间距等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明晰我国女排后备人才的现状,为今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选材、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和2007年世界杯前三名女排队伍的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等非技术因素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女排队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身高指标与其他强队相差不大,但在体重指标上中国女排存在一定差距;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上已达到世界强队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男排甲级队运动员气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队、湖北队、山东队、河北伙等男排甲级队33名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其气质类型以多血质居首,粘液质其次。从运动员所处的位置看,主攻位置多血质者最多,占63.6%;副攻位置以粘液质和多血质者占多数,分别占50%和33.3%;二传位置以粘液质者为主,占50%。  相似文献   

20.
男排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维·尼·普希金三个筹码方法,以体育系排球专项学生、大学业余排球队员、少体校排球队员为实验组,体育系学生、大学生业余队、少体校田径运动员与师范院校文理科学生为对照组,对其操作步数和时数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两组差异,以及男排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特点,为男排运动员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