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埃落定》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埃落定》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关键人物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原型,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老麦其土司代表着世俗欲望;书记官翁波意西是先进理念的代言人;傻子二少爷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另类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
《东藏记》中人物众多且主要围绕家族谱系关系展开,类似《红楼梦》大观园的感觉。人物形象性格各异,生动鲜明,而人物性格也在随时代、环境、个人成长而变化。书中主要人物并未工笔细描,但读者却能看到他们的神情气韵,一如中国古典水墨画。  相似文献   

3.
物语文学的出现,在日本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落洼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从短篇向长篇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本文试图对《落洼物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述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功过,从而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红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采取一个人物的命运贯穿始终的手法,而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刻画出了许云峰、江姐、齐晓轩、华子良等一个个不同鲜明个性的英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后的今天.这些爱国先驱们的高大形象更是放射出异常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及满腔热忱的同情,同时,体现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一代“新人”的觉醒,进而标志着封建社会即将全面崩溃的朕兆。  相似文献   

6.
王刚的《英格力士》描写了在文革时期的乌鲁木齐,一群少男少女学习英语的经历。通过少年刘爱的生活自述,反映了"文革"期间的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本文从文革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群像、文革时期对少年的压抑教育、少年成长的潜意识原因等三个方面论述那个特定时期一个少年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7.
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如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等.本文将对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在理智与情感的纠葛中,人性善恶与命运沉浮的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回族女作家霍迭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如韩子奇、粱君壁、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等。本文将对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在理智与情感的纠葛中,人性善恶与命运沉浮的背后所隐舍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具现代主义特点的“现代派”小说,但对其主要人物形象的评论众说不一,许多评论家认为他们是抗日的英雄,文章就其人物的行为主观性,还原人物将觉醒而未觉醒的非英雄的本真形象.  相似文献   

10.
马雯雯 《文教资料》2010,(11):14-16
作为《雷雨》中的灵魂人物,繁漪、周萍和四凤极大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造成剧中人物命运悲剧的根源亦在此三人的现实纠葛。繁漪是最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周萍在养尊处优中形成懦弱无能的处事态度;四凤却是最为天真纯洁的人物,她的出现拯救了在畸恋中苦于无法自拔的周萍.引起后文繁漪直接的爆发.最终推动人物走向灭亡。本文在解读繁漪、周萍和四凤的三者关系之上.试图探析人物内心的性格对推动全局情节环环相扣所起到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桃花扇》中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人物三十多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妓女艺人,写出了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政治态度、处事哲学、性格特征,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很少有雷同。本文简要谈谈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红字》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桑是美国19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从人性论出发,追求一种超凡人圣的、完美的精神境界,探索过去时代人性中的隐藏着的罪恶,从而相应地暗示出自己时代的各种社会矛盾。《红字》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天才,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情节以及神秘的气氛,使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真正达到“人心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王维 《文教资料》2013,(33):9-10
拉斯蒂涅、高老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是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各自有着深刻的意涵。拉斯蒂涅的转变代表着金钱魅惑下贵族后裔的蜕变,高老头的遭遇控诉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对道德伦常的践踏,鲍赛昂夫人的命运揭示了贵族妇女的历史性衰败,而伏脱冷则很好地充当了作者批判社会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4.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的明珠,也是我国古代艺苑的奇葩。剧本自问世以来,就象一颗灿烂的明星,一直以它夺目的光彩吸引着读者和观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爱不释手的艺术珍品。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它这么喜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创造了几个性格鲜明、丰满,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并且通过这些鲜明的艺术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歌颂了敢于向封建势力进行突击的青年  相似文献   

15.
黄志基 《文教资料》2008,(16):16-18
<水浒传>显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许多英雄人物不仅个性鲜明,令人喜爱,而且在性格与环境的结合上.写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和转变,完成了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创造.<水浒传>中的正面人物,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理想色彩,表明人物创造的典型化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理解的烛照.这跟水浒故事在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分不开,这一点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人民群众对斗争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丰碑》     
本板书力求通过简笔画和重点词语,形象、直观地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板书的整体布局和插图情景相一致,学生便于理解。板书的背景是学生学习一二自然段后师生协同绘制的简笔画大雪山。这一教学情景再现了文中所描述的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种寒风呼啸、大雪漫天的情景之中,更好地了解当时气候的严寒和行军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板书的中间绘制了一座高大的石碑图,它巍然屹立,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这样,既可以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又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碑”的本意,而且还能结合板书…  相似文献   

17.
《丰碑》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一首童话诗。我在教学本课时以言简意明、准确生动、系统科学为原则设计了板书。一、画龙点睛,揭示中心。在本课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贪”字,指导学生采用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表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朗读、研讨、表演、评议的过程中,凭借板书中老太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相对应的“贪”字,去理解感悟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贪”字的逐渐变大,把老太婆贪得无厌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出了文章的重点,点破了难点,点到了实质,点通了关键,促进了学生…  相似文献   

18.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主要人物迪克·戴弗的悲剧体现了作家的悲剧人生观 ,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人物本身的不同于常人的品性与特质也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 ,其具有神话文化色彩的悲剧原型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赵春敏 《教学随笔》2016,(5):146-146
关于《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一个最好的著作,在其中,他塑造了方鸿渐等典型的人物形象,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其中,包含了浓厚的讽刺意味,增加了这部作品的研究价值。对于本文,集中精力描写了《围城》中很多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给读者很多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万启霞 《阅读与鉴赏》2006,(10):48-52,55
在掌握了《雷雨》的剧情,品读剧本语言,又观看了电影以后,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由于观看了电影,学生对剧中角色也有了比较具体的情感体验,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但是,我总感觉这样的赏析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学生似乎也觉得意犹术尽,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