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化演进历程。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呈现出从理论信仰到革命实践的历史化轨迹:从理论介绍到接受信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自觉;通过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战,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通过革命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完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创者从理论信仰到革命实践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思想大潮中一股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潮,它本身经历了缘起到繁荣再到转向的发展过程。本文从思想流变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和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遵循“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开展宗教研究。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鸦片论”一直作为我国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甚至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根本。其实,“鸦片”是马克思承袭前人的提法,是对宗教在阶级社会中一定条件下所起消极作用的形象化比喻,不能把它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依据,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堪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展开之中,也体现在该种教育思想的理论阐述之中。而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想的模糊性、多元性和自发性,不仅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上的冲突,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教学本质、教学范式、教学思维和教学路径等诸多实践层面的困境。问题的根本消解需要回到教学原点,从理论体系、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三重维度入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立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合理性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表现、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源及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进行了研究探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概念到本质再到理论实践创新的一个完整思想体系,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终极关怀的需要,它不仅是一种高级精神需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超越。信仰具有鲜明的心理层次,它的建构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因其鲜明的理论特点,在信仰的建构过程中会遭遇到不可避免的心理困境,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普通民众信仰两者心理建构层次的差距上。从信仰建构的心理层次角度出发,反思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面临的心理困境,可望找到正确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人生观和世界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大学生信仰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大学生本人成长,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作为过程存在的大学生思想信仰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每一种形态的思想信仰,在特定条件下,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因为思想信仰会受到其他社会思潮影响而处在转化的过程之中。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过程论视野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形成,进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信仰中的主导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人生观和世界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大学生信仰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大学生本人成长,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作为过程存在的大学生思想信仰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每一种形态的思想信仰,在特定条件下,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因为思想信仰会受到其他社会思潮影响而处在转化的过程之中。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过程论视野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形成,进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信仰中的主导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信仰。而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必须把信仰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地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徐丹 《华章》2011,(3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人数增多,挑战科学世界观,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文章从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1.
弗罗姆是最早从心理学层面来分析宗教现象的心理学家之一,对宗教的研究有许多独特之处。他批判权威主义宗教观,从多角度论述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将其作为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健全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弗罗姆的人本主义宗教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其理论内容并非都是真理,但却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宗教现象的新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思想、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牛虻》中的蒙太尼里作为一个资质优异的人,一次次地背弃了人性,放弃了爱情,杀死了儿子,而终至于自我毁灭。所有这一切,正是由于宗教的诱惑。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宗教观集中体现在他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江泽民宗教观的核心内容。这三句话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境界,成为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宗教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管理宗教事务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既符合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在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世界近年来出现的“宗教热”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唯物主义无神论、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宗教道德和集体主义道德的区别、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区别、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观点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元朝强烈的民族对立情绪、深重的阶级压迫等时代特点为当时的大量诗歌染上了一层"丧乱"色彩。刘因作为元初由金入元的主要诗人,有其个人的诗歌特点:注重写实;多用典故,委婉含蓄;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奇特的想象。刘因作为理学家富于理智和理性,但有的丧乱诗还是曲折地流露出压抑在内心的忧伤。对屈膝投降者的历史批评,则是刘因民族情结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56年初,毛泽东开始旗帜鲜明地批判教条主义,虽不彻底,但在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批判教条主义向反修正主义的转变。1958年毛泽东再次试图冲破教条,结果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挫折中毛泽东重新强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了认识建设规律的重要性。并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大多带浓厚的宗教色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范例,它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带有欺骗性,麻痹性,这就是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本质。只有认清这个道理,才能正确评判宗教在农民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