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婷 《视听》2023,(3):40-43
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撼动了经典电影理论中的形式主义。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中有两个基本命题,一是电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保持一致,二是电影发明的主要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的现实神话。巴赞以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原点,以真实观为基础,以电影发展史为线索,对电影语言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发展了现实主义美学观念。巴赞的真实美学观对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仲峥 《视听》2021,(3):108-109
巴赞(Bazin)对宽银幕电影的思考根植于他的现实主义美学体系.他指出这本质上其实是段落镜头与蒙太奇镜头的美学之争.本文以维斯康蒂(Visconti)的影片为例,说明其如何利用宽银幕技术逐步实现巴赞所谓的审美化现实主义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葛优瘫"表情包的走红,"丧文化"逐渐成为2017年的热词。随后,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引发了丧文化群体的强烈共鸣,成为青年群体中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这种风格是通过"拼贴"和"同构"的手法,运用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达到了对现实社会中困境的想象性解决,是青年人对挫败的自嘲,是对"心灵鸡汤"的温和抵抗,他们以此达到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虽然是以功能主义为主导范式的,但自1950年代以来也发展出了另一种建构主义取向的新范式.本文对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这种建构论取向从核心命题、理论脉络、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成放 《新闻实践》2011,(1):26-28
人民日报原总编、著名报人范敬宜80岁不到就突然走了。天妒英才,令人愕然,叹息不已。追悼会上悬挂的一幅挽联:“先忧后乐采编评凝心香一瓣哀社稷骤失大笔;掖幼领新诗书画继翰墨三绝恸江山长忆斯人”,是对他新闻人生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6.
学界围绕“报纸消亡论”的争辩持续了十余年,然而对这个争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依然缺乏共识,这使得这场争论变得各说各话,停留在低水平的是非争辩上.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新闻学科理论的匮乏和批判素养的不足,因此,当前我国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唯如此,才能使“新闻有学”.  相似文献   

7.
夏诗媛 《今传媒》2022,(7):99-101
“沉默三部曲”是著名希腊导演西奥·安哲洛普罗斯(以下简称为安哲)的影视作品,包括《塞瑟岛之旅》、《养蜂人》以及《雾中风景》。本文在“电影作者论”视阈下,对“沉默三部曲”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在沉闷的长镜头,充满诗意而又现实的画面、黑白灰的基调色等视听形式中,其隐喻化的表达带有浓烈的作者印记。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5):42-46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作为当代伊朗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其独特的写实风格越来越受到世界影坛的瞩目,其电影的写实风格主要表现在:1.在镜像话语上,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2.在叙事结构上,倾向于故事的叙事非因果化、故事的情节生活化、故事的结局开放化;3.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让演员表现生活中的自己,形成了原生态、客观再现的表演风格。阿巴斯这样的导演艺术,直接影响了他的电影形态,形成了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城市形象"的定义,构面等进行界定,并将"城市形象"区分为"实体城市形象一与"虚拟城市形象"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媒体再现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形象的媒体传播和再现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将城市形象之媒体建构解释为一种由不同历史力量共同交互作用而构筑的"想像地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来说,我国的电影事业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电影评论日渐失语。电影评论的相关性活动很难开展,队伍也难以进行集中。本文就当下电影评论的迷失以及建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存在主题武器的暴力电影中,不论导演是先选择武器再确定电影风格,还是先确定影片风格再选择武器,毋庸置疑的是主题武器与电影风格已经产生密切的联系。剑与诗意柔美的武侠电影的搭配,大刀与阳刚凌厉的武侠电影的搭配,枪战与壮烈震撼的商业电影的搭配,电锯、锤子与惊悚、冷酷的黑色电影的搭配,主题武器与电影风格的搭配基本已经形成定型的模式,建构了受众的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2.
石奉龙 《大观周刊》2012,(19):279-280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关注程度日益突显。一个知名品牌节目,必定需要一个与之风格相符合的主持人。因为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肉体与灵魂的脱离必然会使整个节目看起来了无生气,只有节目风格和主持人的风格互相适应,相互映衬,节目才有可能成功,才会具有吸引观众的生气。本文意在探讨节目风格与主持人风格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可以相携共生,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杜炯熠 《今传媒》2016,(10):95-96
泛娱乐时代,以动作片当家的好莱坞,向来不缺乏独当一面的动作片导演:拍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詹姆斯·卡梅隆,以《指环王》系列一炮打响的新西兰导演彼特·杰克逊,和来自香港的导演吴宇森……而说起美国动作片的票房贡献,迈克尔·贝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以近乎奇观化的影像风格在好莱坞独树一帜,本文就他电影的影像展开探讨,试图分析出奇观化影像的成因以及发展的同时,对其影像风格的特征予以发掘。  相似文献   

15.
李蕊 《现代传播》2019,(12):109-111
安德烈·巴赞电影理论的"作者策略",长期以来存在着"消极作者论"的误读。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存在论》中曾提出"拒绝人的介入"的说法,被认为是一种主张电影作者零介入的"消极作者论",这实际上是他早期文化评论阶段的观点。安德烈·巴赞的新现实主义美学主张"隐去作者",同时强调创作主体的"选择作用"和"个人视野",追求独特的审美处理方式,它包含着对创作主体的创造性作用的高度认可。安德烈·巴赞在后期发展出了独立的"作者策略",这一"作者策略"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它主张在发掘电影导演的个性和天赋的同时,从作品出发对电影做出合乎美学原则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电影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除了具有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创作现状与电影作品的分析,对20年来黑龙江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出20年来黑龙江电影发展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圈、共同语言、民族国家、地方性等不同意义上的多元文化已经通过电影文本、电影生产与传播等形成了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建构既具有权利差异又在诉求平等交流的秩序关系。在这种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电影文化虽然通过大片战略、跨文化合作等方式参与其中,但中国电影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电影文化作为多元文化格局中建构者的主体轮廓和主导诉求依然模糊。中国电影文化应从全球电影文化多元格局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建构战略,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多元文化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电影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除了具有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创作现状与电影作品的分析.对20年来黑龙江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出20年来黑龙江电影发展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9.
理性看待电视节目随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嬗变和市场的需求所发生的变化,认真分析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节目设计形成过程,探寻对节目主持人行为的诉求与作用,重新定位电视娱乐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电视节目和主持人品牌意识,构筑新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个性风格,形成既有文化品位又符合大众欣赏水平、雅俗共赏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0.
夏冰 《新闻界》2023,(10):74-86
清朝末期,中国新闻界风气日下,为建构和维持行业文化合法性,部分商业性报馆最早提出了基于传统士儒伦理的职业美德观,在商办报业内特殊的互动形式——“道德战”中,职业活动被“类型化”,“报纸体例”被建构为中国近代新闻界最早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初始形态,部分报馆通过制定馆内章程对职业道德进行制度化建设。各种条件诸如媒介环境、报纸性质、主要矛盾等,都在互动中形成合力,推动了近代新闻界职业道德建设与实践的“自然”发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