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出版业都在谋求最大限度地加快出书时间。因为这不仅可以尽快达到宣传效果,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极为有利的。过去认为,加快出书主要是印刷厂的事,实际上出版社在这方面有许多事可做,甚至可以说出版社所起的作用不下于印刷厂。苏联的出版社近些年来也提出这个问题,特别是希望通过在编辑工作中引进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同时也迂到不少困难。现将他们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出版业也和其它行业一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版社不仅从数量上有大幅度增加,由1978年105个增加到目前的560多个,翻了两番多,而且在出书的规模和质量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全国出版图书14994种,1998年达到了13万多种,出版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勿庸讳言,出版行业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美中不足和缺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绝大多数地方出版社形象雷同,缺乏特色,说句不恭的话,如果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两湖两广等地出版社名称交换一下,似乎不会令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安。当然,许多兄弟出版社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作了努力,正在着手改变这个不利于我国出版事业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难堪  相似文献   

3.
入世对文艺出版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既是发展、机遇,又是冲击、挑战”,主要将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直接影响文艺出版社的出书结构。过去出版社出书分工都比较细,专业性也较强,科技出版社主要以科技图书为主,而文艺出版社主要是出版一些文学艺术类的图书,严格的分工也就限制了出版社的发展。多变的图书市场将会打破这种分工细的出版界线,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必然要受到影响,如果坚守原有的办社思维和出书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版社的生存。不做及时调整,改变原有状况,出版社必然被淘汰。就文艺出版社而言(只限制在文艺类图书上)特别…  相似文献   

4.
3月31日,台湾皇冠、时报和圆神三家出版社分别推出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美丽的权利》三本新书,首次尝试三家出版社同时出书、联合促销的新方法。 以往出版社在出书时往往希望自己所出的书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视出新书为最大机密。但在市场上新书推出日益频繁的情形下,为加深读者对作者与作品的印象,出版业者尝试以联合促销的方式来打开市场,这不失为别具一格的促销新方法。 三家出版社最初分别向龙应台约稿。这三本新书各有不同的方向与文字风格。如果结合促销不仅不会形成购买上的冲突,反而能吸引不同读者的注  相似文献   

5.
图书出版周期长的问题,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多少年来人们为之呼吁,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原因何在?对这个问题,由于人们所处地位的不同,说法各异。一般说来,作者埋怨出版社拖沓;出版社埋怨印刷厂不能及时排印;而印刷厂则埋怨出版社的书稿不能做到齐、清、定,校对时间长,改动大,还要等发行所的征订数字,延误了出书时间。笔者认为,图书出版周期缩不下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情况都属客观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出书周期。但造成出书周期缩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于出书周期各环  相似文献   

6.
近来,陆续接触到地方出版社(未包括上海各社)报给国家出版局的1982年出书、发稿或选题计划。这些材料虽尚未反映所有地方出版社的年内设想(收到的计划占地方出版社数字的三分之二左右),然而从中可以看出地方出版工作的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这批计划反映了地方出版工作由前两三年主要表现为出书数量的连续大幅度增长(如1980年即比1978年翻了一番),转到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书刊质量的提高和出书特色的形  相似文献   

7.
金辉 《出版经济》2001,(4):17-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版社、出书品种和好书都大大增多,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相应的作用。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图书的印数锐减,库存积压严重,不仅给出版社的经营带来困难,也引起社会上一些人士的关注。上述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如何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出版业在一定时期均衡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图书市场一直采取均衡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地区均衡,大多数省市都有6-7个出版集团(过去为出版局)直属出版社以及数量不等的大学出版社;另一方面表现为出版社规模均衡,个头都不大不小.1999年全国实际独立核算的出版社530家,年平均造货码洋8232万元.年平均出书品种250种.[1]由于规模小,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技术上也处于劣势,只能低效生产、粗放经营,从而失去大国大市场之优势.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长期而合理存在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9.
十年动乱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把出版工作推到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出版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出书难,买书难”的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了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出版社尤其是大学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迅速成为我国出版行业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的出版队伍迅速壮大,出书品种急骤增加,出版改革逐步展开。然而,时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的特色,主要靠图书的特色来体现,而图书的特色,主要靠选题设计来实现。因此,为了出好具有特色的图书,从而形成和突出出版社的特色,在选题设计时,就不能忽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选题设计的大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出版工作的根本方向。这个根本指针和根本方向,就是出版社一切工作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出了偏差,就会产生误导,甚至捅大漏子,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但是也不能忘记自己这个出版社的基本出书方向(或专业分工),这实际上就是指出版社的特色。一段时期来,这个方向被严重地忽视了。一些出版社在选题设计上,虽说大方向没出大问题,但忽视了自己的基本出书方向和专业分工,不顾自己的专业优势、编辑特长,似乎什么样的选题都可设计,什么种类的图书都可出版。有的非自己所长的选题,占到年选题种数的60%以上。结果不仅图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影响了本专业图书的出版,还在社会上造成大量的重复读物,加大了宏观  相似文献   

11.
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出版当然不能例外。近来,在出版、发行方面,由于也开展了竞争,已有力地促进了出版发行工作。不少出版社都力求加快出书速度,以提高自己出版物的竞争力,这真是大好事。前不久,湖南人民出版社就在《征订目录》上公开声明保证出书时间快,事实上,有些出版社也确实大大改变了过去出书大部分延期的局面,特别是有些地方出版社,发征订目录后,二、三个月就能把书发  相似文献   

12.
七月中,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在包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时,听取了部分专家、作者对该社现代文学出书工作的意见。出版社要有个性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瑶一开始就谈到出书特点问题。他说:“出版社要有个性。专业出版社自不必说,就是综合性出版社,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出书重点。解放前的商务、中  相似文献   

13.
出版社要依靠专业特色创造品牌,依靠品牌求生存求发展,这个观点早已被大家所公认.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出版社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出版社对按专业特色进行选题策划重视不够,盲目追逐市场热点,热衷于跟风出书,选题全面开花,以追求单本书的那一点点利润,靠出书量取胜,这样不仅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使已建立的图书品牌也会丢失.  相似文献   

14.
谈判桌上: Z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一本《行政管理学》的讲座稿,除交C电台广播外,又找到S出版社,谈判出书问题。谈判进行了三轮。第一轮谈判,中心是“买牌子”。只要出版社给个招牌,编个书号,就可以拿到总定价百分之几的报酬。出版社觉得这种卖牌子的作法不太光采;而且大门一开,往后出书质量难以保证。因而没有达成协议。第二轮谈判,中心是“利润分成”。就是书出来以后,不管赚多少钱,都由供销单位和出版社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虽说“分成”这个词儿也不好,但出版社为了取得较畅销的  相似文献   

15.
曲阳 《出版参考》2006,(7S):35-35
据鲍克公司估计,2005年美国出版图书量减少9%,出版业大多数成员认为,多年来出版图书过剩问题应当加以纠正,不少人说下降得还不够,而且主要是中小出版社少出书,应当减少的大出版社恰没有怎么减少出书。  相似文献   

16.
选题策划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出版社的出书特色、出版社在市场中的定位、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甚至出版社的壮大和发展都与之密切相关。选题策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少,本文就此谈些自己的看法。一、选题策划应遵循一定的科学的原则1.把握市场需求。要策划适销对路的选题,首先必须了解图书市场需求。这一做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提倡的市场调查。所谓市场调查,就是要对读者要求、作者状况、其他出版社的出书情况以及本社的出书优势、发行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市场调查的方式是多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出版改革向纵深发展,出版界内部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多年以来,我国出版界投入大、产出低,消耗大、成本高的现象相当严重,整个出版行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缺少活力、缺乏特色、低层次重复盛行。虽然我国出版业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也涌现出一大批名社好书,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版的水平,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距离。从量上看,即使是我国的一流出版社,离世界一流出版社的出书总量也还有极大的差距。从质上看,困扰我国出版界的低层次重复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有相当数量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赵强 《出版参考》2007,(6X):10-10
在中小出版社而且是比较弱势的出版社,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编辑的生存状况令人沈心。随着老一代编辑基本退出,这些社的编辑队伍几乎到了青黄不接、危机四伏、人才大量外流的局面。还在思考选题、正常出书的编辑很少。有的社也就是几个编辑在那干活。其他的编辑或者是没有强势选题而在那歇工,或者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合作出版、自费出书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出版业由总量增长到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各地出版社正在努力调整结构,优化选题,合理控制出书总量,努力提高图书品位和质量。 从1994年全国出版社的图书选题看,出书品种都相应作了必要的调整与压缩。以117家社科出版社为例,除个别出版社根据自身事业发展和实际需要略有增加外,一般都有所下降。117家出版社计划出书14859种,平均每社127种,比1993年的平均168种,减少了32.28%,军队7家出版社,平均每社133个选题,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3%。上海出书历来比较稳定,今年仍保持去年的水平或略有下降。浙江人民出版社选题品种减少了6%。  相似文献   

20.
所谓藏书结构 ,指的是收藏范围、书刊结构、特色建设和入藏复本量等。1 收藏范围山东省出版总社下属共有 1 0家专业出版社 ,不同的专业出版社有其共同的藏书范围 ,这就是都要收集有关出版专业语言文字方面的书籍 ,但就其主体部分而言 ,都随着专业出版社的不同出书范围而有差别。如人民出版社出书范围限于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 ;教育出版社出书范围限于教育 ;美术出版社出书范围限于绘画、书法、摄影等方面 ;文艺出版社出书范围为文艺作品及文艺理论研究。各专业出版社的图书馆必定要收集与本社出书范围相应学科的书刊 ,只有这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