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提问缺乏设计,随意性大,或是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满堂问的现象。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问在激发学生兴趣处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这一因素,尤其是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更感到了语文教学的"心"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学生是坐到了课堂里,可学生的"心"在课堂吗?即使"心"在课堂,学生的心有没有用到学习上呢?学生的心是用到了学习上,可他(她)是不是在专心地听授课教师的讲授呢?如果他(她)没用心的话,授课教师讲的再好也是徒劳。为此,我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4.
<正> 虽然课改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但并未能真正吹进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之中。过去的一年中笔者听了很多课,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依然故我",看不到课改的影子,偶有提问也只是课堂的点缀,学生得不到有效启发。。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与生态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但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却有如"鱼与熊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何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只有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把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真正的调动起来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得以提升,学生才会真正来到课中央。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这样"精彩"的公开课: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滴水不漏,与教师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听课者叹服!细细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不过是老师与部分学生合演的"木偶剧"。教师对课堂中回答错误的学生采取"失聪"、"失明"的做法,笔者  相似文献   

7.
王元智 《陕西教育》2001,(11):26-26
“以 教师 为 主导,以 学生为 主体”这 是我们 每一位 教师在 课堂教 学中应 遵循的 原则。那 么,怎样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呢?我以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突出“四个特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四种意识”。 教师主导作用的四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教师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摆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重视和扩招,中职学校对本专业课程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文化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中职英语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授课,中职学生却毫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不知所云。导致这种课堂尴尬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中职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探索和发现,认为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心、自信心、换位心,找到打开中职学生心灵的钥匙,从"心"开始,做好中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钱宝英 《考试周刊》2014,(42):84-85
<正>谈起数学课堂,授课老师经常感到沉闷,学生也觉得枯燥,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得昏昏沉沉,教学效果一塌糊涂,这种出力不讨好的状况是一线教师经常遇到的。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一种活动,它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在以上相互作用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有了好教师,教材虽差,教师可以把它用好。学生虽差,教师可以把他们教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魏明康 《小学生》2012,(9):18-18
《动物世界》是我最喜欢看的一个栏目,看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自己的王国里,自由地嬉戏,自由地觅食……作为教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像小动物一样自由、自在、自然,更让我想到我的课堂及现在很多老师的课堂。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有了,学习就有了高效。现代教育就是追求高效的课堂。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的表演痕迹,  相似文献   

11.
温庆红  王燕 《教育》2011,(13):56-57
不少教师都认为,现在的教师太难当了。现在的班额是10年前的3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赢得学生的心教师要用甜美的微笑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会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快乐学习;在课堂外,教师的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长此以往,学生也会用更加灿烂的笑容回报教师。在学生的印象中,笔者总是笑容满面。记得有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有一双闪闪发光、笑盈盈的眼睛,看着她的眼睛,会让你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讲。""从老师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鼓励,这极大的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学生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告诉我们,微笑是爱的语言,是教师的法宝,在微笑中学习的孩子,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1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活动场地,重点不在"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课堂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课程,而应当是"人",能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索和批判性介入社会生活的,便是一位成功的教师,这样的教学,便是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不久,笔者听了两节形式不同的初三复习课.教师A出示课堂教学目标后,通过5个练习题让学生整体感知"相似三角形"的复习内容和中考命题考点,进而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脉胳及重要的思想方法,最后是5个反馈练习.整整一节课教师讲话不超过10句,学生合作仅仅一次(5分钟左右),有近90%的时间课堂是静悄悄的,如果用"朴实普通"描述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再恰当不过了.然而由课堂调查得知:学生觉得"有意义、很充实".三天后对本课节的内容测试平均分75分,但是我确实感觉不到教学的新颖巧妙,为什么孩子们感到如此满意呢?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我县某中心校组织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的《数学广角》(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2)一课,让我真正找到了闯进数学课堂"高效"之门的金钥匙——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无知"。在教学中,这位教师出示了尝试题后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我们之间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其实我很想在你们的面前表现表现,让你们认为我是多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备课时做到"勤",课堂上方能做到"懒"——这就是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已达成共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课堂上的评价要打动学生,让评价成为推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助推器,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评价要客观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只要对学生的表现肯定了、表扬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如一位教师上课前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答,每答对一道口算题,教师就表扬道:"真聪明""真能干";新课开始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导入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8.
顾美华 《学周刊C版》2013,(1):156-157
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寻找阅读的"突破口",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需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加以探索。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阅读的"突破"在于"品味"题目;2.阅读的"突破"在于"考察"过渡;3.阅读的"突破"在于"体会"抒情和议论;4.阅读的"突破"在于"思考"结尾的匠心。当我们让学生明确了阅读应该在哪里下工夫,当我们的课堂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成功,学生必然会在阅读上实现"突破",让阅读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祖艳杰 《辅导员》2013,(16):69-6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他要求教师要"爱满天下"。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启迪下,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就要靠爱心来成就。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要求教师能巧妙地调控学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从而生成一节节成功的课堂。一、学会把微笑带给学生"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微笑代表一个希望,每个希望带着一份光芒,它能点亮心灵每个黯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去发现、创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将"引、教、学"理念贯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下面是笔者的一节看似"浪费"时间的课堂教学,现整理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学习了矩形的基本性质以后,笔者有意将直角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