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位描写死亡、失败和堕落的天才,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美国当代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为创造这个神话王国,福克纳花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本文针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主要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展现他的写作思想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位描写死亡、失败和堕落的天才,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美国当代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为创造这个神话王国,福克纳花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本文针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主要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展现他的写作思想和风格。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以其家乡为背景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学色彩。以杰弗生镇为背景的小说《八月之光》可以说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那儿的自然风光、乡土民情甚至是种种社会问题造成的伤痛都成为萦绕在福克纳心头的一抹乡愁,难以消释。清教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战争等一步步摧毁了美好的"南方神话",而福克纳对南方亦是"爱恨纠结"。这不仅体现在小说中浓厚的地域色彩上,也体现在福克纳对于南方人的希望:在伤痛中走向新生与永恒。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坛巨匠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许多作品都以战后南方的缩影,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揭示了南方传统价值观的衰败.而他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所表现的人物形象被视为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人物形象的一个缩影,几乎涵盖了福克纳南方情结根源的方方面面.文章分析了该短篇小说中的父权制度、性别歧视和种族压迫三个方面,希图破译福克纳的南方故土的情感符码.  相似文献   

5.
虚构和象征是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善于通过虚构的手段叙述故事,并以不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的象征意义。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其虚构与象征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与否做出了心理结构分析。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经验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莫言在改革开放时期,向福克纳学习的同时力主自主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以及发挥文学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在作品中从他虚构的美国南方约克纳帕塔法这个地方出发,表现了南方人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这就是南方精神.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南方精神的表现也是对整个人类精神财富的歌颂.因此,在整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作品中,南方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最突出的代表,威廉·福克纳始终以自己最熟悉的南方历史和家乡生活为创作素材。本文将着眼于分析将福克纳的这一创作理念推向极致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通过阐释该世系中的代表作,从侧面说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展现了南方社会的变迁,折射出福克纳对南方传统文明的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素描     
威廉·福克纳 (1 897- 1 962 ) ,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南方一个庄园主家庭。一生创作长篇 1 9部 ,中短篇 70余篇 ,多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展开故事。代表作有长篇《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 ,押沙龙 !》、《去吧 ,摩西》、《八月之光》 ,短篇《纪念艾米丽小姐的玫瑰花》等。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 1 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无疑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此后的英美文学还没有出现过比它更高的山峰。不过 ,《我弥留之际》写得更为简洁与流畅 ,它的主题同样是…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被看作是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创作的高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要想对福克纳小说进行研究,就要清楚"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组成。《喧哗与躁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问世后惊动美国文坛,《喧哗与躁动》也对美国小说艺术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24-127
福克纳在家族神话史诗"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利用母题再现来探讨南方问题,通过分析小说中反复再现的母题,考察福克纳世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和美国南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在小说《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选择的主角不是衰败没落的名门望族,而是美国南方穷苦白人,小说围绕着本德伦·艾迪的死亡和运送棺材的旅程而展开故事,这一家人都带着各自的创伤在旅途中挣扎。本文旨在借用创伤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创伤隐喻,并探究人类在创伤下展现出的人类精神以及这些创伤对自我价值重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威廉·福克纳(Will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1949年由于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此以后,尤其是从他1962年去世以来,他的声誉跳跃式地与日俱增,人们断言福克纳是“一个无可比拟的最伟大、最令人振奋的当代英语作家”①,是美国的莎士比亚。美国文艺界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把他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意义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二位华人荣获此项殊荣,我们为之感到欢喜,也感到欣慰.莫言是一位文学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家,他的文学感悟能力是极为超强的,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极为惊人的.他以其如椽之笔创造的独具魅力的感觉世界与意象世界,不仅属于莫言,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就此来讲,我认为,莫言获得这一殊荣是当之无愧的.他对于世界文学与中国民问文学的吸纳,融创,并由之建构的"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是莫言为中国20世纪乃至21世纪文学结出的最伟大的硕果.我相信,它将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一样,成为莫言文学的DNA而为人们所铭记.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是美国文坛巨匠,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有着浓重的乡土感、历史感和地方色彩。在他19部长篇小说里,几乎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家族小说。本文着重分析福克纳笔下的几大家族。透过家族这一主题,折射南方社会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1897年—196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南方文学”的代表。1949年,他以“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七十五篇短篇小说。他早年开始写诗,二十年代初,出版了诗集,如《春之幻影》(1921年)等,诗作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二十年代后期,他转向小说创作,续处女作《士兵的报酬》(1926)之后,又出版了《群蚊》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袖,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以故乡为蓝本,构成了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这些诸多的家族小说中,大致可分为家族“发迹史”和家族“没落史”。整个作品贯穿了作家对生活与历史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反映了作家对时代嬗变过程中家族命运的思考,有力说明旧式家族的没落是时代变革的必然结果。小说的表现手段异彩纷呈、新颖独特,是作者对一系列写作技巧精彩纯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人们重新聚焦拉美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略萨以文学介入生活、介入政治,具有小说家与政治家的双重文化身份。他如一只啄食社会腐肉的兀鹫,用文学对抗社会黑暗、腐朽的独裁政治。在对拉美社会权力结构精细的描绘中,他以虚构小说的方式将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对举连通;从而在立体的艺术世界中,扫荡着现实社会生活的荒谬,呼唤人类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威廉&#183;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美国作家。《喧哗与骚动》摆脱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追溯蓄奴制种植园制度的消极影响,反映了南方世家的没落。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获奖感言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感言之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方文学'派乃是以威廉?福克纳为代表的一大批小说创作者.这一流派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乡土气息.同时福克纳又是"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是他的作品体现了这个文学流派的"辉煌顶点".本论文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地正视福克纳的创作及创作上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