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参考书强调《小石潭记》着意表现了柳公之“忧”,而笔者认为通篇还洋溢着“乐”的情韵。借苏东坡评价柳宗元《南涧诗》的话说,即是“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纵观全文,首段重点写“乐”,续段“忧”中有“乐”,三四两段字里行间虽流露出抑郁忧  相似文献   

2.
屈原忧患意识源于其前代社会各阶层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它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等。“忧国”体现在为国君昏庸而“忧”、为党人误国而“忧”;“忧民”寓于作品所表现的民本思想当中;“忧己”体现在:为得不到国君信任而“忧”、为志同道合者变节而“忧”、为自己孤立无援而“忧”。忧患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忧患意识、忧患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表现、宣泄。  相似文献   

3.
说忧患     
患,忧也,从心。且先不说其他,单从造字者的意图来说,可“将患”分为两部“,串“”、心”。将一连串的心串在一起,便“为患”。“患”,有忧患之说。何为“忧”?拆开来,便是一心一尤。意为以心为尤。唯心便是忧。忧从心中起,由心而生,有了忧便会引患。心中想得多了,以心为主,忧便  相似文献   

4.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辽阳市文圣区关工委以“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在永乐小学举行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①我们是光荣的“小红军”②向各路“小红军”授旗③这就是我们的旗帜④整装待发⑤“小红军”出发了  相似文献   

5.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诗作,从中可以窥得其文学笔力与思想情感。诗人以“忧”为核心字眼,忧人生短暂,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成,一个“忧”字道出诸多困境,但诗歌整体上并不幽怨愤懑,反而呈现出“忧而慷慨”的感情基调,这与曹操的政治理想和当时的时代精神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说文》心部训为“忧也”之字辨姚炳祺忧愁之忧,含义蕴藉,内容复杂,《说文》心部训为“忧也”或“忧貌”之字有二十六个之多,统言之皆为“忧”,析言之则有别,或曰“微别”。从这些“微别”中可以领略到“忧”义内涵之丰富多采,及其表达方式之多样性和复杂性,亦可...  相似文献   

7.
没有登过岳阳楼却写“登斯楼也”。这种“忧”和“乐”在别的地方也会有。《岳阳楼记》强调先忧后乐。忧是实在、根本、主题,其它的是衬托。乐是虚无不实。忧是本,乐是末,非存在。忧是楼记的核心词。忧是朝廷之忧,皇家之忧,不是个人忧思,社会之忧、平民之忧,与存在主义哲学殊异。当代人的忧患意识就是看到环境的危机。虽为迁客、谪守,却没有览物的不同感受。阴晴悲喜,情随景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忠于王室,天下之忧乐乃为忧乐天下。朝政腐败,遭遇打击,作为“迁客”,要求改革,这可能是忧患的内容。迁客骚人,怀才不遇,却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这与现代人文精神难以吻合。  相似文献   

8.
一、《离骚》题义关于《离骚》题义诠释,古今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离忧”说。刘安“离骚者,犹离忧也”。二、“遭忧”说。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三、“别愁”说。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四、“离隔扰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出版图书情报著作、协作组织等三方面的“喜”与“忧”,更侧重“喜”中之“忧”,并提出了解决“忧”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汉司马迁解作“离忧”,班固解作“遭忧”,王逸解作“别愁”,扬雄解作“牢骚”。后世学者多主“遭忧而作”。这里“离”与“罹”通。“骚”就是“忧愁”。即是遭到了忧愁,要发泄一种郁郁不平的感情.现代研究者认为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楚国有一种叫“劳商”的  相似文献   

11.
老庄、孔孟哲学思想中都包含着“忧生”与“忧世”、“入世”与“出世”的生命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人生忧虑。生命美学论以西方思想作为理论支点,在曲解“忧生”、“忧世”关系,否认现代中国美学成就的过程中陷入自设的“二元”对立,表现出“唯我独尊”的美学错觉;生命美学要为中国美学补神性,但内在地显示了夸大美学功能的倾向,其目的是为生命美学造神。  相似文献   

12.
红军之歌     
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小学地处当年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川陕苏区苏维埃,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在全国开展的“民族精神代代传”和巴中市开展的“争做红军后代”的教育活动中,学校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开展了“追寻红军足迹,弘扬红军精神,做红军好后代”的教育活动,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红军之歌。  相似文献   

13.
“忧”和“爱”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两个关键词。“忧”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理感受,一般认为是被动消极的情绪。忧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快乐、不高兴,与之有关的词语很多:忧愁、忧劳、忧虑、忧郁、忧伤甚至忧愤等等。但是。“忧”其实又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性.是一个良知者应有的文化基调。从美学上看,“忧”同浪漫的悲剧感休戚相关;从哲学上看,  相似文献   

14.
曹操在《短歌行》诗中3次提到了“忧”。“忧”既是诗中感情最浓烈的词语,也是诗的感情线索。曹操的忧有着深广的历史背景、深刻的历史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短歌行》诗中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解“忧”的独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琼 《教育导刊》2004,(24):25-27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要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首先要能准确判断别人的情绪,知道别人是“乐”还是“忧”,这就需要有较强的情绪识别能力。这样,在与对方情感的共鸣中,才能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使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喜欢和帮助,从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我不知,在范仲淹心中,何为忧?何为乐?记得读过几首范仲淹的词,句句透着愁,什么“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什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什么“酒未到,先成泪”……可我很喜欢这几首词,句句含泪,字字是忧。这忧,决不是李清照的浓睡残酒,决不是柳永的晓风残月,更不是李煜的一江春水。这忧,有战场的尸横遍野,有孤城的心力不支,有报国的举步维艰……今天,方才明白,原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忧,是诸葛亮“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警钟。这忧,是魏征《贞观十疏》的字字忠言。这忧,是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难当。这乐,是刘邦…  相似文献   

17.
本对屈原《离骚》命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离骚”的含义,既不是班固所说的“明己遭忧作辞”的“遭忧”,也不是王逸所说的“离别之愁”的“别愁”;既不是游国恩先生所说的“乐曲名称说”的“牢骚”,也不是龙海清、龙玉二同志所说的“苗族语言”的“要诉说”。在辨析诸家之说后,提出:“离骚”本是楚地方言,亦可称“骚离”。其意义,如司马迁所说,“离骚,犹离忧也。”“离忧”,就是忧伤、忧愁、忧痛,寓有楚语“连骚离”(即“亲痛”)的意思。故“离骚”,可释为“无限忧伤”。  相似文献   

18.
“醉翁之意”真的“在乎山水之间”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以为,“醉翁”的真正之意并不“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是个正直的官吏,他被贬到滁州做太守时,仍然心忧国事,仍以民之乐为己之乐,仍以民之忧为己之忧。寄情山水(“在乎山水之间也”)不是他的目的所在,“山水之间”只是“醉翁之意”的形式,而不是其实质。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充满了许多矛盾,因而引起许多问题。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由于有许多问题,所以引起许多忧虑。孔子以为“仁者不忧”,但未达到仁者的一般人还是有忧的;而仁者亦有所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庄子更以为仁者多忧:“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揭》)苗子对人类生活中的问题词比较易优的说明,他说:“人主而和部,饮而不得则不能无米,来而无巨星分弄则不能不争。令则乱,乱则穷。”(《日…  相似文献   

20.
一谈“先”说“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话,历来都被释为“忧在天下人忧之前,乐在天下人乐之后。”笔者认为此释不妥,辨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