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列连词“与”、“及”的根本差异在于:“与”表示一种共同的语法意义,连接的各并列项多平等并立,且关系相对紧密。“及”的语法意义链条性的,连接的各并列项多存在某种次序,关系相对松散。这种差异来源于二者的本义:“与”的本义是“两人相授受”,反映的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及”的本义是“一方逮及另一方”,反映的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动作,两者是不平等的,后者对前者存在一种趋向性,一种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
"及与"是汉译佛经中特有的一个双音节并列连词。它很可能是通过词法途径,并列两个同义语素——并列连词"及"、"与"形成的;也可能是由介词性的结构通过"邻词粘合"的构词手段粘合起来,再沿着"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的语法链发展成为并列连词,随着汉语双音化的趋势,在佛教诵经传统的语用要求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4.
现代汉语中的多项并列词语,是由语法地位平等、结构基本相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部分组成的。多项并列词语之间通常用顿号隔开,也可以用顿号和连词“和”连接;但有时需要错杂使用顿号、逗号与连词“和”。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用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并列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按其意义一般可分为四类,现将其分类及用法例释如下:一、表示联合意义的并列连词1.and.①(用来连接语法作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和;与;并且。  相似文献   

6.
and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表达平行的语义。但是and还可以在句子中根据前后不同的搭配关系而产生并非并列的语法关系和意义。如下面一则对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英汉并列连词在语义、结构和功能上的对比,总结出英语的并列连词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而汉语的并列连词则侧重于语义上对并列的强调。  相似文献   

8.
语法填空题中,连词是其中一个考点。连词分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突破语法填空中的并列连词。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不同,中国学生对虚词的使用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在并列连词的使用和名词的搭配上,中国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本文将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并列连词的使用及名词society的搭配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帮助学习者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并列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分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连词中重要的一类。本文主要从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调查了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并列连词“与”的使用情况,在每个时期又从使用情况和连接成分的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并列连词“与”在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的并列连词and有多种用法,其中一些用法比较特殊致使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本文对"and"的一些特殊用法做了探讨并给出大量例句予以解释,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and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及"是中古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连词之一,其语法功能十分完备。"及"具有如下特点:属于非定位连词,可以连接体词和谓词,且连接项具有事理顺序,可以多项连接,连接位置不固定。"及"的演化路径为:及(动词:追及)>及(伴随动词:参与)>及(并列连词)。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发展出新的用法,扩大了自己的使用范围,出现了一些和中土文献不同的用法:1、由于仍然保持了其固有的陈述性表述功能,所以“及”所连接的动宾短语常用作句子谓语;2、并列连词“及”可以连接两个或几个在结构形式和语义上都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句子;3、在话语行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及”连接对话双方以及连接在话语地位上同处于说话者或听话者一方的两项的用例.而这些用法,都是中土文献中未见或少见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众多英语实例,将and在不同语句的语法、修辞作用一一呈现出来。其中主要涉及表示因果、目的、转折和伴随等语法功能,以及强化时间概念,突出对比与语义关联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及”“以及”都可以作并列连词,许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他(指列宁)对地方自治局统计材料的研究及整理作过很多工作。(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句中的“及”可以换为“以及”。“及”和“以及”的最大区别是“及”主要连接词,而“以及”主要连接短语、分句和句子,因此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高考备考中,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并列连词与介词的用法不重要,以至于忽略了这方面的备考。实际上,并列连词与介词现在已经成为语法填空题经常考查的两个考点,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对此重视起来,科学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17.
“将”本为动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产生了介词、连词、助词等用法,语义、句法功能趋于复杂化。“将”作为并列连词是“将”作为伴随介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将”的虚化路径与它作为动词的实词意义有密切关系。同一种意义的“将”发展出几个不同的语法成分,是语法化中的歧变原则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利用厦门大学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对“但是”和“不过”这两个转折连词的句法分布以及语法意义进行一定的描述与比较,并对两者在语用上的区别予以阐述。在有关两词句法分布以及语法意义的正文之后均附有总结性的比较表格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祈使句+并列连词+陈述句"在高考试题中常有涉及,其并列连词常用的是and和or。如:1 Find ways to praise your children often,and you’ll find they will open their hearts to you.2 Have a care what you say or you may regret it.该句型中祈使句相当于一个条件,陈述句相当于一个结果,因此可将其改写成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如果原句中的连词是and,那么可以转换成一个肯定的条件句;如果原句中的连词是or,可以转换  相似文献   

20.
搭配即指语篇中横组合关系的词项间习惯性共现、也包括词汇与语法结构的共现。搭配具有心理现实性,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搭配分类有助于明确搭配教学的范围和重点。搭配应在课堂上明确教授,应充分利用搭配资源,培养搭配意识,尤其应强化对非显性搭配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