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凭借“思考·练习”落实语言训练□湖南江华城关一小黄剑涛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的“思考·练习”,体现了语言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注意联系训练项目,提示训练的重点、难点和方法;练习题则以理解、积累,运用词、句、段以及朗读、背诵、复述等,表现...  相似文献   

2.
3.
凭借思考·练习优化教学结构──谈高年级思考·练习的教学杨士孟一、吃透编者意图。把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高年级部分,在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之后,均编排了思考·练习。其编排意图和编排规律可从第八册第六组、第七组中略见一斑:讲读课文一般出四一六个题目,...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修订版)中的“思考·练习”体现了3个“注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的感悟、积累、运用;注重引导把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开去。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的学习为灵活的学习。“思考·练习”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阅读训练的自主性 古人曰:“学贵自悟”。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自读、揣摩、感悟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鉴赏,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各自注重的阅读焦点,有自己阅读的程序和方法,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和见解自然也就各不相同。修订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令人失望:它并未忠于原著,对曹操的美化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可是有篇吹捧文章却说该剧遵循了原著拥刘贬曹的的倾问,还誉之为“一座丰碑”,这是值得商榷的。 原著第31回写官渡之战后,父老数人求见曹操,操命入帐中赐坐,并取酒食绢帛赐老人而遣之。电视剧据此大做文章,父老代表民众向曹操敬酒,操以酒酹地复昂首挺立于黄河岸边的高山之巅,形象高大雄伟。这分明是仿效电影《大决战》把曹操这个人物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相提并论。又据原著,冀州城破,陈琳被俘,操a“赦之,命为从事”。电视剧编造了曹操命陈琳在袁绍墓前当众朗读檄文的情节:但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语文教材思考练习的设计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逐步由简单、机械的练习过渡到开拓性、发展性的练习 ,思考·练习也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把握好教材中的思考·练习 ,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具体地了解课文内容 ,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发展。一、落实简单练习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的初步要求 ,而一些简单练习可以成为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 ,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 ,由此突破口就可以向课文各部分发散、辐射。所以 ,简单练习…  相似文献   

7.
九义教材每一课后都编排了思考与练习内容.《思考·练习》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它有三个明显的作用:l、体现大纲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2、揭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文章特点;3、提供训练的途径.因此,它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凭借,也是教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课后的《思考·练习》.下面以《李时珍》课后的《思考·练习》第2题为例,浅谈它的备课要点.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课后"思考·练习"的设置上有了较大变化。本着"少做题,多读书"、"多积累、会运用"的精神,练习设置少而精,思维训练有梯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笔者试图通过人教  相似文献   

9.
①注音并解释:道()劲:_ _ _ _ _ _ _ _古拙():_ _ _ _ _ _ _ _② "错落有致"的意思是:_ _ _ _ _ _③文章中有哪些事例说明"见仁见智是很不同的"?请具体指出来(概括说明),并分出类别.事例1:事例2:事倒3:事例4:以上事例可分为两类:_ _ _ _ _ _ _ _是—类;_ _ _ _ _ _ _ _是—类.④ "这样"指代什么?⑤郑板桥是否糊涂过?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10.
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教学设计——《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建议□湖北省教研室萧惠珍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些“思考·练习”是编者针对本年段、本组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起着点明...  相似文献   

11.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丰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赞颂了红军将士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揭示了红军能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 设计理念: 1.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本节课在设计时体现信息技术营造情景的特色.通过多媒体展现了被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画面,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教师充满激情地引读,把学生带进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带进风雪弥漫的红军征途中,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2.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本节课时,教师在各个环节中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教给学生"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领悟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给予人们的深刻教育,理解文意为什么以“丰碑”为题。2.懂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每位同学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1.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表达中心上起的重要作用,体会详写部分的意思。2.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教具学具1.投影仪、胶片、录音机、磁带。2.印制好学生练习的投影片。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自读全文,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理解。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丰碑。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丰碑”一词出于课文哪段。3.学生读书、质疑、自悟:(1)为什…  相似文献   

14.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一、通读全文,读出“军需处长”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概述故事: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部队缺少御寒衣物,一位老军需处长将自己的御寒衣物让给了别人,自己却冻死在一棵树下,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打捞”故事中的主人公,“军需处长”这…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介 精读课文《丰碑》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不畏严寒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课文叙述的顺序;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使学生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湿润"、"晶莹"两个词语造句.  相似文献   

18.
《丰碑》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竟然未留一件棉衣给自己而被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互相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领悟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给予人们的深刻教育,理解文意为什么以“丰碑”为题。 2.懂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每位同学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通过《丰碑》一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克己奉公的精神;学习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红军队伍,不怕困难,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公的革命传统美德。教学难点:1.“丰碑”的含义。2.军需处长的精神与这支队伍胜利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板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