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科技兴海海洋化工技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月 14日至 16日在山东寿光市召开。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主办 ,寿光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经贸委、中国盐业总公司以及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潍坊市人民政府、寿光市政府、全国科技兴海海洋化工技术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天津海洋局、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海源集团、山东海化集团、山东海洋化工技术研究院及寿光市教委、科委、农委、经委、海洋与水产局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 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13,(8):59-60
低损耗高频铝线圈新工艺开发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人:郑树磷、李宝津、王慧峰、谢周斌、叶小兵完成单位:江西德源欣茂铜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主要是在铝漆包线生产工艺和高频铝线圈的绕线、刷胶、烘烤、压接、套管工艺以及高频铝线圈的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改进,重点是高频铝线圈的压接工艺和结构设计。铝漆包线生产工艺方面,在发明  相似文献   

3.
序号}获奖等级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一等奖墓于WebGIS平台的国家防汛会商系统《vl .0)水利部水文局2{一等奖黄河水沙过程变异及河道的复杂响应3}一等奖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多维临界调控模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4}二等奖5}二等奖青海省引大济湮工程规划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研究面向水利信息化的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及其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水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14,(10):69-69
【一等奖】信息系统安全可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刘宴兵 杜江 李京春 胡建斌 徐光侠 周由胜 罗珮允 王少杰 秦超 白志 高曦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协议的复杂化、承载应用的多样化及安全需求的差异化给国家"信息消费""宽带战略"带来了严峻挑战。保障信息安全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近1 0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项目的支持下,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本项目深入研究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共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12,(4):49-51
户太葡萄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西安市葡萄研究所 完成人:纪俭纪文燕罗小岩等内容简介:该项目选育出的户太8号、户太9号、户太10号3个新优葡萄品种,综合性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丰产、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研发了独具特色的户太葡萄深加工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奖励》2014,(10):67-67
【一等奖】光散射纳米探针及其分析应用 主要完成人:黄承志李原芳刘忠德张立武丽萍 主要完成单位:西南大学 本研究是以纳米颗粒的光散射分析化学研究为目标,探讨了单分散及单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聚集体及组装体的光散射特性,并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生化临床检验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构建新型光散射纳米探针,建立了系列可视化光散射分析和纳米颗粒光散射成像示踪方法。发现点1:建立了基于单分散/单纳米颗粒的光散射可视化分析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在分析测试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40-143
黄惠忠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能谱实验室,100871) 黄惠忠,男,1940年出生,北京大学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物质组成和结构表征表面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新材料功能与表面组成、结构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现任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评审员及全国电子能谱用户协会副理事长。曾应邀赴西德Clausther理工大学表面物理研究所进行《金属——半导体体系界面》的研究。1998年,又应邀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表面测试中心进行《As对Ni催化剂中毒机理》的研究。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X-射线与紫外光电子能谱》一书,出版《分析仪器手册》、《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和将出版本人主编的《论表面分析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表面分析技术与应用》等学述论文70余篇。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固体能谱新探》与重点项目《固体表面和体相结构与功能》的主要成员。他结合教学,开设《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课,并为研究生《表面分析》课程提供教学内容,参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训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黄惠忠在实验技术与开发方面有多项首创性的成就,如:(1)首创蒸金量校正曲线用于XPS荷电校准;(2)首创静态SIMS(SSIMS)测定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状态和结构层次;(3)首创用ISS测定负载型催化剂中载体与活性组合的相互作用;(4)国内首创表面扩展电子能量损失精细结构谱(SEELFS),用实验室常规表面俄歇电子能谱仪,取代同步加速辐射测定非晶(含无定形)态表面原子键长等。 他在研制新仪器、新装置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如:(1)自制电子束轰击加热装置,可使原电子能谱仪中的样品加热温度从500℃提高到1800℃,并进行能谱测试;(2)主持用PC机(486)取代PDP11小型机,采用Windows98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对原有的DOS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已在我校原有单通道接收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基础上,已帮助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北京市理化测试中心的同类仪器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还对原为三通道接收的PDP11数据系统的中科院物理所、北京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信息产业部十二所等同类仪器,帮助升级换代为PC机多通道接收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 (北京大学资产部供稿) 缪竟威教授 (四川大学团簇物理及固体中原子碰撞实验室,成都,610065) 缪竟威,物理学教授,原子和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36年5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物理专业。现任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醋物理及固体中原子碰撞实验室主任。 缪竟威同志长期致力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其边缘学科研究,一直在此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中主持工作。在离子微团簇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实测了9种离子微团族的键长、键角、结合能和构形,占目前世界已测定总数的90%,其中67%为世界首次独家测定。键长测量精度达0.02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证实D+3是正角形结构;首次实验发现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中存在同位素效应;首次用比较电子束和膜引起库仓爆炸的方法,实验证实了N·玻尔于1948年预言的“尾流效应”的存在。将国产静电加速4器能散度由国内外通常的1-3×10-3提高到<±1.5×10-4;由原来只能加速M<4的轻离子改成了能加速M<±57的重离子加速器;从只能加速3种原子离子扩展到多于90种以上的团簇束;主持设计研制成功了我国唯一的大型、精密、复杂的高分辨多功能原子碰撞装置,其总分辨率达±1.5×-4;好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3×10-4;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超高分辨BBS能谱仪,正用于高科技多层膜界面结构的无损分析及研究。建立了以国产大型精密设备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团簇物理实验室。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使该实验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和国际上少数几个能进行这类高难实验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已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市级二等奖2项,缪教授本人获国防科工委(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项。 1982年至今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基础性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项。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作特邀或大会报告多次。 (四川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供稿) 杨学恒教授 (重庆大学理学院,400044) 杨学恒,物理学教授,1939年2月出生。杨学恒教授长期坚持在实验室工作,致力于物理学的研究,在实验研究、实验技术开发、实验仪器研制等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成果如下: 1.在国内共发表论文23篇,代表作: (1) Vacuum Fluctu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undamental Particlesll. Science Bulletin,August (1887)vol.32, No.15, P1020-1026。 (2)用于测量快、热、慢中子的液态闪烁体LSPN的研究。核技术,1(1990),vol.13,No.6。 (3)我国首台层析γ射线的性能及其应用.无损检测,9(1995),vol.13,No.6。 (4)关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一些研究.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001),vol.24,No.1。 2.所承担的课题 (1)安全液态闪烁体的研制及其应用(1981~1985)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一主研,课题组长。 (2)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国家八五火炬计划项目。本人承担主参数设计,整机联调、运行以及数据校正与处理,并任数据采集系统课题组组长,第一主研。 (3)扫描隧道显微镜CD928B与CD928C型机的研制(1999~2001),横向课题。课题组长,第一主研,负责整机的设计研制与联调。 3.获奖项目 (1)安全液态闪烁体的研制与应用,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 (2)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5)。 (3)ICT XN130机的研制及其在航天、航空工业中的应用,获得原国家教委科技世界 二等奖一项(1995)。 4.研制的主要实验仪器(产品)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CD-928A,B,C型),教学型ICT,CD—998人工智能测微仪,IPC—201 100MHz线性脉冲主放大器,IPC—3041自动定标器,IPC—201 100MHz线性脉冲前置放大器,IPC—2041多用快速定标器,8192幅度分析器,人工智能光谱仪,单缝(丝)衍射测量仪(SⅡ),等。 (重庆大学设备处供稿) 古天祥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4) 古天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工科高校计算机教育委员会成员。他从教40年,讲授了10余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成果显著,曾多次获校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他完成的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共5项,许多科研成果已成功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发表论文50多篇,编写教材10本,其中2本获部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4本获校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他致力于教学研究与改革,《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及《虚拟仪器实验》两项教学改革,是其典型的例子。 微机原现及微机接口课,是许多工科专业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然而,这方面的实验课程建设却很落后。古天祥教授于1989年开始研制多功能的微机实验系统,把实验系统设计成采用STD标准总线的开放式的系统,研制了系列化实验模板20多种,能做16位微机和8位单片机的实验50余个。开发了监控程序、PC机仿真及实验演示等软件20余个。并编写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程》、《演示程序集》、《实验模板原理图集》共66万字、20幅图。由于实验系统是采用标准总线和模块化结构的开放式系统,并提供可选用的系列化实验模板,组态十分灵活,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不仅能做微机、单片机课程的实验,而且也能做自动化、智能化的系列课程实验,还能用于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各种层次的实验。学生还可根据实验内容对系统剪裁或扩充。这项实验改革成果被四川省5所高校采用,收到较好的效果。经省教委主持的专家鉴定认为,该系统在国内高校的同类装置中方案创新、技术先进,有推广应用价值,并获校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虚拟仪器实验》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台单个的仪器,而是一个基于PC的测试平台、可集数十种仪器于一体的,具有时域、频域和数域测试能力的仪器。它提供品种多、功能强、性能好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的虚拟仪器,以其替代传统仪器,可减少实验仪器费用,提高实验设备档次,改善实验环境。古天祥教授和课题组同志经过两年多时间努力,完成了虚拟仪器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虚拟仪器实验课程》的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软件建设,建立通用的虚拟仪器库。虚拟仪器实验室已在课程实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学生反响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都科技大学实验管理处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