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距离”说是朱光潜先生重要的感经验理论。在他的美感经验中,审美主体“我”是超脱的,审美客体的“物”是孤立的。“物”、“我”要保持一定的 一美感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审美中,对“物”来说并不一定是孤立的。对“我”来说也不是超脱的,因此“不即不离”也不是完全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7,(9):20-21
一群豪猪在寒冷的冬天相互接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使它们靠近时,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它们发现一种适当的距离使它们能够保持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同样,人与人之间也应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文章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阐明“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并以此为例探讨研究朱光潜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可看到"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该文以此为视角来探讨、研究朱光潜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地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建立了以“艺术——情趣——人生”为理论模式的人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美学思想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的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辨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完成了"人生──艺术"之间的双向过渡。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贺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1,(35):237-239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借助于各种表现手法以求得理想的艺术效果,这些手法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而且也在无形中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心理距离的生成埋下了伏笔,影响着欣赏的效果。因此对创作中心理距离的设置这一问题作一定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将"不即不离"的理想距离置于艺术家、作品、欣赏者的互动关系中考量,从而全面、整体地把握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10.
远程教育教学实践正以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方式拓展教育,不断推进。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目的是增强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对学习体验的沉浸感。然而,尽管如此,在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的远程教育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并不能完全消除。本文将探讨"距离"及其在在线教育中的心理表现。它将被证明,在线教学实践可以被塑造和组织。这样,学生和他的机构之间可以达到一个最佳的距离,并在需要时超越,以减少孤立感和增加学习责任感。建议将学习情境化,缩小学生与彼此、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无名的裘德》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本文运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从时间空间的遥远性、人物情节的特殊性、超自然的气氛、戏剧性的冲突四个方面来分析《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的悲剧性和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人的观察视角不同,决定了观察距离的不同。但艺术观审中的“距离”则是一种超实用的审美距离;是日常心理距离向审美距离的跨越。由悲喜剧中的距离审美和假定性心理图式,展开接受美学的距离视野,以此论证艺术与生活中观审距离的生成。接受美学系统阐述了审美距离的生成在于“意义”与“自我感受”的连续性,即审美最佳效果的适中距离,而悲喜剧的艺术接受,最为典型地解释了审美距离的复杂性质;同时,从“生活”中的观审跃升到“艺术”中的观审,也需要心理“距离”的产生,它是两者转化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3.
指示词的选用通常由实际(时间或空间)距离决定,但是在应用中,当实际距离与心理距离不一致时,其选用由心理距离决定,语义异常因此产生。指示词中最常见的三类词即人称、时间和方位指示词都会发生语义异常现象,往往导致不寻常的会话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学习心理障碍的机制、表现、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对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障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慈悲》的悲剧美源于莫里森采用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时空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场景设置的距离化,使小说与读者之间拉开一段适当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了非凡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会话"合作原则"后,众多语用学家和学者都对违背合作原则时产生的会话含义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研究,而对遵守合作原则却研究甚少。如果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遵守合作原则所带来的心理距离效应,也就是说,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感会因为严格遵守合作原则而变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语言使用者提高语用能力,减小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感,从而使对话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增进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7.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都会积极的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交际环境。为了交际目的实现,礼貌原则就会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到会话当中。但是无论什么原则都必须服从且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原则有时候也无法照顾到双方的心理通融;在特定的场合中,人们还可以的使用该原则制造交流障碍,以期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礼貌从某种角度上说,实际上是拉开了会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礼貌源于修养,修养注重正式的程度,而正式在一定的场合中,意味着距离,距离原生于陌生。礼貌原则的特定使用是使关系陌生化的一种有效的变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群体的心理需求,需要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学历背景群体在时间管理、学习氛围、学习动机、行为习惯、情感支持上的差异性.初步研究得知,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的心理需求可以分为学习动机、时间管理、行为习惯、情感支持和学习氛围五个因子,不同学习群体在心理需求的各个因...  相似文献   

19.
本从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远程教育的特征及心理教育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在远程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远程教育心理网站的构建,实现了对远程学习的人关怀和情感交流,对学习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