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因其具有史学性质,要直接为当前现实服务是有违它的学术本性。但又必须紧贴现实,关注现代文学与当前精神文明的建设;虽不能直接为政治服务,但政治意识是其“最高最后之意境所在”,故不能疏离政治,“缺失”思想;学术研究需要大家的关注,必要的协作。而“私人化”则更具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历史研究由现实的兴趣引起,是按现实的兴趣来理解和思考的,现实是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立足于过去,面对的却是现实和未来。面对现实是史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让史学研究为人类进步文化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读史无用论”曾盛极一时,但笔不敢苟同,笔认为,研究历史也有目的,目的是将过去的真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以今人的口气去说,就是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读史,既要启其心智,又能学以致用,这才是史学研究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学历史系吴继德副教授主编的《当代世界史》一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人们谈论史学面临“危机”,走入“低谷一之时,该书颇受欢迎,究其原因,我以为在于作者把历史研究与现实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史学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努力。编写当代世界史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反映当代的新特征:二是要体现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如不能  相似文献   

6.
西方史学界倡导“问题史学”多年,影响深远。王加丰教授在《试论年鉴派的“问题史学”》中是这样介绍的:“‘问题史学’是一种以‘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把科学性与有用性相结合的历史学。‘有用性’主要指的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研究历史,通过历史研究解答现实问题或提供借鉴和思考材料,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需要。‘科学性’主要指的是历史著作应该完全基于历史事实而写成;历史观要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史学的社会功能涉及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是关于史学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都在于它的现实社会功能。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历史对现实政治的作用,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式,所以古代史学的地位比较高。当代中国一度由于政治的原因,史学也被提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而今天,却出现了史学的学术地位下降的形势,就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从重新认识史学的社会功能入手提出一孔之见以供大家批评。 首先,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借鉴功能必须重新认识。 中国古代的许多政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是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历史学家是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中的特殊成份。澄清二者之关系,可促进我们的历史研究,可开阔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吴晗是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他的代表作曾多次改写,由抗战时讽喻时政的通俗读物《由僧钵到皇权》发展为新中国的学术性史学名著《朱元璋传》,在明史研究以及中国政治史、史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朱元璋传》的写作和修改,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影射史学不能真正起到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粗疏之风是史学研究之大忌。  相似文献   

10.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历史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研究日趋繁荣,研究气氛日益活跃,研究领域日渐拓宽。形势是喜人的,成就是令人鼓舞的。但也毋庸讳言,史学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长期以来存在的史学研究的社会效益偏低的问题,仍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它影响了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与改革的现实相比,显得不谐调。提高史学研究的社会效益,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史学理论的理论价值并不只是表现在它对史学研究的实际指导上,而在深层意义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它对历史研究的可能性的深入思考上。史学理论的存在只是要保障历史学的自由,而不是要取消历史学的权利。长期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存在许多弊端,鉴于此,新史学理论的建构不能掺入任何非史学的因素。史学理论之于史学,始终意味着自由,历史冰学在理论上不应有禁区。新史学理论的建构必须首先以解构清谈主义的史学理论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政治与史学恒相依相赖,互为利用,政治为历史编撰和史学研究提供动力和保障,史学则为政治欢呼,论证,鼓噪,政治刮什么风,史学就下什么雨,唐前五代史是唐朝初年官方组织编撰的正史,它因政治而作,倚政治而成,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色彩,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史学与政治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是一门史学因素较强的学科,它与地方史关系密切,但二者又在研究目的、内容、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史、志混淆,不仅影响人们的科研、教育、修志工作,也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方社会的发展规律,决不能把地方志写成地方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者,李大钊的研究兴趣甚广,成果亦不少,尤以历史学为最。以往,有一些文章评述过李大钊在历史学方面的贡献,写得都很好。最近,我又重读李大钊的《史学要论》,觉得书中有些观点,并未引起后人注意。本文拟对这些观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什么是历史?这是《史学要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李大钊认为,不能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历史纪  相似文献   

15.
"文史不分家"之说延续千年,足见"文"与"史"关系的密切,二者可谓水乳难分。但是文学更侧重于写作手法的探究,侧重追求作品的文学价值;史学则更多的是侧重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及其作品体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授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历史课中的文学资料读出它的历史味道,更应该把相关的文学作品引进课堂,培...  相似文献   

16.
傅斯年先生在1920年提出“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他主张研究历史要动手动脚找材料,历史学要进步须扩展史料范围,采用新工具,这无疑对史学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他又认为对史料的处理只须“把材料整理好”,“事实自然明了”,“反对疏通”,并说史学只是纯粹的学术,“没有一般的用处”。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史料只是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而现实功能才是历史学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探讨越来越深入地谈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如何发挥史学功能的问题。大家较一致地认识到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增长智慧和才能,提高文化素养,培养道德情操,总结历史经验,阐发历史规律。它是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所赋于历史科学的任务。同时,人们也充分意识到史学功能的作用又要通过大量基础的、普及的教育来显示,特别是对亿万青少年的历史教育来实现。所以,史学的社会功能要通过历史教育这一中介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史学发展处于低谷的社会原因与学科本身的原因,指出我国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史学的口号:“立足时代,关注现实,服务大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史学。”最后,就历史教育中的问题与出路,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中联系现实,是有必要的。历史学科的特点规定了这一特殊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可以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联系现实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为一定教学目的服务,但它不等于教学目的,也不能代替教学目的,两者是不能混同起来的。既然历史课联系现实是为历史教育、教养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之一,那么,就教育目的说,它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之一,即是通过联系现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批判有关的错误思想意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就教养目的说,通过联系现实,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阐明问题的本质,正确地认识现实,从历史与现实间的內在联系上,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加深并巩固历史知识。正如心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泽民多次发表有关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的思想,身体力行促进史学的发展。这些活动和思想对当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要在全球化视野下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并构建具备较强理论影响力和学术阐释力的分析框架和解释范式,而且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态和现实模式,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这两项任务是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当代史学,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在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形成深具中国民族特色而又为国际史坛所认可的基本特征和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