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伟壮观的侗乡"龙津风雨桥"原为芷江"龙津桥",座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她横跨(舞)水河之上,连接东西两岸.桥长252m,比久负盛名的广西三江"程阳桥"还长185m.所以世人称之为风雨桥之最,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侗乡风雨桥",并被收录世界吉尼斯记录.  相似文献   

2.
蒋国经 《湖南档案》2011,(11):17-20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源师范,1922年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出色完成党组织的各项任务。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3.
蒋国经 《湖南档案》2010,(11):11-14
清末“湘水校经堂”力倡教学内容服务于社会实践而闻名全国,另一所与之完全类似的书院——“沅水校经堂”,因其僻处湘西边远之地的沅州(即今芷江),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蒋国经 《档案时空》2011,(11):17-20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源师范,1922年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出色完成党组织的各项任务。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5.
“芷江鸭”又日“紫姜鸭”或“仔姜鸭”,自元朝以来,就是芷江侗民在“中秋节”、“重阳节”必做必吃的传统食俗。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显示出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生命力。作为侗民族文化灵魂三宝的大歌、鼓楼、风雨桥正是该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尤其是侗族大歌,其“以歌为媒、以歌传情、以歌见证民族发展轨迹”的方式使其成为侗族人民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象征,侗族因此也被誉为“最善于唱歌的民族”。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也相继走进村寨的各家各户,媒介中不断重复展现或宣传的现代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无不冲击着侗乡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7.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对外公布日本在芷江投降的一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是由当年美国飞虎队驻军芷江的通讯兵约瑟夫·德特意拍摄.  相似文献   

8.
李静 《中国广播》2008,(11):13-16
2008年7月1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走进了深圳广电集团新闻频率(先锋898)的直播间,成为一档广播直播节目——《民心桥》的嘉宾。在节目中,他由衷地说:面对麦克风,就好像面对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盛赞《民心桥》节目是“党风桥”、“政风桥”,是“党心桥”、“政心桥”。  相似文献   

9.
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它更名于何时?流行的说法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其实大谬不然。根据最近着到的一帧旧照片,应是民国十七年(1928),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更名。 这帧旧照片,现珍藏于甘肃省档案馆。题为《兰州饥民在中山桥乞食状况》,满目哀鸿,景象惨然,反映的是昔日甘肃大灾荒的真实一幕。虽无明确拍摄时间,却隐约透露出历史的鳞爪,等待我们去捕捉轻纱遮俺着的“谜底”。 照片以中山桥为背景而摄。且看,高耸的桥前牌厦赫然在目,其上悬挂着长方型牌匾;名曰“中山桥”,自右横写,魏体榜  相似文献   

10.
向国双从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一位久驻海疆的坚强战士,立过战功,受过奖,经过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他从习武到从文,数十年来用手中的笔撰写人生的春秋,揭开侗乡鲜为人知的史实和芷江数千年的历史.500余万字的文稿和编著,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他纤弱的病体和两鬓银发才能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在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内,记载着一位抗战时期著名的芷江中美空军陈纳德“飞虎队”中的空军英雄,他就是号称“云天鹰”的中国飞行员卢誉标. 194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青年卢誉标闻知日寇蹂躏中国大地屠杀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怀着对祖国的深爱、对日寇侵华残杀我中华儿女、掠夺我国家财富暴行的切齿仇恨,他毅然归国,报名参加空军,投入抗日洪流,参加盟军东方战略空军的飞行大队,来到湖南芷江机场担任第五大队十七中队中国空军飞行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惟一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盟国空军援华抗战历史的“飞虎队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北侧,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重要展区之一,由修建于1943年的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俱乐部以及奠基石、中美苏三国空军纪念碑、新建成的展览馆、和平友谊林等组成。该馆所展示的1000余件抗战档案与实物,均为首次在芷江向世人亮相。  相似文献   

13.
冯茵  代红 《兰台世界》2007,(4X):55-56
解放前清华风雨历程中,只有一个人,“他一生的业绩和清华结合在一起”(陈岱孙语),他就是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8)
1996年度“陕西新闻奖”新闻图片获奖目录(共24件)标题单位作者●一等奖(4篇)第一次“合影”新华社陕西分社陶明孩子上学“走钢丝”谁来修座“平安桥”三秦都市报杨小兵久病床前有孝媳陕西日报张学斌徐秦生高疆抱病迎大考爬地答卷得高分西安晚报张波●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离开雅虎(中国)的消息公布后,谢文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2006年11月28日,谢文在网上以苏东坡词《定风波》表达自己当下“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芷江是湖南西部的一座宁静秀丽的古城。明山叠翠、秀水拖蓝、龙津春浪、雁塔秋风、谯楼月朗、景星庆云、七里桥松等八大名景,点缀在古城内外,使这座古城更加绚丽多姿。在抗日战争时期,芷江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飞机上百次狂轰滥炸,致使这座美丽的古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据统计,从1938年11月8日至1945年2月,破坏极为严重的轰炸就有38次。日军出动飞机513架次,投弹4731枚,炸死445人,伤393人,伤亡人数占芷江城当时总人口约8000人的12%(不包括沦陷区来芷暂住的人数),炸毁、焚烧房屋3756栋。  相似文献   

17.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9,(6):837-837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10月31日上午正式建成通车。 从上海浦东通往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采用“南隧北桥”(预留轨道交通线)的建设方案,南起浦东五号沟、经隧道抵达长兴岛,再经大桥抵达崇明岛陈家镇,全长25.5km。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风雨,一百届辉煌;中国的窗口,广州的荣光。2006年10月,“广交会”(全称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迎来了第100届这一划时代的盛大庆典。对于媒体来说,“百届广交会”必然是一个比拼新闻、广告、受众等各种资源开发的竞技场。广州的各大报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各施奇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特刊大战”。  相似文献   

19.
“他们都是大名人、大忙人,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他们的回信。”近日,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区城南小学六年级学生张艺译相继收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回信。  相似文献   

20.
赵州桥(正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南北横跨于jiao河之上。据史料记载,此桥约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91—599年),由赵州石匠李春设计并督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保存最好的巨大单孔敞肩石拱桥,在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的桥梁工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古今中外莫不效仿。自古就有“天下之雄胜”的美誉,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