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落幕的drupa2008上,自1995年起便大放异彩的CTP技术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强劲势头。参展的CTP设备仍然很多,技术改进也不少见,然而CTP不再是业界瞩目的焦点。本届drupe的别名很多——“喷墨drupa”、iTdrupa、“软件drupa”,但没有人称之为“CTPdrupa”。CTP技术在drupa2008上的“落寞”并不意外,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CTP技术已经从充满新奇与“尖叫“的市场引入期步入成熟期,因此drupa2008或许可以被视作CTP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走向成熟与普及的一个标志。在我国.CTP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9月,国内CTP设备保有量达到1049台.年增长率高达445%。  相似文献   

2.
在drupa2008上继续谈论CTP版材似乎显得不够时髦,毕竟CTP之于致力于前瞻性展示印刷行业最新技术的drupa,已经缺乏了这样的功能与必要。但CTP对现在的印刷工业而言,依然具备无限延展的空间.这也使得我们在drupa2008上依然看到了CTP版材领域持久的创新能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drupa 2004已落幕,CTP方面看起来没有太多新技术,但反映出市场更成熟了。从drupa 2004可以看出,内鼓式CTP由于紫激光技术而获得了成功,已出现了30mW功率二极管在光聚合版上成像的紫激光CTP,60mW、100mW紫激光二极管的出现使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延长至1万小时,二极管的更换成本也下降到1万欧元以下。热敏CTP制造商都拓展了产品线,推出了超大幅面CTP,并提高了CTP的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曼罗兰、高宝等公司生产的更大幅面印刷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CTP技术由于制版的高质量、时效性和低成本.已充分体现出竞争优势。CTP的正常使用一方面需要印刷制版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求CTP系统的操作人员提高素质.不仅要熟练掌握印前制版技术.还要懂得印刷知识.以适应CTP技术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CTP系统的操作技术,不断总结CTP系统的使用经验,已经是我们印刷制版行业必须做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drupa’95以来,克里奥一直帮助商业和出版印刷商通过采用克里奥的先进技术、依靠克里奥的服务和支持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克里奥在drupa2004展又推出了面向商业和出版印刷商的新型Magnus超胜超大幅面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其设计以克里奥领导市场的全胜超大幅面热敏CTP为基础(该设备现已为1000多家客户所使用),具有优异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权威印刷类杂志《SEYBOLD》曾经有过这样的预言:“在drupa 2008展会上.几乎所有的印前厂商提供的CTP设备都将基于紫激光技术。”紫激光在CTP技术领域的宠儿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富土星光作为CTP版材主要供应商之一.此次在中国市场又先声夺人.率先实现了紫激光CTP版材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CTP与drupa有着很深的渊源.CTP技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直到drupalgg5展出后,才被业界关注,并自此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应用,很快就成为了数字化印刷领域的焦点技术。在随后的drupa2000和drupa2004上,更多的CTP成像系统被推出,尤其在drupa2004上各印前厂商都竞相推出了CTP新品,并作为重点的产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展示,热敏、紫激光.红绿激光、UV及喷墨CTP悉数登场。之后,CTP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德国和瑞士的CTP版材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但是大部分小企业仍很少采用CTP直接制版。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能使较少的月用版量与CTP系统高额的投资费用协调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制造厂试图以平板式.采用聚酯版成像的直接制版系统(整合显影)和采用喷墨技术在铝版上成像的系统来压低成本,增加CTP对小企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提到CTP(Computer to Plate),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输出胶印印版的直接制版机。其实CTP技术不仅限于胶印,在柔印领域,直接制版技术也迅速发展,在提高柔印印品质量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CTP印版是目前国内外印刷业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外有专家认为.到drupa2008.紫激光CTP将统治市场。无独有偶.英国著名的咨询专家迈克尔·米特豪斯曾在《德国印刷者》2004年第20期撰文论述CTP印版将改变发展方向.紫激光技术和喷墨系统将主宰CTP市场。而最近Luscher公司的专家对此发表不同的看法.认为免处理胶印版是CTP版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于方敏 《电子出版》1999,(10):30-31
计算机和现代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已全面进入印刷领域,图文处理系统的开放性及数字化已成为当今印前电子系统的基本特征。CTP浪潮已在全球印刷业掀起,数字化印前时代已经到来,直接制版技术已成为印前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它较之SO年代中期兴起的电脑桌面系统(即DTP系统)又有很大进步,可以说,这是印刷技术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制版技术是将印前处理系统(CEPS或CTP)中编辑的数字式页而直接转移到印版的制版技术。在材料方面,省去了感光胶片及免冲洗化学;以在上艺方面,省去了胶片曝光冲洗、修版、晒版等环节2H省了胶片曝光…  相似文献   

12.
一、CTP技术正在兴起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屏幕编辑图文合一的完善,彩色分色和电子挂网技术的完善,使直接制版产品大量涌现出来。95年5月5日-18日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DRUPA95印刷与纸张国际贸易展览会上,印刷技术的最热门话题是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简称CTP。全场有14家公司推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加上其相关设备和版材的制造商,共达40多家公司,形成CTP浪潮。在LasVagasNexpro’96上,即使最谨慎的报界人员也同意CTP技术代表将来大多数报纸都会采用的一种生产过程,尽管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报…  相似文献   

13.
凹印领域是较早采用无胶片电子雕刻制版,即CTP制版技术的。但关于凹印CTP在国内的应用却很少有人提起。目前凹印CTP设备在国内有多少台?凹印CTP以及凹版印刷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维尔特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仁骁先生。  相似文献   

14.
浅析CTcP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CTP技术的发展 CTP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印刷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CTP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渐成熟以来,其应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广义上来讲,CTP技术主要包括了脱机直接制版(CTPlate)、在机直接制版(CTPress)、计算机打样(CTProof)和数码印刷(CTPaper/Print)。但从狭义上来看,CTP技术一般地泛指第一种技术,即为英文Computer to Plate的缩写。  相似文献   

15.
豹驰集团一直着眼于未来印刷业的发展,很早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CTP直接制版技术的研发,包括CTP设备和版材。目前热敏CTP技术已日趋成熟.豹驰集团在有着近70年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经验的上海豹驰长城号码机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drupa 1995首次大规模全面展示了CTP技术,人们普遍将1995年看成是CTP技术的元年。实际上,CTP技术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年轻,其基本概念和具备的优越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但是,当时缺乏必要的技术环境和配套的设备器材,CTP技术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  相似文献   

17.
紫激光CTP的优势 紫激光CTP是继热敏CTP后发展起来的,早在2000年drupa展览会上爱克发展出了紫激光CTP。它与热敏CTP的最大区别是其曝光光源是紫激光。紫激光CTP作为CTP的后起之秀,发展很快,紫激光CTP设备生产商有宝禄德福、巴可、富士胶片、海德堡等。  相似文献   

18.
柔印CTP市场比胶印CTP市场小很多,但柔印CTP正在不断发展之中。在drupa2004上.有许多柔印CTP新技术、新产品展出。据报道.Esko-Graphics公司占全部市场60%以上的份额。有近500台的装机量;克里奥公司也有160台以上的装机量:还有其他几家公司推出了多用途的系统,除可用于柔印直接制版外,还可在不同的材料上成像。例如。Scheppers Digilas等公司的产品,既可在柔印版材与套筒上成像.也可在应用蒙片技术的凹印滚筒上成像。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2,(6):22-25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所以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相似文献   

20.
CTP技术诞生已经10多年.在西方发达国家.CTP技术已经日渐成为印前制版领域的首选,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但是.CTP技术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推广应用多多少少还是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总结起来CTP技术在中国内地应用的阻碍主要来自设备、耗材、应用习惯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