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6,(15):95-95
“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的《政策面对面》节目,我是嘉宾主持人时统宇。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用五期系列节目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展开访谈……”6月17日的晚上,我过了把主持人瘾,一口气录了5期节目。虽然在各种评论类、谈话类的电视节目中时不时出现,但当主持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录制过程中难免露怯,有的地方甚至重来了好几次。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在我国运用后,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主持人和节目,已经涌现,这为今后我国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更高的要求来说,要建立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电视主持人节目制作系统,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更大的努力和改进。造就素质全面的主持人节目“制作群体”节目“制作群体”指参与节目制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作为节目主编,参与采编播全过程,并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持人,显然是“制作群体”的关键和核心人物,理应是采编播全能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已有的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叶昌前 《声屏世界》2000,(12):43-44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广大受众认识节目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是从广播开始的:“珠江模式”带给人们的惊喜是:节目还能这样办,新闻还能这样说。当广播主持人节目热力四射之时,电视便乘势而上,塑造了自己的主持人,而且一路遥遥领先,将广播主持人甩在了后面。值得庆幸的是,广播人并未自甘落后,而是不断开拓传播空间,利用自身媒体的一切优势,再塑一个“我”,这个“我”来得是何等的艰难:当我把广播主持人与电视主持人放在传播的时空中进行比较时,实际上是对”主持”一词进行一次梳理和探寻。我的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4.
在前不久结束的“华夏第一屏”杯全国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作品、论文评选会期间,我在广播组听了各省选送参评的新闻节目和主持人节目的录音,其中确实有一些堪称“上乘”的播音作品,特别是主持人节目的播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存在的问题及播音队伍中的困惑亦不容忽视。 (一) 获得一等奖的几个主持人节目,说它们好,主要是因为这些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与听众对主持人的期望更接近了。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数年里我主持过多种类型的节目,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在晚间主持情感类谈话节目。1997年主持《周末夜话》,1999年,主持《远方的星空》。3月7日晚,又到《远方的星空》与听众相约的时间,我走进直播室,和听众谈到“母亲”这一神圣而又充  相似文献   

6.
90年代广播电视的新发展向节目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在“首届金话筒奖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七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我想谈两个问题,一是围绕着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讲几点意见;然后谈一谈90年代广播电视的新发展对于节目主持人提出...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一篇谈节目主持人的文章,说是有一位电台节目主持人解释古文“无虚此生耳”,很认真地说“没白长耳朵”。笔者在“佩服”这名主持人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外,深感忧虑的是对古文知之甚少的主持人并非个别。笔者就曾看到某电视台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在表演节目时。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漏掉了中间的两句句子,自己虽发觉却记不起来。  相似文献   

8.
宋常云 《声屏世界》2011,(10):28-2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处在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位置”.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但在节目内部,主持人的位置和作用应该如何定位?以往,我们强调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主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否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期望和定位过高,以至于在选择或策划时迷失了方向,走入了误区。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明确的是,主持人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高于节目或超越节目的一个主体。一档好的主持人节目必须是节目与主持人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处在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位置”.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但在节目内部,主持人的位置和作用应该如何定位?以往,我们强调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主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否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期望和定位过高,以至于在选择或策划时迷失了方向,走入了误区。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明确的是,主持人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高于节目或超越节目的一个主体。一档好的主持人节目必须是节目与主持人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10.
谈谈主持电视新闻节目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不要注入情感,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一个目无表情、冷若冰霜的主持人肯定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一档再感人的新闻类专题节目,如果主持人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节目中,节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在南京电视台主要栏目“社会大广角”(该栏目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名专栏)担任主持人已近6年了。6年来我在主持  相似文献   

11.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星 《新闻知识》2001,(2):43-44
我国大陆从第一位节目主持人诞生至今已有20年了,目前节目主持人可谓芸芸众生,但由于节目主持人“注重外表,忽视内在”,使主持人一降生就先天不足,加之大多数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方式停留在“采编”分离式,合作式这一初级状态,使得目前主持人队伍中出类拔翠的佼佼仍是凤毛麟角,本拟就如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节目主持人,作一番探讨,以期促进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刘凝是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的主持人,主持过几档访谈类的节目,颇受圈内人士的好评,但在观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2年多前,刘凝应邀担任刚刚开播不久的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主持人,仅仅几个月便蹿红了,观众们亲切地称她为“公主”(公交车上移动电视的主持人)(见刘凝自述《我是公主》)。这迅速攀升的人气使她在纪实频道主持的《往事》栏目收视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朱玉华 《视听界》2001,(5):34-34
“格调”指风度、仪态。主持格调指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艺术风格。“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和“服务类”节目的主持应该不一样,前者沉着、老练,严谨而又轻松自如;后者亲切热情而又自然大方。“游戏节目”的主持人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风格当然也不同。那么,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格调应是怎么样的呢? 一、不“俗”不“雅”。包括形象和语言。节目主持人不能给观众以俗的形象,要以美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美的形象包括美的声音、美的外表。声音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广播节目主持人成了年轻人择业的热门行业。如去年广东卫星广播电台招聘主持人,前去报名的就有三千多人。前些年,陕西几家电台招聘主持人,应聘者也都达几百之众。有的年轻人似乎觉得电视节目主持人外形条件高,而广播只要声音不错就可以主持节目了。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我认为,做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以下的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一提政治思想素质,有人认为这是虚的,其实作为节目主持人,恰恰是最重要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首先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代表媒体说话.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新闻敏感,能正确理解党的路…  相似文献   

16.
一、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理论研究分析 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声音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陆锡初在其所著《节目主持人概论》中,按节目性质把主持人分为五类,即新闻性、专题性、文艺性、服务性、板块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的纽带,受众对主持人的声音从陌生到熟悉,到喜爱,很大部分是主持人贴近生活的话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受众感到亲切,愿意交流。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曾办过一个节目叫《滕王阁夜话》,一开始就是一段交心的话:“快乐要分享,就会加倍快乐;寂寞要分担,就不会再寂寞。”然后主持人温文尔雅地对听众说:“请允许我首先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如果大家在听广播而且同意的话,请您听我说,我愿和您交个朋友,您把我看成大姐姐、小妹妹,好吗?”这样,共同走进话题节目,共同探讨,平等谦逊,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节目在我国广播电视界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演播样式的改变,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像一根强有力的筋脉拉动了广播电视从节目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改革。广播电视在我国从来没有如此地贴近生活,从来没有如此深人地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以个性的视角来关注生活是主持人节目的特点,也是编辑主持人节目的难点。在编辑主持人节目的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普通人与传媒形象的辩证统一通常,主持人总是以第一人称在节目中出现的,这个“我”既是活生生的个性的我,又是超越了个人局限的传媒形象,研究主持人对受众的…  相似文献   

19.
王霖 《声屏世界》2004,(8):41-41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电视你我他》节目采访央视一个新推出栏目的年轻主持人。引起我注意的是面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一甲是否对你的节目有所影响”的提问,小伙子侃侃而谈.“我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而我是用一个不是很好的工具同样也做出了一个作品。我认为只要做出的这件作品有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出现、普及和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走上了主持人这个神圣的、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那么,在你走上这一岗位后,在你主持某一档节目时,你是否思考过“假如我是一名听(观)众,我怎么评价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