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雨萌 《声屏世界》2022,(3):115-117
真实电影是一种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文章以声音为主题对真实电影创作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三部影片《我是一个黑人》《西伯利亚的来信》《利维坦》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分别从声音与图像的关系、电影的作者权、图像所有权、纪录片的客观性等方面入手,解析声音在真实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是一部史诗性的、能让人触摸到中华民族灵魂的系列电影纪录片巨作。本文对已经公映的四部片子———《英雄时代》、《青铜的光辉》、《礼乐与争霸》、《铁血帝国》 ,从内容选择、真实再现、细节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田锦霞 《青年记者》2016,(30):68-69
领袖人物是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此类纪录电影在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被称为中国电影“专家奖”的金鸡奖中最佳纪录片的总体获奖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及《走近毛泽东》5部影片均为领袖人物题材,占获奖总数(共计26部)的近20%.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无疑是我国纪录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领袖人物纪录电影在我国纪录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笔者试图分四个阶段对新中国领袖人物纪录电影的创作演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两部引人关注的自然大片.一部为中国导演陆川执导,中外联合拍摄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该片2016年8月12日在国内上映,取得了6633万元票房,①刷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纪录.另一部为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共同执导的《地球四季》,影片2016年9月27日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与好评.②两部影片同属动物题材的自然电影,从制作手法来看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融合,即拍摄期间,全部以纪录片的方式客观记录和拍摄,最大限度保留和还原动物的原生态表现;在制作期间,运用后期剪辑技术,将前期拍摄素材剪辑成按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剧.除了类型相同,较长的拍摄周期、精良的制作团队、震撼的视觉呈现、明星配音阵容等相似点都很容易让人将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讨论.然而,笔者发现,两部电影在叙事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对此展开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用幽默的态度纪录生活菲利普·杜提尔是比利时国家电视台的著名纪录片导演,他创作的多部纪录片作品,在法国FIPA电影电视节上获得奖项,包括《报纸头版的高超水平》,《老鳄鱼与小雏鸡》等等。近年来,他与刚果电视组织合作,成功地制作了调查报道类纪录片《报答"比利时伯父"》,并获得好评。《报答"比利时伯父"》是菲利普·杜提尔在刚果(金)完成的纪录片,讲的是历史问题。从1908年到  相似文献   

6.
正一、少数民族纪录片的现实图景我国少数民族纪录片创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首次将摄像用于田野调查,拍摄了关于苗族生活的影片。3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影摄影场"先后拍摄了《奉移成吉思汗灵柩》、《西藏巡礼》、《新疆风光》;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展示蒙、藏、回、苗、彝等各族人民抗战情况和风俗人情。50年代,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团结,许多宣传中央民族政策和反映民族地区解放后新气象的影片相继问世,如  相似文献   

7.
姜在青 《今传媒》2012,(3):77-78
纪录片,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产生了。在电影产生的初期,我们所看到的影像都是纪录片,它们拍摄的都是真实的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从它的诞生到现在,纪录片在中外的发展状况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在叙述手法、细节刻画还是思维角度等方面都各有其特点,但又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本文将通过对《微观世界》《森林之歌》这两部题材相似的自然类纪录片在叙事手法和细节刻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中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战势引起国际社会关注。2月,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带领摄制组来到中国,他此行目的是拍摄一部关于中日战争的纪录片。到中国之前,伊文思已是享誉世界的纪录片导演。凭借实验性纪录短片《桥》(1928年)、《雨》(1929年),他在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显示出才华,1936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西班牙内战的纪录片《西班牙的土地》,在积累了实地拍摄战争题材纪录片经验的同时,也坚定了他用影像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决心。伊文思此行的目的,是用影像记录在日本法西斯侵略下遭受浩劫的中国,获取世界各国的同情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颖 《现代传播》2004,(4):122-123
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 4个年轻人 ,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 ,从《家变》、《破浪》到《白痴》 ,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 2 0 0 0年 ,宣言发起者拉斯冯蒂尔凭借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到今天 ,DV电影在各种电影节获奖已不是少数。DV传入中国以后也是佳作不断 ,当代DV人创作了《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一些不错的影片。以吴文光等人为代表的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用DV开创了既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也不同于实验电影的新型纪录片天空。D…  相似文献   

10.
正【相关链接】高正,原名郭震,电影演员、导演。1922年出生于北京。1946年,考入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参加了两部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演出。20世纪50年代,参加演出的影片近20余部,并担任《聂耳》的制片主任。1960年起,导演《激流》、《秦娘美》、《平鹰坟》、《桔园情》等影片。1985年,担任12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总导演。参拍的纪录片《记忆电影》,荣获第25届夏威夷国际  相似文献   

11.
刘媛媛  刘威 《出版广角》2016,(14):82-83
比尔·尼科尔斯的《纪录片导论》主要阐述了2000年之后电影纪录片的创作情况.从2001年的第1版到2016年的第2版,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中的理论不断进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的类型”“电影世界中纪录片的位置”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国外有着一定的发展,早在1982年,莱斯·布兰克拍摄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名片《陆上行舟》的纪录片《电影梦》,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幕后纪录片。好莱坞很早便有为电影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公司。此类纪录片通常被剪辑成半小时左右的片段,在电视台播放或随DVD发行。  相似文献   

13.
戴元初 《视听界》2011,(5):115-115
近些日子,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执导的《海洋》在各地上映,看了的朋友大都说好,有赞叹自然之神奇者,有感慨人类之残暴者,也有沉醉于电影音乐者,当然也有批评其没有主线,近乎央视《动物世界》节目者。然而,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一部纪录片引起了这么多人关注,并不多见,相信有很多中国纪录片拍摄者对此会很艳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的进步,影像创作手法的不断更新,涌现出一批像《故宫》《河西走廊》《敦煌》《外滩》《冈仁波齐》等制作精良意义深刻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它们都在保证纪录片特有的纪实属性基础上,融入了电影化的影像品质和戏剧化的故事结构。本文通过对当今电视纪录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影生产模式、视听语言和叙事结构的案例分析,探讨新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毕小刚  鲁澧  成长 《新闻前哨》2004,(10):47-48
1895年3月,法国人路易·卢米尔用短片《工厂的大门》展现了他的发明,于是电影就以纪录片的形式诞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匈牙利电影家贝拉·巴拉兹提出:“纪录片负有用画面纪录人类历史的伟大使命”。可见,纪录片在人类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影视中的基本表现形式——画面在纪录片  相似文献   

16.
记录电影《四个春天》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纪录片,它从人文纪录片的视角记录了两位老人四年间平凡的生活,记录了普通百姓的真实情感,引发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本文试图从形式与内容、影片承载的社会意义及非虚构叙事的表现手法等几方面,分析《四个春天》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7.
一在西藏城乡沉浸在纪念和平解放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欢腾的西藏》、《百万农奴站起来》、《故乡行》等近20部珍贵历史资料片重新与观众见面了,40年新闻纪录片回顾展是大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藏记者站还推出了《我们走过的日子》、《雪城春曲》、《喜马拉雅—山谷》、《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50年代的西藏社会》等5部新纪录片,使人们再次领略了一  相似文献   

18.
《今风细雨江湖·德建》(以下简称《德建》)是央视五套体育纪录片栏目《体育人间》推出的一部体育人物纪录片,曾获得第21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目体育纪录片评委会大奖。该片呈现的是一名普通少林寺僧人释德建为人免费看病、习武、授徒的僧侣生活以及回家探望病重父亲的生活画面。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两年,我们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文献纪录片《俞秀松》,另一部是文化纪录片《周家三兄弟》。《俞秀松》获得了浙江省优秀电视作品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周家三兄弟》浙江省优秀电视一等奖、中国优秀对外电视节目“彩桥奖”一等奖。作为作者,在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粗略的感性认识,那便是电视纪录片务必求实、求真。一、求实纪录片的本质功能是真实地纪录客观的人和事,它主要反映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主流。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它的这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年新拍摄影片达到了500多部,竞争也日益的激烈,电影营销宣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票房的水平,可谓"成也宣传,败也宣传"。电影营销方式也在追寻规律的同时,探索着更好的方式。于2011年12月16日上映的张艺谋的呕心沥血之作——《金陵十三钗》,在电影营销中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纪录片营销的形式,赋予了纪录片在电影营销宣传中的新使命,创造出属于电影的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