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它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现代知识观的要求,不断深入地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手段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条必由之路。 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心智的产物,是普遍真理;而现代知识观则更加强调知识的个体性、易变性、实用性和情境性,强调知识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变化、开放的以及依存于认识主体之中的。按照现代  相似文献   

2.
摘要:人类的知识观历经三次演变,形成了后现代知识观,其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多元性、情境性、个体性和生成性。现代大学外语教学既要传播和应用确定性知识,同时也要突破确定性知识观的局限性,摒弃经验论的不充分性,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不确定性知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知识观,体现知识的情境性、生成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传统知识观基础上的教师知识观,把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基本定位在学科知识体系上,这种学科体系的教师教育理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建立在后现代基础上的知识观则强调知识的批判性、生成性、个体性、情境性、价值关涉性及隐性。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观基础上的全新教师知识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的思想变革,其理论的起点之一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新知识观的确立。知识的性质从确定性到生成性,知识的属性从外在性到属人性,知识的获得从接受式到批判式,知识的价值从力量到精神。后现代知识观是对现代知识观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的思想变革,其理论的起点之一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新知识观的确立。知识的性质从确定性到生成性,知识的属性从外在性到属人性,知识的获得从接受式到批判式,知识的价值从力量到精神。后现代知识观是对现代知识观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观也发生了改变,从现代知识观转变为后现代知识观,具体表现为:知识的本质从绝对真理到生成建构;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知识的范围由普适性知识到情境化知识。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知识观,教学实践也应该有所改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过程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观也发生了改变,从现代知识观转变为后现代知识观,具体表现为:知识的本质从绝对真理到生成建构;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知识的范围由普适性知识到情境化知识.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知识观,教学实践也应该有所改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过程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发展,教育学界从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知识转向重视教师实践知识。但在此过程中,教师知识是否会落入到个体性、情境性的陷阱中,而越发淡化其"专业"特点,也引发一些学者担心。本文对教师实践知识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剖析,并对个体——社会互动中的教师实践知识管理进行阐述,试图给目前教师知识的"去专业化"拉一点刹车。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的思想变革.其理论的起点之一是对传统知识现的扬弃和新知识观的确立.知识的性质从确定性到生成性,知识的属性从外在性到属人性,知识的获得从接受式到批判式,知识的价值从力量到精神.后现代知识观是对现代知识观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11.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课程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创建。传统知识观导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单一化和静态化,语文教学关注确定的理性知识;现代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创建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不仅关注陈述性的知识,也要关注程序性知识、语用学知识、缄默知识,建构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创建.传统知识观导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单一化和静态化,语文教学关注确定的理性知识;现代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创建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不仅关注陈述性的知识,也要关注程序性知识、语用学知识、缄默知识,建构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苏红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154-156
处于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中,知识教学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究其实质,主要是因为现今的知识教学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其作为人所具有的个体性。现在知识教学方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真真切切把学生看成是个体的人.从他们自身需要出发.促使他们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关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主要从内涵、特征、内容、作用以及生成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反思而形成的内隐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默会性、综合性、反思性等特征,是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知识的统一、个人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的统一、教学观与学生观的统一.教师实践知识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与专业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教师培训、自我反思以及知识管理等手段获得实践知识.部分研究者对教师实践知识持赞同态度,同时少数学者坚持理论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个体知识观及其对教师知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个人所具有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的理论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知识是个体性知识,其特点有整体性、实践性、建构性、动态性等。教师知识观的转变,对教师知识管理的目的、内容、方法等都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观的转型与教师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知识观的变化这个角度,指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下其知识动态建构的重要性,并深入教师工作的“现场”,从教师特定的专业知识场景来探讨教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所思考的具体问题是:知识观的转型对教师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知识观及其变化是如何体现在教育情景中,从而触及与引发教师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知识观是课程观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观的变革。与现代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知识的生成性、知识的个体性、知识的境域性和知识的非良构性。与此相对应,形成了以对话课程观、自主课程观、本土课程观和实践课程观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