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剖析了兼类词、词类活用和同音词,指出维吾尔语虚词()是兼类词,维吾尔语虚词是同音词.与名词时位格形式()是同音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2.
兼类词的基本条件是:语音相同,词义相关。兼类词的特征是:至少具有两套对立的功能系统。兼类词的主要类型有:实词与实词的兼类,虚词与虚词的兼类,实词与虚词的兼类。兼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义派生,词类活用,模仿欧化语法。吸收方言用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兼类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兼类词是指具备两类或多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本文从兼类词必须具备的条件、兼类词和同音词、词类活用的区别、兼类词的类型以及兼类词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兼类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多义词、同音词和兼类词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初学者在理解和使用时往往容易混淆。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这几个不同的意义又互相有联系,这样的词叫多义词。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叫同音词。读音和形体相同,意义有联系的多义词中,有些具有两种以上的词性,表示两种以上的概念这种词叫兼类词。由上述概念定义可知,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同音词是数词同音,而兼类词则是一词兼有几种词性。多义词的多项意义之间互相有联系。转义是从基本义派生出来的;同音词(无论异形同音或同形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兼类词很早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所谓兼类词就是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通过兼类词与同音词、多义词、词的活用等语言现象之间区别的浅析,便可以初步确定兼类词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而活用词、兼类词、同音词三者,在音和形两方面完全相同,而在“义”方面,又呈现着种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常常混淆不清,存在着种种分歧。本文就怎样从词汇意义入手,辨析活用词、兼类词、同音词,谈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词在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高,是典型的一词多义,其语法意义也比较复杂,下面对■一词不同的词义和语法意义做初步的探讨。一、■在维语中跟一般动词一样作句子的谓语。常见的动词词义有“发生、存在、行、丰收”等  相似文献   

8.
■结构在维语里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它在构成上以及表示的语法意义上都比较特殊。对这种结构形式,国内出版的几种维语语法书都未涉及到。我们认为,它既然是维吾尔语(其实包括所有突厥语)中常用的一种语法结构形式,那么,在语法的研究上就应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加以研究。不能因问题复杂棘手,就采取回避态度。就现有的语言材料看,对■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维吾尔语摹拟词的研究滞后于其他词类研究,甚至于相当一部分语法教材回避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在实词和虚词之外另立一类,并未给予应有的语法地位。鉴于此,本文从共时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言事实描写的方法从摹拟词的语法功能,摹拟词与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的分析与比较等多角度地探讨摹拟词的词类归属,以期为将维吾尔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帮助学维吾尔语的非维吾尔族学生掌握摹拟词。  相似文献   

10.
词■这个术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某种语言全部的词,一是指研究词■的科学,即词■学。词■学又可以分为语义学、词源学及狭义的词■学等。汉语词■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它的理论和体系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它所研究的问题大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词,包括词的性质、词的结构、词的意义及造词的方法等;另一部分是词■,包括词的构成及词■的发展等。后一部分也就是狭义的词■学所研究的问题。下面根据词■学的系统,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要涉及的问题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后置词是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多变、语意抽象、功能复杂的一种虚词,它依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之后,并用一定的格位形式组成名词——后置词结构,表达在句中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归纳维吾尔语后置词的来源、定义、分类以及语法特征的同时,也对后置词研究发展提出一点拙见,希望能为后置词的学习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后置词是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多变、语意抽象、功能复杂的一种虚词,它依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之后,并用一定的格位形式组成名词---后置词结构,表达在句中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归纳维吾尔语后置词的来源、定义、分类以及语法特征的同时,也对后置词研究发展提出一点拙见,希望能为后置词的学习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义对应关系角度来看,同音词与多义词没有什么不同,二者都是以相同的语音形式单位对应不同的意义内容单位。所以要确立多义词的存在,就必须与同音词相比较,以便把二者区分开来。许多语言学家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胡裕树等曾谈到:“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同音词则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①韩俗等人则说得更明白:“同音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声音形式的词所构成的词与词间的关系,多义词是几个有联系的意义统属于一个语音形式下的一个词;换句话说,同音词是词与词的关系问题,多义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意义之…  相似文献   

14.
词性自动标注是对语料在高层次上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可以用于很多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程序当中。而维吾尔语和其它语言一样也存在词兼类现象。本文介绍了维吾尔语词性自动标注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采用Viterbi算法来进行词性自动标注。  相似文献   

15.
田永焕 《文教资料》2012,(32):110-112
从语言的类型学角度分,现代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它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少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往往可以体现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样的词到底只有一个词性,还是兼有几个词性?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成为语言学家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对语言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做一个简明的概括,另外通过形容词的兼类谈谈判定兼类的原则和标准,最后谈谈兼类与活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刘涤泉老师:要弄清“特别”一词究竟属于哪一类,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就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几类词的语法特点,但它的词汇意义政基本上不变。“特别”一词就属于这种兼类现象,它既可作副词,又可作形容词。如果作副词,就是虚词;如果作形容词,就是实词。如“今天小军起得特别早”一句中的“特别”,修饰形容词“早”,表示“非常”“与一般不同”的意思,作副词。而“小军的脾气很特别”一句中的“特别”是“谓语”;“他有一种特别的本领”一句中  相似文献   

18.
原裁 内蒙古师大《语文学刊》1994年第6期 本文认为多类词的特点是:首先是一个多义词,其次具备多种词类的语法特征和功能,再次是它的不同词类的语法特征和功能分别体观在不同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同一语境中兼而有之。因此,“兼类词”的说法有毛病,它与“兼语”“辞格兼用”中的“兼”字含义并不一致,而“多类词”的说法是妥当的,与“多义词”的“多”前后一致。 现代汉语中,多义词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存在于实词之间,也存在于虚词之间,甚至还存在于实词与虚词之间。像“锄、圆、少、笔、拥、遍、原来、没有、非常、让、从、或者,和、被、啊、错、分别、根本、活、根据、顺、在、跟、给、好”等词都是多类词。 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多类词必须坚持多类词的三个特征,要跟同形词、同音词和词类活用区别开来同形词、同音词不是一个多义词,就不可能成为多类词,如“打了大胜仗”的“打”读d(?),“买了打彩色铅笔”的“打”读d(?),它们虽然字形相同,但读音不同,且意义之间亳无联系。连多义词都不是更谈不上是多类词了。而“打了大胜仗”的“打”跟“打心底旦拥护”的“打”,尽管读音相同,但  相似文献   

19.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在、朝、给诸词被称为兼类词。也就是说,它们除了具备虚词中介词的功能外,还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具备实词中动词的语法功能。但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本中,只介绍了它们所具备的虚词中介词的语法功能,却没有对这些兼类词的另一种特性予以详解。这样,不少语文老师在汉语知识——词类的备课中,需要参考大量的有关资料,费了不少心机;授课时却由于课时不够等原因,一时难得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听课时也由于得不到系统的传授而如入五里云雾之中,常持疑惑态度。于是在作业或测验答卷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