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珍美 《小学语文》2014,(12):27-29
每篇文章都有其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信息价值,可称为“原生价值”,也就是“传播信息的价值”。这在它们被选人语文教材之前就已经存在。读者阅读它们是为了获取知识、交流情意、消遣娱乐等。如渎者阅渎《三顾茅庐》一文,就认识刘备这一诚心诚意和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具有“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双重价值.所谓“原生价值”是指这些文章进入教材以前就存在的阅读价值,即传递信息的价值;而文章一旦选进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相应的增值和变化:在仍然保留原来传播信息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就是“传播信息的语言表达形式”,即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更大限度地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在.  相似文献   

3.
李海林先生的语文学科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可——文本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或传达一种事实的信息,或传达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即文本的“原生价值”。文本进入教材之后,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产生出了“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人课本之前即有的价值;而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人课本之后才具有的价值。不管是课程内容,还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雯婕 《现代教学》2013,(7):130-130
一门学科总是通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以及学科知识的传递者来实现其育人价值。其中,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又以学科教学为主。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相较而言,阅读教学以“输入”为主,通过以教材为主要媒介的教学内容来传递学科价值;写作教学则是一个“输入一输出一输入一输出”的循环,以文化思想、思维方法和文章学知识等为学科价值“输入”的主要内容,而以学生的“输出”(即作品)作为验证学科育人成效的主要媒介。因此,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陈志祥 《考试周刊》2013,(95):34-34
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自足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文章进入教材之后,它的"责任"就不仅是传播原生价值,还要承担起"如何传播信息"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与目标,凸显了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苏教版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个学段“探索规律”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仔细研究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图像系统是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体现人文价值取向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人教版三套必修教材,有大量的图群,配以相应的文字,组成蕴涵着丰富人文价值信息的图像系统群。通过对人教版3个必修教科书深入的人文价值具体内容统计与分析研究后,得出该套教材图像系统主要蕴涵着“美”、“真”、“爱”三个人文价值内容取向。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0.
《修饰文章》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内容。教材中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解文字和段落操作的步骤。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和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信息技术课“重技术,轻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修饰文章》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内容。教材中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解文字和段落操作的步骤。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和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信息技术课“重技术,轻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晓涛 《学语文》2006,(3):9-10
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具备双重价值,一个是它的原生价值,即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另一个就是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生发了教学价值。即学生要学习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李海林语),而其中的教学价值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着眼点。那么,收入高中教材的新课文《我若为王》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是什么?一般而言,学生阅读之后所获取的信息是聂绀弩先生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早有人提过“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阅读即一个人从文本中获取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信息、知识:而阅读教学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我们称之为“教学性阅读”。反之.如果把课文当作一般文章来读,我们称之为“一般性阅读”,其获取的只是一般信息。“教学性阅读”的价值体现,不仅仅局限于获取文本的一般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两年,随着“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以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开始引起关注。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有情意价值、知识价值和语言信息处理价值。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有重合性,但其范畴又大于教学目标,教学价值是通过教学目标得以体现的。在探寻教学价值时,可以依据语文课程目标、学情,依据信息处理价值优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的内容,与老教材对照是新增加的部分。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大主要功能的又一重要功能的补充介绍。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做了简要的概述和举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要让学生明白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列举了生物的生存、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实例,让学生自主分析、自我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看。本节内容是通过问题探讨、相关实例介绍、资料分析、课外实践和实验设计等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教材不同部分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凸显“因材施教”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实现“因材施教”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锣戏”、“宛梆”、“大弦戏”为代表的河南濒灭剧种,在历史上都曾兴盛过,在当地有过较大影响。虽然现在都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但它们丰富的剧目、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以及它们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文化特征、审美选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社会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呈现多媒介化的特点。从信息伦理原则出发,明确信息教学的价值取向。通过代入式情境模拟,引导学生培养对信息的审慎态度和意识。结合教材的“学习资源”,分析信息自由背后的责任和限度。此外,强调单元教学中“把关人”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筛选、辨识和评价信息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1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并“知道居住地特有的习俗,考察它们的历史,探讨它们存在的价值”。《历史与社会》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增加了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关注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成为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特别的教育内容——“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文本,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文本存在的,具有知识传播、情意交流和消闲等价值,称之为"原生价值"。其次,作为语文教材,除了保留它的"原生价值"外,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即"如何获取传播信息的知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性的行为,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