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多数是被当做非美术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开设的,但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一接受”以及“如何教别人学会欣赏”所涉及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并没有因其课程的边缘性而有所减弱。笔者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切八,浅析美术欣赏课的一般教学模式,着重论述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欣赏视角的选择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评价两个问题。并最终导向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独立的美术欣赏能力这一欣赏课教学目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兴趣-美术欣赏课的原动力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兴趣就是美术欣赏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初二年级的外国美术欣赏课,在历史年代上从原始社会到18世纪,在地理位置上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不同区域。不同的历史年代和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了不同的美术作品。每节欣赏课都包含不同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教师如果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会显得零散,不够完整。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如同走马观花,不易产生深刻的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把初二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课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的课程,美术欣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教师因教学理念、审美理想、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欣赏课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感受和体验优秀美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够上好欣赏课呢?也就是说初中美术欣赏教育中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欣赏课里,借助各种电教媒体和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使他们在对美术作品的描述过种中感受到其中的美,从而起到净化灵魂,塑造积极上进的思想境界。这才是美术欣赏课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在美术欣赏中描述能力的培养,我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与努力。一、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描述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语…  相似文献   

6.
初中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展现欣赏课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美术欣赏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衰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美术欣赏课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不能用单一教学方法,一味地灌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往的美术欣赏教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师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作品本身的知识、技能与作者生平趣闻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欣赏态度、欣赏习惯养成与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于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美术作品本身知识和技能的分析,往往要求过高、内容过多、任务过难,因而我们在教学中总是采取“灌输”,导致了欣赏课学生主体参与不足,学生学得很累。对美术欣赏的兴趣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掌握美术作品鉴定规律上好美术鉴赏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志 《职教论坛》2001,(12):60-60
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思想情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境地,发挥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是值得美术教学探讨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了解画技画法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大前提“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这是说:会演奏上千首曲子之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之后才会识别宝剑,因此在观察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了欣赏美的能力才可能有好的美术作品,小学生已经有了对美的初步认识,但是这种美的认识不完整,比较模糊,这时就要靠教师去引导,从哪些方面去认识美,感受美,体会美。如果说小学美术课堂中绘画课和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对造型,对色彩的基础认识,那么欣赏课则是对它们的一种升华,是对造型和色彩知识的内在提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我觉得可以从专题欣赏,随堂欣赏,外出欣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要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一、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渗透德育美术欣赏课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去理解艺术作者的创作初衷,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意义,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欣赏中国水墨大写意的运笔用墨上,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黑白分明","对立也是一种和谐"的哲理意味;在欣  相似文献   

11.
初中美术欣赏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美术欣赏课应该具有生动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改变传统美术欣赏课只注重美术作品创作分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美术欣赏是美术作品与欣赏者联系的纽带,也是使潜在于美术作品内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出来的必要途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现作欣赏三种类型。其中,专题欣赏课是小学欣赏教学的主要课堂形式,是在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下面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我是怎样教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一、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认真准备好用于欣赏的图片、实物及辅助教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准备几张放大的图片或几件完整的实物,还要准备好贴画用的小黑板、摆实物用的小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由此可以看出,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美术欣赏课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美术欣赏课有以下四种类型: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一、美术欣赏课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美术欣赏课有以下四种类型: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单玲燕 《考试周刊》2015,(35):170-171
美术欣赏课堂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但美术欣赏课一直存在着尴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脸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间少。一课看似就那么一两页,要吃透内涵实则不易。如何上好欣赏课,使其既轻盈又丰满,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愉悦地欣赏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王玉春 《考试周刊》2013,(9):183-183
<正>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内涵,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目的。这一目的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术作品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美术知识、审美能力都非常有限,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准确把握美术作品的美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对于要欣赏的美术作品一定要把握好作品的美点,因为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代派美术作品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能在欣赏课上清醒地“阅读”现代派美术作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阅读”现代派美术作品的时候,应打破以往的神秘主义,要静心介入,用心去读,在尊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欣赏是一个陶冶心灵、感受美的过程,好的教学氛围就像大家看不到、摸不到的催化剂一样,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中起着关键作用。精心、正确地选择美术作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