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比较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外化为语言则表现为众多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确定相同点的比较思维外化而成的语言表达技巧有:正衬、比喻、象征、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等;确定不同点的比较思维外化而成的语言表达技巧有:反衬、对比、欲扬先抑、以动衬静等。这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或表达物与物进行比较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对比、分析、综合,而后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的逻辑思维过程。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方法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我们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外乎是借助于比较的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概念比较,揭示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  相似文献   

3.
客观世界中 ,事物本质属性之间存在某种共同之处的比比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将这种相同之处进行比较 ,从已知的一事物的存在和属性 ,推论出另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属性 ,这就是类比推理。其中已知的事物称为类比物 ,被研究的事物称为目标物。类比推理在人们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 :“我珍爱类比胜过一切 ,它是我可信赖的主人 ,它了解自然的所有秘密。”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了解一个新现象、研究一个新事物时 ,总是习惯与一个已知事物进行类比。因此 ,政治课教学从这一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为了说明相对静止在人们认识事物中有重要的作用,教材通过这样一个"相关链接"进行例证: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而走向了诡辩论。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相似文献   

5.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认知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中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苏轼在散文的语言上提倡意尽言止,主张"辞达"。要做到"辞达",苏轼认为有两个阶段:一是"求物之妙"要"使是事了然于心"的阶段,即认识事物事理并能牢记于心上;二是"了然于口与手"的阶段,即用语言文字把自己心中对事物事理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而成文章。这样,才是真正的"辞达"。可见,苏轼的"辞达"论已赋予了孔子"辞达"说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低年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年龄较小,但他们对新事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写的冲动,就要调动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也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原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学生就像一只刚刚学习飞翔的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是一种长期流传的固定语句。它是人民群众在观察、认识和掌握事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产物。它们有的能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有的能给人警示,有的显示出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标准一再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识是立意之本,取神之源。学生认识的来源,一是通过家长、老师的指导,同社会人、事、物的接触影响,逐渐对世界上一切事物有所认识;一是从书本上学会了认识事物的知识与方法,从而对事物有了认识。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只注意强调从现实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没有或者没很好重视从书本上的文章中,教给学生学会作者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从而写成文  相似文献   

14.
蓝寿军 《语文天地》2008,(11):53-55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目标"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愿写、乐写是低阶段写作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如何引导孩子把在绘画中"讲述"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  相似文献   

18.
<正>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常见的、美丽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平凡的事物进行描述,化繁难为简单,化普通为神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和理解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说:"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一、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单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欠缺、人  相似文献   

19.
杨道宇 《教育科学》2012,28(4):21-25
"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之间的"表现"与"被表现"关系决定了书本知识的根本使命在于尽可能完好地再现"事物本身",决定了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事物本身"。对于师生来说,"事物本身"首先意味着要学习的"事本身",其次才意味着"物本身":学习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为了做事,通过做事,学会做事的过程,而识"物"则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理解的任务,师生应将自己的主观努力引向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而不是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20.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同的本质属性,即共性,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事物之间的共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已知事物的存在和属性,推论出另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属性,这就是类比推理。其中已知的事物称为类比物,被研究的事物称为目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