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岗是个因煤而兴、依煤而立的城市,由于很多特定的因素,这座城市只有鹤岗日报、鹤岗晚报、鹤岗电视报及矿工报这几张报纸。因为鹤岗日报是政治性很强的党报,电视报是一张娱乐性的报纸、矿工报是鹤矿集团内部面向煤矿发行的一张企业报,这就在无形中使鹤岗晚报的副刊版面成为面向读者、走近读者和贴近读者的精神食粮和文学阵地。  相似文献   

2.
办活报纸副刊,重视对读者市场的细分,强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副刊作品,突出文化内涵,体现新闻时效,反映时代风貌,充分展现和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让过去一直被视为报纸附庸的副刊,在传播先进文化需求上找到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3.
《晋绥日报》副刊是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报纸,创作风格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晋绥日报》副刊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展示《晋绥日报》副刊对当时的时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最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知识更新和信息传播极快的时代,报纸和新媒体的竞争、报业内部的竞争无可避免,而且还会日趋激烈。党报副刊如何克服困难、摆脱窘境、开拓新路,每张报纸都会有自己办报的方针、理念、定位,《洛阳日报》副刊在保持较高格调和品位的前提下.强化新闻性.彰显地方特色,注重多元化.不仅拓宽了读者面.更成为当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6.
黄亚华 《新闻知识》2003,(10):51-51,5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保证党报副刊的导向正确性,如何使副刊成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最佳载体,又能保证副刊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我认为,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进一步使党报副刊在深  相似文献   

7.
王莹 《新闻窗》2006,(5):87-88
新闻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副刊历来是报纸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副刊文化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以往那种纯文学的老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现代读者的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他们不仅需要获得外在的感官审美愉悦,还对报纸副刊多了一种“获益”心态,他们期待从副刊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  相似文献   

8.
9.
10.
邵力子作为民国时期一位著名报人,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肯定。本文梳理了他的新闻生涯,对其在新闻活动关注的焦点、新闻业务的特色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学副刊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中,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精选丰富多彩、情操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学作品与读者见面,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学副刊《春秋楼》是《许昌日报》自1987年创刊时就有的专刊,17年来,从不间断,已出版六百多期。它以清新大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许昌日报》重要的一翼。  相似文献   

12.
13.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较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就这个副刊而言,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即充分关注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相似文献   

14.
黄莉 《新闻窗》2006,(5):59-60
2003年,毕节日报副刊部更名为文艺部,并对其辖下的版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由此,《毕节日报》副刊经过资源整合,从一个传统的纯文学副刊,逐步创建成了包含体育、文化、百科博物知识、纪实连载,以及纯文学副刊等多方面内容的“大文化”组合副刊。  相似文献   

15.
蒋颖 《新闻界》2005,(6):14-15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党报开始在继续保持其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同时,着力于副刊的改进与创新,加大副刊内容的份量,提升副刊的品位,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进实际,贴近群众。更具可读性和耐看性,吸引更多受众,以期在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副刊,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一种影响。副刊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励和唤醒,唯有阳光才能照亮读者的精神家园,唯有色彩才能缤纷读者智慧的眼睛。——题记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副刊是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一般都定期出版,都有独立的刊名。副刊已成为报纸的一大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开阔视野,启迪智力,增长知识,使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8.
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甘孜日报》是创刊于1954年的一张老报纸,今年将迎来50周年庆典。尽管过去是四开小报周三刊(现已改为对开大报、日报),版面小、版数小、容量有限,但由于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因而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宏扬民族文化和传播信息知识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作为宏  相似文献   

19.
袁敏杰 《新闻知识》2003,(11):54-54
身为宝鸡人,我尤其喜欢《宝鸡日报》副刊,每周三的副刊版,我都是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日久天长,我品出了其大气清风文香,并深深感动。 这些年,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瘦身”(其实本来并不“肥”),宝鸡日报却对其文艺副刊进行了“增肥”,版面扩充了一倍;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改头换面,扮酷卖俏;一些报纸副刊甚至“变性”,非驴非马,似乎有点像“文妖”。宝鸡日报副刊却坚守阵地,不  相似文献   

20.
<正>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