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国理念。统筹城乡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作为西部区县,必须结合特殊的经济社会基础,以战略思维的眼光,科学定位,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努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教育的反梯度推进就是要通过采取超常规手段,实现教育薄弱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质就是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我们主要是要从教育发展所急需加强的经济基础和教育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剔除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障碍,着力点应该放在机制创新、城乡统筹、资源共享以及打造特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已逐步成为指导区域基础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观。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区域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群体间和学生间。均衡发展应从政府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公平: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几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信息     
《天津教育》2014,(15):16-17
《求是》杂志最近刊登文章指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第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5.
城乡教育有差别,要均衡,不应是“削峰填谷”,而应既“垒峰”又“填谷”。北碚教育的均衡发展,难点在“乡”。北碚教育人用一种特有的睿智,以“城”为基,以“乡”为翼,城乡共同推动北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农村教育发展,激活农村学校活力,是北碚区教委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办学硬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区域差异制约着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硬件整合、优化师资配置、强化队伍素质、完善长效机制探索,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特征的客观需要。区域教育快速发展,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强大内驱力。近年来,东昌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育工作呈现出均衡、协调、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本文以东昌区教育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区域范围内实现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推进策略。一、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必须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区域教育发展是区域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当地政府  相似文献   

8.
玉林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核心内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玉林市教育局顺应形势,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着力实施公平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创造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区域教育进入了城乡一体、高位均衡发展的新阶段。文章重点论述成都市武侯区在既有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所创新的具有武侯特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阐述了支持武侯模式的相关教育理论以及武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武侯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创造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区域教育进入了城乡一体、高位均衡发展的新阶段。文章重点论述成都市武侯区在既有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所创新的具有武侯特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阐述了支持武侯模式的相关教育理论以及武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要着力抓好两件事: 一是适应经济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努力打遣教育高地、人才高地; 二是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缩差共富的需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校,还要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概括起来,一个是“高地”,一个是“均衡”。  相似文献   

12.
城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城市统筹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强调从统筹、均衡的理念着手,推进城区学校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促进城市和谐有序发展。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涵盖区域间、学校间、城乡间资源配置失衡等方面。由于城区区位、资源等因素制约,城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形  相似文献   

13.
教育乃民生之首。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湖南教育改革发展为例,通过系统研究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和《湖南省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实施,使全省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2001年,教育部确立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北碚成为重庆唯一。七年磨砺,七年成长,北碚课改引领山城。2008,北碚教育再度发力,于区域教育统筹发展绘就新篇,一个深度凝聚高校研究力量、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力量和教师研训机构转化力量,意欲全面破解本区城乡教育统筹难题的均衡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国理念.统筹城乡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及校际存在着巨大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接受教育质量和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政府和教育部门面临的急迫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教育普遍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如教育投资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教学质量不均衡。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才能保障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异、解决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现实策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从实施理念、政策保障、实施管理、评估与反馈方面着力探讨解决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问题,构建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路径,以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教育均衡泼展、保障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明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影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中的取向不平衡问题;社会舆论环境束缚教育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作用力愈加明显;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格局调整滞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主动担当,教育行政部门坚守办学规范,学校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20.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影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中的取向不平衡问题;社会舆论环境束缚教育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作用力愈加明显;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格局调整滞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主动担当,教育行政部门坚守办学规范,学校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