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是《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开场白,正如它所说的那样,作为新技术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面对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在掌握信息、学习信息、制造信息、传播信息中去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及其应用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以适应新世纪对信息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新课标也指出,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特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及其应用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作为计算机专业中职教育者,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教学,以适应新世纪对信息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成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的问题。新课标也指出: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信息技术课到底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缪秀 《考试周刊》2010,(51):149-149
新课标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如今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特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及其应用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作为计算机专业教育者,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教学,以适应新世纪对信息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成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的问题。新课标也指出: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亚南 《考试周刊》2013,(68):121-122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发展知识应用意识,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教育阶段,发展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设立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信息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开设符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求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结构形式。这就对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促进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现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更好地适应现在与未来社会。所以必须要改变原有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报务于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3,(A3):126-127
<正>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增强知识应用意识,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奕 《学苑教育》2022,(16):62-63+66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各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确定育人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明确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等。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要基地。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倡情景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高中信息技术运用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从工业文明的社会向信息文明转型,因此,需要社会全体成员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然而,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否则,他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动物,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信息技术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质,人文协作精神,科学技术思想,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性较强,作为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并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设计出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教学目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将其应用到各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育,责任重大,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提倡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而且现代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课堂教学。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如何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当今世界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也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国家不断地要求我们培养合格的人才。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应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要求我们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人长期担任小学信心技术课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质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谁获得的信息多、速度快,谁就掌握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具有的素质.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理论课和上机课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信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潘新荣 《亚太教育》2022,(24):47-50
在新课标背景下,仅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远远不够,还需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学生营造优质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为践行新课标教育原则,初中教师必须开启新一轮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学核心,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情况,采用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针对性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秀文 《考试周刊》2013,(2):128-128
<正>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